
2022年XX科技创意产业园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
47页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XX科技创意产业园方案 设计说明 目 录 TOC \o "1-1" \h c73 建筑专业 1 3975 一、序 1 26065 二、概述 1 3729 三、设计依据 2 17127 四、区域环境 2 17873 六、规划设计理念 3 6724 七、建筑单体设计 4 3720 八、循环经济 5 339 结构专业 6 3298 一、概况 6 1617 二、设计依据 6 11742 三、结构体系 6 792 四、基础设计 6 18813 通风空调专业 6 26369 一.设计依据 6 13195 二.工程地点 6 14624 三.空调设计 6 6004 四.通风设计 7 23855 五.消防设计 7 8199 六.环保专篇 8 14549 七.节能专篇 8 12825 八.卫生专篇 8 1076 给排水专业 8 31070 一、设计依据 8 10212 二、概述 8 16630 三、 给水系统 8 23491 四、 消防 9 7555 五、排水 10 5440 六、 环保卫生、节水、节能及综合利用技术措施 10 23742 电气专业 10 3814 一、供电设计 10 25451 二、电力配电设计 11 24707 三、电气照明设计 11 13113 四、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 11 28488 五、本次设计体现了生态节能概念,电气方面主要拟采取措施有: 11 10225 通信信息专业 11 23336 投资估算 12 32480 一、编制依据 12 7374 二、编制方法 12 9269 三、编制范围 12 13594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 建筑专业 一、序 XX科技创意产业园方案从城市设计入手,从城市的整体出发,针对地块周边建筑和城市道路与本案的现状关系,因地制宜,力图创造一种生态、健康、智能、高效的办公、商业、营销、研发与培训空间,和谐、标志性的建筑形象。
二、概述 1、本项目名称为XX科技创意产业园,工程地点位于XXXX梅林凯丰路15号,占地约38628平方米地块东为凯丰路,南临规划路,西侧中康路,北接梅彩路,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条形道路北高南低,基地内地形平坦 2、基地位于通往北部创意谷的城市南北轴线转折点,正处在产业环带之上,与中心区形成具有张力的产业辐射,区位条件优越北距新XX站5.4公里,南侧紧邻地铁四号线出入口,四周环路,交通便利南看莲花山和中心区,北眺大脑壳山,景观条件良好 3、本项目功能定位为集办公、商业、营销、管理、研发与培训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4、项目占地面积38628m2,总建筑面积250000 m2,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77000m2,地下部分建筑面积73000m2 经济技术指标表: 规划总用地面积 38628 m2 总建筑面积 250000 m2 其中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177000 m2 其中 办公 38000 m2 商业 20000 m2 研发中心 77000 m2 培训基地(含人才公寓) 26000 m2 展示中心(含新闻发布) 8500 m2 会议中心(含商务洽谈) 7500 m2 不计容积率面积(地下车库、设备房) 73000 m2 容积率 4.58 建筑密度 36.5% 绿地率 40.6% 停车数(地上 地下) 70 1500 三、设计依据 招标方提供的红线图以及现状地形图; 《 XX燃机电厂旧址升级改造项目产业规划 》; 《 XX燃机电厂旧址升级改造项目专项规划 》; 《 XX科技创意产业园建筑设计招标文件 》; 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
四、区域环境 1、周边现状 用地内为电厂原有的建筑,临近周边主要为住宅区,伴有少量办公,以多层建筑为主,小高层以及高层分布较无序,缺乏高品质城市性高层建筑2、环境空间 地块周边整体空间形态平缓,街道界面除中康路较为整齐划一外,其余街道界面不连续,缺乏场所感公共空间规模严重不足,周边空间由于道路分割使得整体利用率不高,同时地块暂时未能与北侧自然山体连成空间和生态脉络 3、公共设施 包括以下内容:1) 教育设施:梅丽小学,梅华小学2) 医疗服务:梅林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3) 商业市场:梅林肉菜市场,民润超市,华润超市,天虹商场4) 市政设施:上梅林公交总站,莲花山变电站,梅林电信服务中心,深政加油站 公共配套设施主要集中在用地以南的梅林路,存在一定距离,最明显的是以步行角度考虑相对服务半径较长 五、规划策略 1、项目分析 1)从城市宏观上看 项目应该成为XX环CBD高端产业带核心组成部分,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在该区域集群布局,打造园区品牌形象,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实现战略目标定位 2)从片区微观上看 项目应该集办公、商业、营销、管理、研发与培训于一体,引进金融平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和服务,成为一个具有辐射影响力的城市空间建筑综合体。
3) 从发展模式上看 项目顺应城市发展需求,引进新的企业形态和管理模式,形成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在政府的关注下导入金融平台,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壮大,从而带来技术、人才和信息资源的热岛型聚集,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达到产业结构和就业模式的同步合理升级,最终再次刺激新的需求,完成了一个“需求-模式-服务-聚集-就业-需求”的稳定螺旋式经济循环 2、特性分析 城市中的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产业,侧重技术开发、企业管理、产品输出,它的研发生产不会破坏周边环境,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对社会环境的带来贡献的同时,也促进经济的发展本项目选址满足城市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特殊地域条件,恰如其分的突现产业园特性 3、业态市场 莲花山至大脑壳山的城市北轴,长约3公里,是XX未来城市发展主方向,项目内容应适当涵括高科技产业园区两大方面:营销展示和研发生产可能的业务范围: 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等等 4、项目定位 项目应该联合轴线与创意谷,打造南北城市产业通廊,与中心区和以后逐步建设的北中轴一起形成城市化空间集合,并成为梅林片区重要的城市综合体,填补区域空白,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而使企业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 此次产业园规划需要把握如下三个重点:1)以整体的形象融入北中轴的建设,改善区域城市公共环境,加强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2)成为CBD产业环带与轴线交点上的代表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成为街道空间界面的统一的表率,并配合交通系统构建公共空间网络,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六、规划设计理念 1、初步构思 1)大生态 生态设计不仅仅只是各种节能技术处理,更是一种系统原则应用于规划,建筑,景观,交通等各个 方面,使整个科技园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2)大社区把园区作为一个大社区,所有企业在这里是平等的关系,应该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理念来发展 我们的任务就是来搭建共享的开放平台,产生完善的企业链,形成互助平衡的局面 3)均衡均衡的“伸”“张”布置带来匀质的空间,在出租单元看来,均衡的景观视线,均衡的使用空间,均衡 的管理,均衡的交流平台……争取每每单元有利环境 4)互动产业的产生是基于将独立的功能和单个的体量联合成为一个群落,充当纽带的作用,在使用的功能中, 除了自身的标志作用外,也为小型企业提供发布,展示,会客等功能,成功地将产业园互动起来。
2、感性空间 1)生态环境 建筑设计应当加入更多人与自然的因素创造更多富于趣味的空间,提供更多便于交流的平台 由 此,我们在地块中间留下城市空间,提出了建设绿化城市客厅同时我们并强调:“开放空间,封闭管理” 的概念,实现空间共享,但办公商业居住人流互不干扰 在这里建筑与城市生活融于一体穿越广场的感觉也是对建筑和空间的体验,如同画片般,在这个城市客厅里,建筑给人的印象是生动和亲切的2)动感空间 我们在设计上提出“LOFT”的意向来丰富使用者和观察者的感知因素为此我们结合城市绿化广场设计了地下休闲广场,随着服务功能的扩展,将来可能结合地下休闲广场设计超市,餐饮酒吧等 建筑群体间,联系办公和园区主轴生态步行带设计了空中走廊、绿化平台商业和展示空间设计中庭使空间自然流动这一切意在创造一个富于趣味的空间和生动亲切的城市综合体游走在这个园区中,你体会到感性的建筑空间带来的无穷魅力3、设计理念 1)设计目标 项目设计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逻辑分析为框架,提出一个合理的生态规划建筑体系,从而将完备的功能、良好的景观和标志的形象统一,达到美观、经济、实用的设计目标 2)生态产业 高新科技创意产业园应该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环境的带来贡献。
本项目设计力求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地域物质和自然条件,用合理的规划和建筑模式来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生态网络,打造出以人为本的产业园区 3)创意长廊 科技创意产业园是以创造为发展动力,以技能为进步基础的经济综合体,通过长廊化的建筑语言把产业链的节点空间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对交流互动的支持,进一步表达了本着对知识产权的开发来创造潜在财富的科技创意园本质 4、空间节点 1)三节点 节点一 : 项目地块西部临中康路设计城市客厅, 作为将北中轴的外部视线和人流引入园 区内部的重要城市空间节点 节点二 : 项目地块中部临梅彩路设计生态广场,在缓冲公共空间的同时,成为延续北部生态脉络的关键节点 节点三 : 项目地块东部临规划路设计景观绿核,提供相对独立出入口,进一步为城市化公共空间提供必要节点2)两地块 三节点将项目分为东西两个地块 3)一轴线 用东西方向的步行系统为轴线,沟通园区内外空间, 强调了产业园与城市主轴的联系,体现了开放的基调在移步换景的同时自然连接三个不同个性的节点空间,为生态景观的系统化建立基础5、功能分区 合理分区 顺应城市空间节点将地块分成东西两个分区: 西边以展示形象的办公为主体,配套商业和产品展示发布,是相对动态的区域。
办公楼层数为24层,限高100米 东部放置三栋16层的研发中心和一栋16层培训基地,配套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