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1422106
  • 上传时间:2022-04-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美两国“家长参与”状况的对比与分析刘世稳初看起来,学生家长与学校教育Z间并没有多少联系其实不然研究表明:学生 家长参与学校教疔对其了女的学业成就煤响很大,且其参与愈持久效果愈显著在近年兴起 的美国“学校重建运动”中,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尤其受到关注然而,在我国,虽然关 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研究“红红火火”,但学生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问题却长 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就显得I-分薄弱这不仅是我国教冇“微 观研究”不深入、不全面的重要表现,无疑也是对有效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有鉴于此,笔 者不揣浅陋,拟就美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疗的模式、研究现状和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 育的形式作一对比分析,并就我国“家长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促进 我国教育“微观研究”的深入开展一、 两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对比在美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直接参与通过为学生选择 学校,家长可以行使其最大的权力过去,有些家长通过把孩了送入私立学校、教会学校或 公立学校并帮助他们所学校或不上某所学校二是提供家长培训课稈。

      如果说学生家长过 去只是作为“帮手”而“外围性”地参与诸如陪伴了女旅行和参与筹措资金等非学术领域的 工作的话,那么在今天,家长的重大作用则表现在帮助孩了巩同或改进他们在学校所学得的 知识或技能因此,!“年代为帮助家长当好孩了的“第一位老师”而创设的一系列“父母教 冇”培训课稈,如今又被许多学区和学校所采用这些课程中有不少确实有助于训练家长与 孩子交际的技巧,并能提供有助于发展孩子H律或成就定向的活动,尤其有助于形成孩子的 学习习惯和培养孩了接受家庭教冇的耐心三是提供家庭服务项li在“学校重建运动”中, 全美范围内的许多学校增加了一系列传统意义上只具间接教冇作用的活动和课程,它们为家 长提供削妾的服务,其中包括家访与商讨有关求职及训练事宜、健康门诊、财产纠纷的处理、 建立为家长提供社会服务的资助与工作安置中心以及为父母属“上班族”的孩了提供学前 和毕业后课程等等,H的在于防止学生出现身体或b理方面的问题,使孩子们的生活更为安 全、愉快,减轻家长的压力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也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家长会”一般农 村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而且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家长,其内容包括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 的学习情况、学生“升学机率”等方面;城市学校平均每学期#-$次,对“升学率”抓得比 较紧的学校茅不多每月一次,毕业班每两个月$次左右,主要内容有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 完成作业情况、学习成绩以及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家长的“希望”。

      二是近年來兴起的 “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冇对孩了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 些教冇孩了的知识和技巧三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社区教冇委员会”,由地方政府牵头, 以当地的财政、丁•商、税务等部门为主体,吸收少量的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主要负责做一些 涉及教育经费方面的协调工作二、 两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策略分析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家长参与策略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具体,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而我国的策略从根木上来说涉及面相对较窄,内容单一、笼统,不仅针对性不 强、难以操作,也难以收到实效这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我们理论研究脱 离实际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直接参与”,如果把学校的教学质量交由家长及其 了女“择校”种“市场力量”去调节,学校一定会对学生更加负责,并在人员、课程和授 业等方血为家长提供选择上的方便;由于学校对家长有求必应,家长也同样会对学校更为满 意,并更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活动对其孩子的教冇也更加尽心在美国,学生家长可以白由地 为其子女选择学校,不必担心学校会不会拒收或会不会收収高昂的“借读费”或“赞助费” 而在我国,选择学校不仅会受到诸如户口、学区、家长职业等方血的限制,即使这些方面的 关系都能“通融”,大部分家长也会因校方的高额收费而中断其为孩了“择校”的计划。

      这 就使得我们的学校容易产生“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感觉,因而什么“教学质量”、“学生 发展”祁可以不往心里去,“家长参与”更成了可有可无的事又如“为家长提供培训课程”在美国,作为“学校重建运动”的组成部分,教育者方面 建立了 “责任制度”,让学生家长参与制定教冇H标并获得监督公共教育的知识在有些学校 的制度中明确规定家长可以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在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重建”的侣议下校 长、教师和学生家长一起管理学校、解决学校中的问题,并对孩了的学校教冇结果负责虽 然这种长参与的方式并不总是扩及那些最需要它的家长们,也不总是教一些或许家长们并不 想学的技巧,更不意味着只有那些中产阶级的孩子们才能享受到学业上的成功,但这些课程 无形中确实增加了低收入及少数民族学生家长与学校2间木來就存在的障碍为此,许多教 冇家、心理学家和社区小纟H.研制出多种旨在克服低收入或文化上有差异的学生家长与学校Z 间障碍的家长参与模式而继续实行以往的交际技巧训练课程的目的则在于使家长们1'1己寻 找教疗孩了的最佳方法,增强他们作为学习者和教疗者的欲望设置这些课稈的基木假设是: 任何一种交际模式都不能单独决定一个孩子或一个家庭的价值。

      这些课稈中的大部分祁起着 “实验室”的作用,但其中的“家政”课则是指向由于家庭经济、家长受教育水平或其他 社会与文化方面的障碍而被归于“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家长们的课程,因而“家政”课以 在学生家长与学校丁•作人员之间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联系为基础,要求学校王作人员进行家 访,帮助家长督促孩子做家庭作业和孩了白学,等等这些课程力求易于家长们参与学 校教冇,在“面授”时间和地点的安排上也从家长的方便考虑,目的在于改变家长与学校Z 间交流困难的现状而我国的所谓“家长学校”,既无固定场所又无稳定、有效的教材,更 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师资;想“上课”时临时找个学生教室,教师大多由学生的班主任充任, 授课内容或由教师有感而发或任教师信口开河;而且上课时间由教师H定,让学生给其家长 捎个“口信”就算通知,基木上不考虑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少数“家长学校”办得比较好 的学校,所授课稈虽然能教给学生家长一些教疗学、心理学方面的基木知识,但基木上还是 着眼于“宋观指导”,因而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并无实用价值而且,就连这样的“家长学校” 在城市学校也远未普及,在农村学校更是风毛麟角再如“社区服务”美国的社区服务不 仅负责协调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Z间的关系,指导家长如何参与学校的口常管理及课稈 设置,还帮助家长解决诸如求职、职业培训、购物、医疗以及孩子的学前教育、毕业后教冇 等具体问题。

      这些服务项H当初虽是由缓解家长的精神压力的迫切愿望所促成的,如今却口 益被看作为了获取教冇方血的利益,因为孩了们上学前和毕业后的一切事——包括家里、邻 居和社区中发生的一切——祁会影响孩了的学习从长远看,这些项目还给家长以肓接参与 其了女的学校教冇的信心和能力他们认为,与!“年前相比,当今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因而再不能死抱“家庭训练孩了的态度和行为,学校赋予孩子技能和工具”那种传统 的责任分T了,一年一度的“家长一一教师朋谈会”也已不再是家长与学校Z间的惟一联系 To这不仅因为人们的家庭生活已发生变化,也因为学校需要家长的支持最近20年的经 验表明,“公关运动”以及形式上的“家长咨询委员会”不仅亳无成效反而起了反作用,甚 至在一些以学校为基木管理单位的学区一一尽管这些学区中的家长参与名副其实且交流是 双向的——家长也并非总是被学校工作人员当作(且他们白己也不总这样认为)“同事”,而 是被当作“监察”这种做法表面上使学校对家长更为负责,实际上却在学校与家长之间设 置了障碍其中的问题可能在于家长与学校Z间的谋解或相互不信任,因为家长是否认为自 己应该或能够参与学校教冇,基木上取决于学校和老师的想法:如果教师想让家长H信能够 帮助孩子,就应该为家长提供相应的课程计划;如果教师想让家长白信能够帮助管理学校, 也必须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训练和实践机会。

      与Z相对照,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茅距,加Z我国教育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这 就决定了 “还账”和“投资”是目前我国教育方面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因而“筹措教育 经费”这一件事就足以使“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那些“委员”们“伤脑筋”的了,哪里还有 心思和精力去过问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呢况且,眼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既没有 得到普遍的实践也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教冇部门的足够重视,更没有正式纳入政府有关 职能部门的议事口程及教冇行政领导和学校校长的“任期考核目标”,因而他们既无“动力” 也谈不上有“压力”因此可以说,近年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兴起的“社区 教育委员会”,可以说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三、美国为完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策略所采取的措施尽管美国的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家长的参与并为家长的有效参与提供了一 •系列帮助,但并 未能杜绝学生教冇方血的问题,逃学、学校暴力等学校教冇中的问题层出不穷,社会舆论对 学校怨声四起,而学生家长则成了社区及学校的“岀气筒”在一些州议员、学校委员会成 员和地方法官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行政工作者正试图通过制裁学生同时也制裁学生家长的 手段来处理惯常破坏和逃学的学生,有些州依据“无执照不得驾驶”的法律粋时巾销那些经 常逃学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执照”,家长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因其子女的过 错而受到处罚。

      新泽西州的帕特松(Parterson)公立学校三年前也用这种办法,如今却更多 地由地区性校内服务计划代替传统的处罚逃学学生家长的做法一罚款或监禁,由于很多家庭 连25美元的罚金也无力支付,他们只得把这些家长带到学校来1992年6月,地方法院“判 处” 了大约25名学生家长去其了女就读的学校“服刑”在1993-94年间,另有43名学生 家长受到了类似处理在学校里,在被安扌非去厨房、餐厅、浴室或办公室工作Z前,家长们 每天中的前二节课要随其了女去听课,然后根据其服务情况“判”其.0到・0天的服务期 对那些工作在外地而不能舍弃其工作的家长,法官则强判罚款在南卡罗林那州的查尔斯顿具,“一贯有纪律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可能宁愿选择与其 了女一道上学也不愿放任他们在一项称作“分担责任”的计划中,家长们每周有半天到* 天不等的时间整口呆在学校,他们坐在其子女的边上并与Z共进午餐查尔斯顿 (Charleston)县伯 尼中学(Birney)校工迈克•卡赛Mike Casev,1997)说,这个计划 并不会降低家长们的身份,并特别提到他的学校采用这种方法是应一些家长的要求,而且是 早在该计划在全地区范用内定型Z前。

      他建议:如果教师因为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不得不 超时工作,应向其家长收费马里兰州霍华得具(Howard)中学副校长斯第芬•沃里斯 (Stephen Wallis,1997)说,学校也并不是一心要惩罚这些家长,但家长必须扌 11当一种角色, 而且,使这一角色成为强制性的也并没有什么错然而,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阿兰•费那(Alan Fine, 1997)教授在研究了这个问题后 却提出了异议他说:“孩了们逃学或捣乱就让其家长来学校,以此来迫使家长参与其了女 的学校教疗,这并不能从根木上解决问题虽然有极少数家长对其了女的学校教冇可能漠不 关心,但更多的家长则是力不从心由于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个'家长说了算'的时代(parenting age),好的角色模式绝无仅有,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法,所以我们才乐于将一些过去与 州政府并无关系的事'刑事化'”加里弗尼亚州肯尼辿大学“家长参与研究中心”主任丹 尼尔•萨夫岚(Daniel Safnin, 1997)认为,用处罚的办法来改变家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