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评价方法.pdf
5页第 1 3 卷第 1 1 期 2 0 1 3年 1 2月 剖痔 室 调 REFRI GERATI ON AND AI R— C0NDI TI ONI NG 一种新的多联式空调( 热泵) 机组能效评价方法 陈进林 祖 汉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 限公司) 摘 要 国家标准 G B / T I 8 8 3 7 --2 0 0 2 { 多联式空调( 热泵) 机组》 正在讨论修 订中 , 关 于多联机 的能效评价 方法成为此次修订内容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分析 I S O标准及现有 国家标准 中的不 足 , 并结 合欧盟标 准, 提 出一种新的多联式空调( 热泵) 机组 能效评价方法 , 该评价方法更能体现多联机的运行 特性 关键词多联机 ; 能效评价 ; 部分负荷率 A n e w e v a l u a t i ng me t ho d o f e ne r g y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mu l t i — c o n ne c t e d a i r ’ c o n d i t i o n ( h e a t p u mp )u n i t Ch e n J i n L i n Zu h a n ( Gr e e El e c t r i c Ap p l i a n c e ,I n c . o f Z h u h a i ) ABS TRACT The n a t i o n a l s t a n da r d M ul t i - c o nn e c t e d Ai r — c o n di t i o n (he a t - pu mp ) Uni t ( GB / T 1 8 8 3 7 — 2 0 0 2 )i s u n d e r r e v i s i o n d i s c u s s i n g . Th e e v a l u a t i n g me t h o d o f e n e r g y e f f i — c i e n c y o f mu l t i — c o n n e c t e d a i r — c o n d i t i o n u n i t i s t h e k e y p o i n t o f t h i s r e v i s i o n . Th e s h o r t a g e s o f r e l a t e d I SO s t a nd a r d a n d na t i o na l s t a nd a r d a r e a na l yz e d .A n e w e v a l u a t i n g m e t ho d o f e ne r g y e f f i c i e nc y i s s ug ge s t e d by r e f e r r i n g t h e Eu r op e a n s t a nd a r d.Thi s ne w e v a l u a t i n g me t h od o f e n e r gy e f f i c i e nc y i s a b l e t o be t t e r r e f l e c t t he o pe r a t i o n pe r f o r m a n c e . KEY W ORDS mu l t i — c o n n e c t e d a i r — c o n d i t i o n ( h e a t p u mp )u n i t ; e n e r g y e f f i c i e n c y e v a l u a — t i on; p a r t l oa d r a t i o 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 的 日益提 高, 多联式 空调 ( 热泵) 机组( 简称“ 多联机” ) 以其舒适性好、 节能、 安 装空间小、 灵活多样 、 可靠性高等优点, 已被广泛应 用于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领域。
在大力倡导节能减 排的今天, 为了引导和鼓励制造商开发更多节能产 品, 需要制定一种符合运行特点的能效评价方法 目前 , 国 家 标 准 GB / T 1 8 8 3 7 -- 2 0 0 2 《 多 联 式 空调( 热泵) 机组 》 l_ 1 ] 正在讨论修订 中, 多联机 的能 效评价方法成为此次修 订的关注点笔者分析 国 际和国内多联 机能效评价方法 的优 缺点 , 通过 实 验及计算进行 验证 , 提 出一种新 的多联机能效 评 价方法 1 I S O 多联 机 能效评 价 方法 的不足 I S O多联 机 能 效 主要 采 用 AP F 的 评 价 方 式_ 2 ] , 与普通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评价方式一致 , 没 有体现多联机的运行特点 , 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 1 )I S O多联机标准采用 了大量的经验计算式,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5 — 0 9 作者简介 : 陈进 , 工程师 , 主任 , 主要从事制冷空调及标准化研究 计算式中的系数( 见表 1 ) 引用 日本标准( 来源于 日 本的产品总结) , 但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开发的产 品, 大部分经验计算值与产品实测值差异较大。
2 )I S O多联机能 效评价 方法 中采用 2个假 设 : 一是同一压缩机运行频率下 , 机组 的制冷 ( 热) 量与室外温度的 函数 曲线是一条 直线 ; 二是不 同 压缩机运行频 率下 , 机组 的各 室外温度下 的能效 E 职 ( C 0 P) 与室外温度 的函数 曲线是线段组合 假设与实际测试结果存在偏差 , 造成季节能效 计 算精度相对较低 3 )I s O多联机标准 中, 对于多联机部分 负荷 测试 , 仅测试 了室外温度 7℃工况( 制热) 和 3 5℃ 工况( 制冷) , 这不符合多联机实际运行特点 , 计算 精度较低 , 因为多联机在各室外 温度下大部分 时 间部分负荷运行 4 )按照 I S O多联 机标准 中的评价方法 , 可人 为 调整测试 时的额定频率/ 中间频率而使测试结 .2. 剃痔 室 谰 第1 3 卷 果 不 同 , 会造 成实 际 运行 时完 全 一样 的机 组 , 测 试 评 价结 果却 不 同 目前 , 空调产品能效的评价大多采用制冷 和 制热相结合的全年能效评价方式笔者重点针对 I S O多联机制热能效评价指标 ( Hs PF) 存在 的问 题进行数据对 比分析。
I S O多联机标准中 HS PF 计算值与样机的实测值对 比情况见表 2 , 两者 的具 体偏差对比见表 3 从数据可 以看出, I S O多联机 标准的计算结 果与 实际测试 的结果 存在 一定偏 差 制 热 HS P F 的偏差 达 到 6 . 2 7 表 2 I S O多联机标准制热 评价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表 3 I S O多联机标准 HS P F值与实测值偏差对比 2 G B / T 1 8 8 3 7 ~2 0 0 2的不足 1 )制冷制热评价只在单一工况下测试 , 室外 温度 2 7℃ ( 制冷 ) , 室外 温度 7℃( 制热 ) , 未 考虑 在 其他室外温度下 的能效 , 而产 品实际运行大 多都 不 在名 义工 况下 2 )在评价制热能效时未考虑制热能力满足不了 建筑热负荷需求时增加辅助电加热对能效的影响 以上原因造成计算精度相对偏低 3 一种新的多联机能效评价方法 根据多联机的性能可随室外温度和室内负荷 变化的工作特性 , 笔者在 总体思路 上借鉴欧盟评 价方法 , 同时参 照 I S O多联机评价方法和我 国多 联机评价 方法 中的优点, 提 出一种新 的多联机制 冷 、 制热综合能效评价方法。
3 . 1 制 冷能 效评 价 ( S E E R) S EE R 主 要 参 照 国 家 标 准 GB / T 1 8 8 3 7 — 2 0 0 2中 I P L 、 ,, 的思路, 采用不同室外温度 , 调节不 同的负荷率 , 对机组性能进行测试评价 制冷季节能效 比 S E E R试验工况见表 4 表 4制冷 S E E R试验工况 制冷 工况 说 明 : 1 )制冷负荷线按 GB / T 1 7 7 5 8 --2 0 1 0中制 冷季节负荷线确定 负荷 率及 对应 的室外 温度 , 负 荷率 =( 丁 一2 1 ) / ( 3 5 —2 1 ) 2 )A 工 况 室 外 温 度 按 G B / T 1 7 7 5 8 —2 0 1 0 取 3 5℃为制冷设计室外温度 , 取与名义制冷量相 同工况作为 1 0 0 9 / 6 负荷工况 3 )B工况 室外温 度参 照欧 盟标 准, 取 3 0 ℃ , 对应部分负荷率为 6 4 4 )c工况 室外 温度 参 照欧盟 标 准 , 取 2 5 ℃ , 对应部分负荷率为 2 9 第 1 1 期 陈进 等 : 一种新 的多联式空调 ( 热泵) 机组能效评价方法 制冷季节能效 比 S E E R计算示意图见图 1 。
握 佥 幕 2 1 2 5 3 O 3 5 室外温度 图 1 制冷季节能效 比 S E E R计算示意图 制冷季节能效 比 S E E R按式 ( 1 ) 计算 : SEER = ∑ ( · P ( T , ) ) 燕丽 式 中: ∑( ·P ( T j ) ) 为制冷季节各室外温度下 J 1 的建筑冷负荷 ( h ,·P ( ) ) 之 和; E E R P L ( 为各 室外温度下的能效 , 通过实测 EE R P L ( , , E E R川㈨ 和 E E R : , 内插值法求得, 室外温度高于 3 5℃的 E E R 凡 r , 取等于 E E R 瞰 ( 运行时间很少 , 对结果 影响小) , 高于 2 5℃的 E E R , 取等于 E E R ( 负荷率很小, 对结果影响小) 3 . 2 制热能效评价( s C 0 P) S C OP评价主 要参照 G B / T 1 8 8 3 7 --2 0 0 2中 j P L 思路 , 采用不同室外温度 , 调节不 同的负荷 率 , 对机组性 能进 行测试评 价。
同时参 照欧盟评 价方法l_6 ] HS P F思路 , 通过建 立最大能力 线确定 最大能力与热负荷平衡点 T , 以确定因制热能力 不足 需增 加 的 电加 热 量 制 热能效 比 S C 0P试验 工况 见表 5 表 5制热 $ C OP试 验 工 况 制热 工况说 明 : 1 )制热负荷线参照 GB / T 1 7 7 5 8 --2 0 1 0制 热季节负荷线确定 负荷率及对应 的室外 温度 , 负 荷率 =( 一1 3 ) / ( 一5 —1 3 ) 2 )A 工 况 室外 温 度 参 照 G B / T 1 7 7 5 8 — 2 0 1 0中南京办公室制热季节最低温度 一5℃, 该 工况 下机 组 以最 大 能力运 行 3 )B 工 况 室 外 温 度 参 照 GB / T 1 7 7 5 8 — 2 0 1 0 , 取除霜 区常用 工况 2℃, 该工 况 下机组 以 6 1 负荷运行 4 )C 工 况 室 外 温 度 参 照 GB / T 1 7 7 5 8 — 2 0 1 0 , 取除霜区常用工况 2℃ , 与 B工况 的不同在 于, 该工况下机组 以最大频率运行 , 用于计算出平 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