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14872802
  • 上传时间:2023-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新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301)一、学科简介1.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等四个学科方向2.学科方向简介: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和新闻传播实务三个方向1)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理论作为新闻传播学科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探讨和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启发人们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时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自觉意识本方向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致力于运用新闻传播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注重以动态的社会变革为背景,研究新闻传播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等。

      目前,本科学方向在发展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法学等领域具有特色2)新闻传播史立足历史,对话现实,致力于梳理新闻传播历史变迁,并以史为鉴,从中外合壁角度探讨新闻传播事业演进的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新闻传播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目前,本科学方向在新闻法制史、民国新闻史、港澳台新闻史等领域具有特色3)新闻传播实务立足新闻传播发展前沿,致力于探讨当代新闻传播实务(包括传统的“采写编评”和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新传播形态)运作的规律、方法以及媒介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探索新媒体与社会新生现象之间的规律,特别重视转型期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舆论的传播形态与应对措施,以及新媒体在新闻传播实务中的运用目前,本科学方向在新媒体传播、舆情与社会治理等领域具有特色二、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真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念的人才2.具有独立开展新闻传播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理论研究与教学、分析和解决新闻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3.了解新闻传播实践基本规律、掌握新闻传播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基本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至少掌握1门以上外国语言的高级专门人才三、质量标准总体要求:掌握新闻传播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基本理论,了解新闻传播实践基本规律,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可以独立展开学术研究并撰写原创博士学位论文,具有人文关怀和科学探究精神具体要求:1.全面掌握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中外新闻传媒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现代传媒实践的基本知识,了解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对新闻传播及其他领域的社会现象具有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2.遵守基本学术规范,自觉拒绝学术不端行为;3.具有独立进行文献查阅、调查分析等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具有本学科研究成果学术价值的学术鉴别能力,具有独立撰写学术论文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以及与学术界分享研究成果的交流能力4.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应解决本学科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理论性和创新点,致力于解决重要问题,能够推进本学科知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创新和现实指导意义四、学制与学分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七年。

      总学分为2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五、培养方式1.重点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和项目建设,引导博士生研读经典文献,为其创造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2.注重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有效设置培养环节,努力创造国内外交流的机会,以提升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创新能力;3.采取主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主导师负责督促博士生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写作,导师组亦可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导博士生展开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六、培养环节1.入学后二个月内,博士生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计划,由导师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2.在读期间,博士生应至少参加1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宣讲论文,同时在学院层面主持1次以上学术报告会或学术沙龙,共计2学分(要求递交学术论文、邀请函或者会议议程、相关图片资料)同时,本学科鼓励博士生申请联合培养或赴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访学和研修;3.第三学期开学后,进行博士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办法另行制订),中期考核不通过率在15%左右,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开题4.开题通过后,博士生须尽早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环节,导师组对论文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查;七、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教师)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必修课程公共学位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1第一外国语41、2基础学位课新闻传播研究方法论21媒介与社会专题研究21专业学位课新闻学新闻法治专题研究22新闻传播史专题研究21新闻传播实务研究22必修环节学术活动与交流21-5选修课程方向选修课媒介文化专题研究22政治传播研究22媒介理论研究22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22中国新闻法制文献研读22新媒体专题研究22现代图像专题研究22广播电视专题研究22舆论传播研究22跨学科选修课须选修新闻传播学科以外任意学科1门课程21或2补修课新闻理论研究\1西方新闻传播学说史1八、学位论文本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细则》和学校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1.选题和开题入学两月后,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选题经导师同意后,博士生进入课题的预研阶段第一学期结束前,须向导师提交参考文献目录;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的撰写;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在本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领域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少于50%论文选题经开题确定后,不得任意更改因特殊情况需更改选题者,需再次经过开题报告和论证程序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须反映博士生已经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必须体现为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是具有理论创新、材料创新和方法创新的学术成果。

      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循的学术规范,包括引文规范、注释规范、方法规范和语言规范学位论文的格式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论文字数一般不低于6万字3.科研成果基本要求博士生应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以南京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篇CSSCI期刊(期刊目录以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公布为准)4.学位论文审查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三次审查,一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查,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和完成情况审查,三是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博士学位论文实行预答辩和校外专家盲审制度,只有通过预答辩和盲审的学位论文,才能参加答辩九、毕业与学位授予博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博士学位十、阅读书目与期刊目录博士生开题报告前应阅读不少于30部本学科经典著作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则应根据选题阅读相关文献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者备注1《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期刊2《新闻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期刊3《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期刊4《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期刊5《新闻学研究》(网络版)台湾政治大学期刊6《中华传播学刊》(网络版)中华传播学会期刊7《传播与社会学刊》(网络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期刊8《二十一世纪》(网络版)香港中文大学期刊9《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专著10《中国新闻舆论史》林语堂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专著11《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卓南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专著12《中国新闻史新修》吴廷俊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专著13《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上、中、下)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专著14《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童兵、林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专著15《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单波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专著16《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李金铨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专著17《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李金铨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专著18《超越西方霸权:传播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李金铨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专著19《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专著20《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专著21《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美]舒德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专著22《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专著23《做新闻》[美]塔奇曼著,华夏出版社2008年专著24《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著,华夏出版社2005年专著25《新闻: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专著26《传播理论》[美]小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专著27《作为文化的传播》[美]凯瑞著,华夏出版社2005年专著28《传播政治经济学》[加]莫斯可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专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