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2923367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课时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知识和能力]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3.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4.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教学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2.东西半球的划分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么,学习地理从哪开始呢?(学生议论)对,从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开始多媒体画面1浩瀚的太空,星光灿烂。

      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讲授新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出问题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像一个明亮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学生回答球体(球形)设问过渡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是无法看到地球整体面貌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逐步认识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多媒体画面2图略(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读图思考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设问引导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产生了疑问,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方方的、平平的,大地又变成了个什么样呢?多媒体画面3图略(课本P2图1.1“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人们臆想中的大地是个什么样,并举例说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组织活动1.学生描述、举例教师评价2.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几项活动:列举事例:模拟观船 ①模拟“海边看船”让学生参照课本P4图1.3,边模拟,边记录体验,如有到过海边亲身体验过的同学,可以交流印证实验行船②实验“桌上行船”让学生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观察照片③观察“月食照片”。

      让学生观察课本P4图1.4,指出地球的影子是哪一部分?(古铜色的部分)说明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状?(弧形)弧形就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吗?(不能,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引导思考④思考“高站远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站在广阔平坦的田野上,瞭望四周,最多能看到约4000米的地方若站得高一些,就能看得远一些同理,飞机飞得越高,俯视的范围就越大,这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的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例,证明了大地确实不是平的,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结论呢?(不能)这是人们的猜测和推理,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呢?多媒体画面4图略(课本P2图1.1“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P3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评价过渡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后指出: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但是最科学的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呢?多媒体画面5图略(课本P2图1.1“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小结过渡教师边小结,边点击在多媒体画面6上依次出现的图片和问题多媒体画面6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测推理(点击“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明(点击“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认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抵制邪教,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提出问题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多媒体画面7图略(课本P3图书1.2“地球的大小”)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画示意图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

      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教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配合学生学习)多媒体画面8地球仪略图同学们请看课本P4中间自然段,观察地球仪,以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下各题:1.什么是地球仪?2.画略图,并指出地轴、北极、南极是怎样确定的? 3.转动地球仪应向哪个方向转?4.地球仪有什么作用?5.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地球仪的特点教师点拨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利用地球仪,边演示,边补充点拨,并渗透在地球仪上确定方向的知识:指向北极方向为北,指向南极方向为南在确定南北方向的基础上,定出东、西方向,提示学生“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演示地球仪转动也应自西向东转,并指导学生演示教师要对第5个问题作必要的总结,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球大大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是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是我们“认识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认识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学习地理多媒体画面9根据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复述本节知识要点,并概括为“一球三数”“一轴二极”多媒体画面10板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作业布置 利用生活体验、其他学科知识或上网等渠道,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些证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作业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talk精讲精练课件2.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知识讲练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优质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learn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精讲精练课件1.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精讲精练课件2.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talk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learn精讲精练课件2.pptx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预习单(附答案)(附答案)42.doc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第5课时 除法(2)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知识梳理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第1课时 5的乘法口诀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盘点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新版).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 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新版).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第2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第4天 课文回顾与积累运用 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新版).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