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辩证法范畴.docx
1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有关辩证法范畴 有关辩证法范畴---必然和偶然问题的研究 1. 吕学芳 《\偶然性\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范畴的深层读解》,《吉首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22年11月第27卷第6期 2. 蔡永宁 《必然、偶然与或然》,《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22年10月第15卷第5期 3. 李瑰 《必然的三个层次和自由的三个层次---对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论述的新理解》, 《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 4. 刘爱河、张小燕 《必然和偶然---从规律的视角看》,《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年7月第 20卷第7期 5. 王家庠 《必然性、偶然性与科学》,《华东工程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6. 王天思 《必然性和偶然性:一个连续系列的两个互补方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7月第24卷第3期 7. 张文军,马凤兰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重新解读》,《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4期总第159 期 8. 翁光明 《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关系的几种类型》,《江汉论坛》1989年第2期 9. 洪晓楠 《必然性和偶然性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0年第7期 10. 周礼全 《必然性与可能性》,《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11. 陈明兆、邓世穆、林之满 《必然性与可能性的探要》,《学术月刊》1981年第1期 12. 叶之 《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历史进展简述》,《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 1期 13. 黄明慧 《必然性与偶然性新论》,《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21卷第 1期 14. 张文喜 《必然与偶然: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现代西方哲学范式转换》,《学术季刊》 2000年第4期 15. 刘广明、王增宁 《“必然与偶然”新论---兼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福建论坛(人 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6. 王庆仁 《对“必然性和偶然性不成分开”的再斟酌》,《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98年12月第24卷第4期 17. 崔沿江 《对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再熟悉》,《贵州教导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总第57期 18. 刘伟 《非神秘的必然性》,《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6月第31卷 第3期 19. 苏国红、李卫华 《关于必然性的熟悉》,《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3 月第19卷第1期 20. 李卫华 《关于偶然性的形式多样性及其作用的熟悉》,《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期 21. 赵仲英 《霍布斯关于必然与自由的学说》,《昆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式)》1998年3 月第20卷第1期 22. 韩林合 《简析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能性的理解》,《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6期 23. 胡皓、楼慧心 《建立必然性偶然性观念的现代形态》,《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年第6 卷第2期 24. 夏素敏 《解读克里普克的“必然观”》,《重庆工学院学报》2022年2月第21卷第2期 25. 姜传岗 《两类偶然性驳议》,《理论学刊》2000年5月第3期总第97期 26. 苏振芳 《略论偶然性在熟悉过程中的作用》,《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 年第2期 27. 马云鹏 《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必然与自由的科学论 断》,《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第2卷第2期 28. 李延令 《论表现性偶然性与偏离性偶然性---提出两个哲学范畴》,《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Z1期 29. 李娟芬、赵天成 《论非确定偶然性的功能与价值》,《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 30. 申国昌、张润亮 《论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统一》,《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 8月第15卷第4期 31. 朱志勇 《论偶然向自由的转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9 月第28卷第3期 32. 文国伟 《论亚里士多德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思想》,《求实》2022年5月 33. 朱曰田 《偶然性不是“可以展现,也可以不展现”的》,《潍坊教导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1988年第1期总第1期 34. 顾晶晶 《偶然性的客观根基---非恒定联系》,《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 35. 冉曙光 《偶然性的两种形式》,《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36. 林孟清 《偶然性新论》,《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总第116期 37. 常献平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学术论坛》2022年第5期总 第154期 38. 赵甲明 《全面把握必然与自由的统一性及其意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第18卷 39. 洪晓楠 《试析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学术论坛》1992年第5期总第93期 40. 姜传岗 《所谓“两种偶然性”之我见》,《东岳论丛》1986年第5期 41. 米厚隆 《唯物辩证法根本范畴的内在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5 年第4期 42. 董根洪 《析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浙江经专学报》1991年12月第9卷第3期 43. 维之 《因果必然性论证(上)》,《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8月第20卷第4期 44. 维之 《因果必然性论证(上)》,《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12月第20卷第6 期 45. 姚莉萍、韩卿 《因果必然性探析---结合休谟、卡尔纳普因果研究的考察》,《华中科技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46. 彭新武 《重识偶然性和必然性》,《齐鲁学刊》2022年第2期总第161期 47. 卜延军 《自由是对必然和偶然的预见并据以对世界的改造》,《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 第4期 48. 刘景旺 《论偶然性与必然性》,《丹东师专学报》2022年6月第24卷第2期 49. 储德峰、王天恩 《再论自由和必然》,《理论界》2022年第3期 50. 沈健 《重视偶然现象,探索必然规律》,《理论前沿》2022年第2期 辩证法范畴的研究---必然和偶然观点摘录 一、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含义 莱布尼茨是在近代哲学史上唯一既对必然性作了深刻探讨,同时又明确供认偶然性存在的大哲学家。
在他看来,所谓必然性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些事物,它们与其反面具有相互冲突的性质,因而只有它们才能存在,而与其相反的事物那么不成能存在;所谓偶然性的东西,那么是那样一些事物,它们本身的发生具有充沛理由,但与它们相反的东西并不与之相冲突,因而也可以发生和存在概括事物中总是可能存在偶然性,只有在纯粹观念的领城,即在规律上才会有纯粹的必然性在这里,可以看到这样两个重要思想的雏形:第一,现实的必然性不同于规律的必然性现实中并不存在单纯的必然性,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规律中其次,现实事物过程中既存在必然性也存在偶然性,而且二者是不成分割,不能单独存在的当然,假设说前一思想在莱布尼茨那里可以找到对比成熟的形态,那么,后一思想那么务必作出进一步的规律推论才能得到:现实事物同与之相反的东西不总是规律地冲突的,也就是说都可能存在,因而,“实际上莱布尼茨把一切实际事物的存在及其所发生的各种变化都看作具有偶然性”,“把现实物质世界中发生的事情都视之为偶然”,而假设客观事物过程存在任何必然性,那么这种必然性必定就在莱布尼茨所说的那种偶然性的东西中只是莱布尼茨还没有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因而也未能把二者概括地统一起来。
-------蔡永宁,《必然、偶然与或然》,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22年10月第 15卷第5期 十九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适应当时科学的进展,重新回复到辩证法他前所未有地论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黑格尔指出世界上既存在必然性又存在偶然性必然性是以自身为根据的,偶然性不是以自身而是以他物为根据的;偶然性是事物进展的初级和外在形式,必然性那么是事物进展的全体和内在形式;现实性在其开头时表现为偶然性,在其进展中表现为必然性 黑格尔认为“必然性自由地即是那惟一的、自身一同的、而内容丰富的本质他指出“世界为必然性所抉择在黑格尔看来,科学的任务就在于“从偶然性的假象里去熟悉潜蕴着的必然性 黑格尔反对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十足对立起来,他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他说:“必然性的启程点在偶然的东西之中,这种必然性又叫相对的必然性,而其自身即包含偶然性”,“而在十足必然性中,偶然性没有了,由于这时必然性等于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十足必然性必然性通过一系列的偶然性表现自身,通过对偶然性的扬弃来进展和实现自己他还认为不能把必然性和因果性等同起来,指出因果联系“只是必然过程的一个侧面。
黑格尔反对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情的聚积,认为历史是一个由内在精神所抉择的有规律的过程,从而使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下解放出来而变成辩证的恩格斯称黑格尔这一划时代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前提 由于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在他那里是颠倒的、神秘的,他不成能科学地说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真实联系 -------叶之,《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历史进展简述》,湘潭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反映事物联系和进展中两种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它透露了事物的本质、内在根据、内部冲突所引起的必然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外部冲突所产生的偶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理由和结果”深入到“偶然和必然”,是人们对因果联系的熟悉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客观事物进展过程的熟悉,只有在研究了“理由和结果”这对范畴之后,弄清了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进入“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中来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同样是以“本质”为中心而开展的 当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考察因果关系时,就会察觉两种不同的因果联系:一种“理由”抉择着事物进展的根本方向、总的趋势及其“结果”,事情确定这样发生,而不那样发生,这对于事物的进展来说,是一种确定性。
另一种“理由”干扰和破坏事物进展的这种根本方向、总的趋势及其“结果”,使事物的进展呈现某种摇摆和偏离,事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可能那样发生,可能在此时此地发生,也可能在彼时彼地发生这对于事物的进展来说,那么是一种不确定性事物进展的这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就是事物进展过程、状况及结果的二重性,这也就是事物进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米厚隆,《唯物辩证法根本范畴的内在关系》,《西南民族大 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5年第4期 人类对世界总有一种天真的想法,要得到关于世界的完全性的熟悉,追求获得一种必然性的学识必然性学识是否可以得到,这里存在着好多疑难从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讲,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由事物的本质规定的联系和必定的进展趋势偶然性指由事物之间的非本质联系引起的现象在事物的进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同时发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