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共67页).ppt
67页标准与国际贸易_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2009年8月1非关税措 施数量限制措施 贸易壁垒措施贸易壁垒措施关税措施技术贸易壁垒措施TBT壁垒措施SPS壁垒措施GBs(ETBs) IT壁垒措施包装和标签要求 原产地地理标识计量单位制国际单位(SI)制与英制, 2 *贸易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TechnicalBarriertoTrade,简称TBT)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等目的,通过颁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实施认证、检验检疫等技术措施,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控制的技术性限制措施 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协定简介 TBT协定分为前言、总则、技术法规和标准、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信息和援助、机构、磋商和争端解决、最后条款及附件八个部分,共有15条129款和3个附件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适用范围和规范对象 1. 所有产品,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均应遵守本协定的规定2. 政府机构为其生产或消费要求所制定的采购规格不受本协定规定的约束,而应根据政府采购协定的范围由该协定处理3. 本协定的规定不适用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附件A定义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免受虫害、病害、带病有机体或致病有机体影响,免受食品、饮料或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所产生的风险 ) 4*重要概念1.技术法规 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该文件还可包括或专门关于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我国与WTO/TBT协定中的技术法规构成 :a 法律、法规 b各部门、地方发布的规章 c 强制性国家标准 d强制性行业标准 e强制性地方标准)2.标准 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还可包括或专门关于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这里标准是自愿性、非强制性的 5*重要概念3.合格评定程序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要求的程序合格评定程序特别包括:抽样、测试和检验;评价、验证和合格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各项的组合4. WTO/TBT正当(合法)目标合法目标原则是指WTO成员技术法规应当出于五个正当(合法)目标:国家安全需要、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健康或保护环境。
6WTO/TBT来源 二战要结束时产生(1944年7月1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性货币金融会议 ) 著名的三个世界组织 1.国际货币组织 2.世界银行 3.关税和贸易组织(1947年10月30日 ,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互惠互利的安排以求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岐视待遇 ) 美、日、欧互相斗争的产物 7近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 2008年,我国有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2007年为,2006年为,2005年为),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亿美元(2007年为亿美元,2006年为亿美元,2005年为亿美元)对中国企业出口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排在前5位的是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拉美国家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5位的是机电仪器、农食产品、纺织鞋帽、木材纸张、非金属和化矿金属 8WTO的法律框架 57个法律文件,其中: 20个协定、协议 7个执行有关协议的谅解 30个执行有关协议的部长决定、声明 其中:TBT和SPS是技术性协定 (自1995年起实施) 9TBT措施包括. 技术法规(附件1第1条) 标准(附件1第2条) 合格评定程序(附件1第3条)10中国加人WTO有关质检工作内容的多边承诺 1.多边承诺: WTO中国工作组最后通过的关于我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包括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的决定、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及其9个附件。
在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中,有关质检工作的内容约占全部条文的十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内容为承诺性条款 11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附件1A过渡性审议机制中要求提供有关标准化信息的承诺: 1)加入后不迟于4个月内,中国将通知接受良好行为规范;2)定期审议政府标准化机构现有的标准,使其与相关国际标准协调一致;3)对现有的自愿性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进行修订,使之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4)此类变化时,及时通知委员会,采用技术法规和标准遵照WTO/TBT中的含义5)每五年对技术法规审议一次,标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提交描述将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基础的政策6)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技术法规的百分比在5年内增长10%的进程提出报告12WTO什么时候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所有法律文件 2001年9月11日17日召开的WTO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结束了历时近15年的中国复关和加入WTO的所有谈判,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所有法律文件 13WTO与质检总局 入世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对涉及入世多少项法规进行了整理,国家质检总局组建后,已发布了多少个部门规章? 入世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对涉及入世承诺的1000余件项法规进行了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国家质检总局组建后,已发布了34多个部门规章 14*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殊和区别待遇有那些? 各成员要认识到不应期望发展中国家成员采用不适合其发展、资金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其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基础; 优先向最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咨询和技术援助; 要采取措施,研究制定对发展中国家有特殊利益的产品国际标准的可能性; 应要求,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被授权允许成员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全部或部分地免除对协定承担的义务 15 其他 1.过渡性机制(10年) 过渡性审议机制(附件1A) 26个理事会、委员会审议总理事会全面审议 TBT委员会审议(15.3 - 4)3年一审 SPS委员会审议(11.7 - 8) 过渡性保障机制 WTO成员的保留(附件7) 原因:计划市场经济 16*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基本原则 1.合法目标原则;2.采用国际标准原则;3.各成员认证制度的相互认可原则;4.非歧视原则;5.可预见性(透明度)原则;6.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和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特别优惠待遇).17*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一)合法性 (二)合理性 (三)多样性和灵活性 (四)隐蔽性18*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一)严格规定对人体有害物质的限量 (二)严格规定对产品的安全要求 (三)对某些行业和某类产品强制推行认证和标签制度 (四)运用严格的更精确的检测方法 (五)推行“绿色环境标志” (六)推行“绿色包装制度”19*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的原因 1.世界经济发展趋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关税保护大大减弱,为技术壁垒提供了发展空间 3.人们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意识空前提高 4.高科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迅速提高,贸易中涉及的技术问题日益复杂 5.高精度的检验技术快速发展、为发达国家限制进口提供了依据.20*我国技术标准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关系 我国的强制标准是我国“技术法规”的主要文件形式,这在我国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和入世后WTO/TBT委员会对我国的过渡性审改中,都得到广泛的承认 我国推荐性标准对应于WTO/TBT中的自愿性,非强制性的标准.21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的技术基础 (二)促进贸易自由化 (三)贸易保护的重要技术壁垒 (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得标准者行天下 (五)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 (六)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2增强透明度,做好有关情况的通报和咨询工作其中主要是那些: 1)当制定的技术法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内容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不一致或没有国际标准,并且可能对贸易造成重大影响时,必须做好: 答:技术标准要尽早在出版物上公开公布,使各方了解; 通过WTO秘书处通报给其他成员,听取他们的意见; 应要求,提供细节和附本; 留出时间讨论(一般为60天),对意见予以考虑。
23TBT :技术要求分类 技术法规强制性要求标准自愿性要求技术要求24WTO/TBT技术要求定义(附件1第1-2条) 用于描述产品特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服务或材料的一系列特征或数量要求这些特征涉及的内容可以包括大小、尺寸、重量、功能等25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里规定的制定强制国家标准的正当目标 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主要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 26我国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里,强制性标准或强制条文的限制范围1)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2)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3)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要求;4)工厂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其他要求;5)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6)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7)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8)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27*WTO/TBT技术法规与标准区别 1)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是自愿性、非强制性的; 2)技术法规中含有行政管理规定,标准中没有; 3)技术法规又具有立法权的机关批准发布,标准由公认机构批准,包括民间机构批准公布; 4)技术法规可以只作出原则规定,具体技术内容可采取引用相关标准的方式,标准往往是规定具体技术内容。
28怎样进行合格评定? 第一方合格评定 供应商的符合性声明(1-1 SDOC) 第二方合格评定 第三方合格评定产品测试产品认证 (第三方)质量体系认可 (第三方)鉴定合格29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以什么为基础 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要以国际标准或其相应部分为基础除非对实现正当目标不适用,或者出于气候、地理因素、基本技术问题等原因 尽可能按产品的性能要求,而不是按设计或描述特性,制定技术法规或标准30WTO/TBT分类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TBT),技术性贸易措施可分 技术法规、 标准、 合格评定程序 共三类31争端解决过程? 在争端解决机构主持下进行; 应一方要求,或应争端机构提议,可建立技术专家组,协助研究技术性问题32附件3 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规范 (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区域性机构) 一、国民待遇原则 E条款规定:在标准方面,各标准化机构给予来自世界贸易组织其他任何成员境内待遇,应不低于本国同类以及其他任何国家同类产品的待遇 二、公平竞争原则(标准难以达到造成贸易障碍) 三、协调一致原则33增强透明度,做好有关情况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其中主要是那些: 1)当制定的技术法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内容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不一致或没有国际标准,并且可能对贸易造成重大影响时,必须做好:技术标准要尽早在出版物上公开公布,使各方了解;通过WTO秘书处通报给其他成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应要求,提供细节和附本;留出时间讨论(一般为60天),对意见予以考虑2)制定标准(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非政府标准化机构)必须作好那些?制定标准计划每六个月出版一次,并公开公布;而且要通报ISO/IEC信息中心;当制定的标准草案内容与国际标准不一致时,标准批准前,要留出60天时间将草案送其他征求意见,并尽可能对意见予以答复;对偏离国际标准的必要性作出解释3)与其他成员签订的双边或多边合格评定相互认可协议,以及推行的标签、标志制度,要通报WTO秘书处.4)要接受所有成员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方面问题的咨询,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料34采标(入世承诺) 2002年7月26日召开的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确定的采用国际标准总体要求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分类指导,国际接轨”35由食品、饮料、饲料中的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