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你家乡现有的资源发展现状_以及今后的发展?.docx
5页谈谈你家乡现有的资源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 一、县域概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边缘,东经 103° 36'07″至 104°45'33″、北纬 26°30'57″至 27°25'56″之 间,西、南、北三面分别为云南省鲁甸、会泽、宣威、昭通和彝良 诸市县环抱,东连赫章县和六盘水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距省会贵阳市 395km,经毕节到贵阳 则为 423km;距行署所在地毕节 172km,毕威高速建成后将缩短至 120 公里全县总面积 6296.3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2200 米,森林覆 盖率 31.7%;县境中部为开阔平缓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贵州省 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全县辖 35 个乡镇,620 个行政村(居) 委会2010 年末总人口 127.5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 24%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低纬度、高海拔、 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 威宁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 1812 小时,被贵州省气象学界命名 为“阳光城” 二、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 1、矿产资源 威宁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铅、锌、石膏、石灰石、黏土、 铁、铝、水晶石、冰洲石、大理石、花岗石、金矿、银矿、铜矿、 玛瑙石、硅石等 30 余个品种。
石炭系、泥盆系、震旦系、二叠系碳 酸盐岩中含有色金属铅、锌、银、锗;玄武岩和三叠系砂岩中含铜矿;二叠系煤系层中蕴藏有丰富的煤矿此外,非金属矿产资源有 石膏、硅石、高岭土、重晶石、大理石 2、森林植被 威宁县域地形特殊,四周地势急剧下降,中部平缓,立体气候对 植被的分布影响很大,植被类型衍替明显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乔灌生混交林、高山灌木林和高山灌丛草甸 等原生植被类型以壳斗科常绿阔叶林为主,经破坏后原始植被衍 替为云南松为主的针叶林及落叶栎类植被 野生植物丰富多样,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黄杉、 刺柏、云南樟、木檀子等数百种 3、风景名胜资源 全县主要风景名胜资源有: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灼圃万亩草 场省级风景名胜区;凤山寺、玉皇阁、中水汉墓群、盐仓彝族向天 坟墓群等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野鸡河古墓群、双霞洞、 六桥烟柳石堤、马坡清真寺、涌珠泉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农副产品资源 威宁是传统的农牧业大县全县主产玉米、马铃薯、苦荞等粮食 作物和烤烟、水果、蘑芋、杜仲、半夏、党参、天麻、百合等经济 作物马铃薯年产量达 13 亿公斤,占全省总产量的 10%以上。
地方 特产有草海细鱼、火腿、荞酥等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荞麦之 乡“、“水果之乡“和“中药材之乡“威宁县发展畜牧业具有悠久的历 史,元朝时期就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全县有草山草坡 286 万亩,千亩以上的连片草场 34 片,著名的有百草坪草场,面积达 40 余万 亩全县常年牲畜存栏达 120 万头左右,最著名的“畜牧之乡“独 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造就了威宁各具特色的名特优产 品,为威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5、经济发展 2008 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4.2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12.24 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9897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539 元,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 8.1 亿元,财政总收入 4.32 亿元 2009 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50.68 亿元,增长 14.66%,完成 财政总收入 5.02 亿元,同比增长 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9.75 亿元,增长 6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24 亿元,增长 38.7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0842 元,同比增加 945 元,增长 9.55%;农民人均纯收入 2820 元,同比增加 281 元,增长 11.06%; 城镇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
2010 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63.93 亿元,增长 26.14%,完成财政总收入 6.42 亿元,同比增长 27.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4 亿元,增长 122.78%农民人 均纯收入 3150 元,同比增加 330 元,增长 11.7% 6、交通条件 威宁既是贵州的“屋脊” ,又是滇东北走廊的交通要塞,326 国 道直穿过境内100 多公里,102 省道横跨境内7 个乡镇约150 公 里,内昆铁路在境内的总里程140 多公里,贵昆铁路过境线50 多 公里,特别是贵昆铁路、内昆路,326 国道、102 省道的改造和升级,成为威宁重要的经济通道十二五期间,随着贵州省高速公路 网的逐步完善,铁路、高铁的修建,威宁自治县域范围内将通过 “四条高速公路、两条高速铁路” ,尤其是毕威高速、威昭高速、 水威高速、昭黔铁路、内昆铁路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威宁自治县 目前外部交通条件欠发达的现状,使之与贵阳、昆明等中心城市的 联系更加紧密此外,毕节、六盘水、昭通、会泽四个机场的修建, 届时将形成以威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的丰富周边的交 通服务水平和经济带动水平 三、未来发展方向 规划新城区力图将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建设建成为环境优美、 交通便捷、设施完善,集商务、办公、商业、休闲、生活居住和特 色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新城市。
具体可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1、为威宁自治县城市空间拓展确立新核心 建设威宁自治县区域经济中心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经济核心,为多 元化的功能发展奠定空间框架以产业为基础,注重商务、办公、 居住、会展、孵化等多功能发展,增强新城区活力,提升新城区整 体品质 2、为人才引进和产业承接留有空间,建设以人为本的居住生活新 社区 建设配套齐全、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的 居住新区,使新城区成为宜居园区 3、产业循环、保育环境,塑造生态化的园区建设高质量的新城区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周边及区内的优美山体 的自然环境优势,结合新城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与经济循环相适 应的功能布局,充分发挥群山环抱的环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4、建立完善、高效的园区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系统 产业类型的聚集式布局,提高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便捷的对外 交通体系和功能分明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高效能的通讯设施及完 善的上下水、供电、消防、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保障经济产业的 快速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