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评估重点试卷(详细参考解析).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资****
  • 文档编号:586299108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5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了解史前时期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最可靠的证据是(     )A.神话传说B.口述史料C.考古发现D.《史记》记载2、 下面是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表,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     )炎帝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制造船只;发明弓箭A.人们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B.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C.人们生产生活等的状况D.炎黄部落联盟实力强大3、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和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有关的人物是(     )A.黄帝B.禹C.汤D.启4、 下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     )   A.字母文字B.小篆C.隶书D.甲骨文5、 文字与图片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下边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   浙江河姆被遗址出土的骨耜和复原图A.聚族而居B.原始农业C.贫富分化D.采集狩猎6、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韩非主张“依法治国”这三者的共同出发点是(     )A.弘扬社会正气B.塑造理想人格C.寻求国家治理方案D.建立中央集权统治7、 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历史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秦始皇为了沟通长江和黄河而派人开凿灵渠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儒家经典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写告示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度量工具8、 秦朝末年,从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获得最后胜利的是A.吴广B.项羽C.刘邦D.陈胜9、 下列说法中,较为符合西汉建立时的形势的是(     )A.“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水旱从人,不知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D.“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10、 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活动内容查阅文献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观看视频《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搜集图片《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考察遗址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11、 东汉初年,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休养生息B.光武中兴C.无为而治D.文景之治12、 历史课堂上,孙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正确的联想是(     )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刘邦起义D.项羽起义13、 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实行屯田制B.“挟天子以令诸侯”C.打败强敌袁绍D.招贤纳士14、 西晋时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炫耀财富。

      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这说明西晋贵族(     )A.崇尚奢侈享受B.追求勤俭节约C.关心百姓疾苦D.具有雄才大略15、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A.禅让制B.佛教传入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16、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张仲景B.贾思勰C.王羲之D.祖冲之17、 有部历史剧,以与主人公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为主线,再现主人公波澜壮阔的一生这部历史剧的主人公应该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晋武帝18、 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19、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B.农作物的种类C.使用火的水平D.石器制作技术20、 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政治制度完善B.文学艺术繁荣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兴盛二、综合题21、 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我们国家关注的焦点。

      回望农耕文明,厚植“三农”情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汉代魏晋南北朝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①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播种工具②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进灌溉工具,如③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写到下面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指的是谁?秦国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   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之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献计献策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摘自李白《古风》材料二   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

      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米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摘自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材料四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摘自匈奴歌谣(1)根据材料一,指出“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概括“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是哪一治世?(3)根据材料三,指出其反映出西汉前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上述问题?(4)根据材料四,请分别列举秦朝、西汉出击匈奴的大将各一位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2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智慧泽被东西,造福千秋阅读材料,完成以下探究活动版块一】文明起源材料一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整编百度网(1)根据材料一图1,“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图片中所记载的内容反映了商朝时期社会生活状况图2中“民”字,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而被强迫为奴,“民”最早的含义即为奴隶。

      图片2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版块二】思想学术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的学术局面——整编百度网(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老子的哲学主张、孔子的政治主张、墨子的国与国之交往主张老子:____________孔子:____________墨子:____________【版块三】古代科技材料三     战国时期秦国A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B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A_________B_________(5)根据材料,指出该水利工程的的功能有哪些?材料四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6)《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技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上述材料体现了贾思勰哪些农业生产主张?【版块四】传承文化(7)作为现代中学生应如何待传统文化?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上有哪些主张?(2)材料二中韩非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对秦朝的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整理了秦朝的部分知识(如下表) 政治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文化统一文字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和直道、开凿灵渠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如表中“政治”一栏的内容,并为该表提炼主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