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人教版初三全册二、进行新课.docx
1页二、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 ①手持小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使同学们看到,水面上有一圈圈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了水波 ②音叉(或其他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使我们产生听觉 (2)电磁波 电磁波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 演示课本上图13—2的实验,实验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实验”后的两个自然段,再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 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②举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现象 教师归纳小结,讲解电磁波的初步知识,并说明间接观察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借助小磁针可以间接地研究磁场) (3)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讲解课本图13—3水波在1秒内传播的波形图,结合小木棍振动时产生水波的演示实验说明: ①波峰与波谷的概念; ②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水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叫做赫兹,简称赫常用的频率单位是千赫和兆赫 ③波长与波速的概念; ④分析得出: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类似于水波,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和波长,也同样可以用波形图来描述, 讲解课本图13—4频率不同的电磁波的波形图需要说明以下二点: ①电磁波的频率等于产生电磁波的振荡电流的频率 ②电磁波频率、波长与波速的关系 电磁波在空间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例: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采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频率发送无线电信号,这两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各是多少?(光速为2.9979×108米/秒) (答案:波长分别为14.983米和14.993米)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各不相同,所以在我们周围空间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电磁波按照课本上的图表,介绍无线电通信所用的电磁波(也叫无线电波)的几个波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