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泉映月》 第二课时.doc
8页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教学准备】1.利用互联网收集阿炳的生平资料,对阿炳生世有必要的了解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 2 课时【设计思路】《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语文教育一直被称为情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个美的情境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当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后,内在的心理倾向趋于教育教学过程,于是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因而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本文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时间、空间差距较大,因此教者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语言文字的优势,先创设一个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初感音乐时就对音乐中的变化有所了解,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拉近阿炳和学生的距离,在品读体悟中产生感情共鸣,从而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他的敢于和命运斗争、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打开多媒体,听泉水声创设情境阿炳小时候也曾在中秋之夜和师傅来到二泉边,那是的他能从泉声中听到什么吗?十几二十年后,又是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此时阿炳什么也看不见了,但在淙淙的流水声中,阿炳听到了什么?2.听二胡曲《二泉映月》 3.你从音乐里听出了什么?说说感受 (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小结:阿炳能够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作品,源于他特殊的经历然而却并非有这样经历的人都能够成就这样的作品你认为阿炳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曲子还有什么原因?补充资料:阿炳五岁,就跟随父亲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并且学习各种乐器演奏他冬天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弹琵琶的指弓;夏夜,为了避免蚊咬,双脚浸在水里习拉二胡他迎着晨风吹笛,用铁筷子敲打方砖,练习鼓点、板眼,还经常跟着父亲出外拜忏、诵经、奏乐,众多的道家音乐活动,使他的音乐技艺超群出众 阿炳创作了很多曲子,据不完全记载,大概有二百多首,但是留下录音的只有六首,这首曲子也是后人命名的,为什么一定要叫做《二泉映月》呢? 4.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找出来,认真读读。
设计思路:学生参与程度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激起了孩子们阅读探究的兴趣 】二.精读感受1.出示读书要求:(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 ̄___ ”画出来;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 ﹍﹍﹍ ”画出;找出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 )标出 (2)画出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2.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倾吐”的理解 (倾诉)(2)阿炳要倾吐什么?通过什么倾吐?板书:琴声倾吐情怀3.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1)指名说出表现琴声变化的词语:板书: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起伏→恬静激荡(2)这样的琴声要表达怎么样的情怀?(学生说出句子):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3)指导朗读,用徐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随着旋律的深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一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抗争,抒发了……向往A.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B.欣赏音乐高潮部分,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所表达的感情朗读,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
)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4)圈出表现这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朗读理解作者通过这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所表现的乐曲的丰富内涵舒缓而又起伏 恬静而又激荡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引导朗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5)提问:“他爱”的内容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4.听配乐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设计思路:以本为本,通过学生交流,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曲子的委婉连绵到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体会曲子的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通过欣赏语言和想象感受音乐的内涵,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和韵律美 】 三.总结: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回顾课文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秀美的惠山 师傅的启迪、教诲 生活的遭遇2.想象他经历了哪些遭遇、坎坷?(被别人歧视、嘲笑,生活没保障,受寒挨饿……)小结: 所有这些苦难、遭遇、悲愤,在他心中积淀已久,此情此景,让他一触即发,用琴声倾吐情怀3.配乐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拓展阅读,提升认识:1.谈感受: 《二泉映月》入选世界十大名曲中国乐团出访外国的时候《二泉映月》通常为首选曲目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日本人)在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激动不已,他流着泪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 ”(阿炳的人生是那个社会的缩影,但阿炳的音乐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 2.听歌曲《二泉吟》同时出示《二泉吟》的歌词 ,再次谈认识:《二泉映月》是什么? 【设计思路:优美的课文,优美的乐曲,说话练习让学生表达出心中的真爱 】 五.作业1.音乐对于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具有独特的魅力除了喜欢《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以外,还喜欢哪些中国古典音乐?如果用自己的心灵去聆听音乐,你会听到很多很多的东西课后请同学们尝试着欣赏一首音乐,并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2.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设计思路:由读到说再到写,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 】 【板书】阿炳 二泉映月 委婉连绵 赞叹 怀念 思索升腾跌宕 抗争 向往步步高昂舒缓起伏 爱……恬静激荡【教学思考】1.《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
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必须让学生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然后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2.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生活在作者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学生虽然年幼,生活阅历也不丰富,但是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同时也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积累了这样或那样的经验音乐和语文手拉手,在音乐中感悟语言的精妙,升华对作品的理解在学习课文后再听《二泉映月》 ,学生理解了情的共鸣和心的激荡,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融入了自己的见解 《二泉映月》成为了学生心中永恒的歌 3.小练笔是通过文字对文本的体验给予“定型” ,通过写达到对文本的深入体验,借助评价、鉴赏的文字达到对文本准确深刻的把握让学生提笔写一写,不要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就是让学生寻找到一个切入点,变说为写,以写促说,使学生的鉴赏力、表达力、创造力得到锤炼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