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林牧渔]乌鸡养殖技术.doc
67页乌鸡养殖技术乌鸡养殖技术药用乌鸡的品种及其特性 乌鸡以皮肤、骨骼、肌肉均呈乌黑色而得名,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比较原始的方法选拔、培育出来的稀有珍禽它遗传性能稳定,品种纯正其中最著名的品种是江西省泰和县原 产的泰和鸡和该省余干县原产的余干乌黑鸡此外,还有江山乌鸡、略阳乌鸡、雪峰乌鸡等,均有一定的饲养量现将泰和鸡和余干乌黑鸡的特征特性作较全面的介绍 (一)泰和鸡泰和鸡,又名丝毛鸡,医学上爱称乌骨鸡根据其外貌某一特征给予的称呼则更名目繁多,如:绒毛鸡、羊毛鸡、狮毛鸡、松毛鸡、白绒鸡、绢丝鸡、竹丝鸡、黑脚鸡、丛冠鸡、龙爪鸡、白凤鸡等;根据原产地又称武山鸡、泰和鸡该鸡在广东、福建等省也有少量分布 泰和鸡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故称“十全”、“十锦”泰和鸡全身羽毛洁白无疵,体型娇小玲珑,体态紧凑,外貌奇特艳丽,真是风韵多姿,千妩百媚,惹人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以药用、滋补、观赏闻名于世泰和鸡外貌十大特征齐全,遗传性能稳定,品质纯正,是世界稀有珍禽,是我 国宝贵的品种资源,曾是历代进贡皇室之珍品,现已列为国际标准品种1.外貌特征(1)丛冠:母鸡冠小,如桑椹状,色特黑;公鸡冠形特大,冠齿丛生,像一束怒放的奇花,又似一朵火焰,焰面出现许多“火峰”,色为紫红,也有大红者。
2)缨头:头顶长有一丛丝毛,形成毛冠,母鸡尤为发达,形如“白绒球”,又似“游泳头”3)绿耳:耳叶呈现孔雀绿或湖蓝色,犹如佩戴一对翡翠耳环,在性成熟期更是鲜艳夺目,光彩照人,故有人喻为“新婚巧装”成年后,色泽变浅,公鸡退色较快4)胡须:在鸡的下颌处,长有一撮浓密的绒毛,人们称之为胡须母鸡的胡须比公鸡更发达,显得温顺而庄重5)丝毛:由于扁羽的羽干部变细,羽支和羽小支变长,羽小支排列不整齐,且缺羽钩,故羽支与羽小支不能连接成片,使全身如披盖纤细绒毛,松散柔软,雪白光亮,只有主翼羽和尾羽末端的羽支和羽小支钩连成羽片6)毛脚:由部至脚趾基部密生白毛,外侧明显,观赏者称之为“毛裤”7)五爪:在鸡的后趾基部又多生一趾,故成五趾,又称为“龙爪”,又有“五爪兴龙 ”之说8)乌皮:全身皮肤均为黑色9)乌肉:全身肌肉、内脏及腹内脂肪均呈黑色,但胸肌和腿部肌肉颜色较浅10)乌骨:骨膜漆黑发亮,骨质暗乌 泰和鸡的十大特征人们形象地概括为: 一顶凤冠头上戴,绿耳碧环配两边; 乌皮乌骨乌内脏,胡须飘逸似神仙; 绒毛丝丝满身白,毛脚恰似一蒲扇; 五爪生得很奇特,十大特征众口传2.生物学特性 泰和鸡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长期以来在生态条件的自然选择下,世代衍生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它具有体小、敏捷、觅食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1)适应性:成鸡对环境的适应的性较强,患病较少,但幼雏体小,体质弱,抗逆性差,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易病,易死,难养但经多年来的选育研究和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育雏率、育成率和种鸡存活率均达 95%左右泰和鸡耐热性很强,但怕冷怕湿,饲养中应特别注意2)胆小怕惊:泰和鸡胆小,一有异常动静即会造成鸡群受惊,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因此,应创造一个较宁静的饲养环境3)群居性强:泰和鸡性情极为温和,不善争斗,但最好公母分群,大小分群饲养,使鸡群生长发育均匀、整齐4)善走喜动:泰和鸡善走喜动,但飞翔能力较差,管理方便,一般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为宜5)食性广杂:一般的玉米、稻谷、大小麦、糠麸、青绿饲料均能喂饲,但应注意饲料要全价,这样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提高6)就巢性强:抱性是繁殖后代的本能,泰和鸡抱性较强3.生产性能 泰和鸡体型较小,成年公鸡体重 1 300~1 500 克,成年母鸡体重 1 000~1 250 克公鸡开啼日龄 150~160 天母鸡开产日龄 170~180 天年产蛋100 枚左右,蛋重 40 克左右,蛋壳呈浅白色,蛋形小而正常,蛋形指数 74 左右。
母鸡就巢性强,在自然情况下,一般每产 10~ 12 枚蛋就巢 1 次,每次就巢在 15 天以上种蛋孵化期为 21 天4.经济价值 泰和鸡外貌奇特,营养丰富,它集药用、滋补、美食、观赏于一身,是驰名中外的多用途优良鸡种1)药用:泰和鸡重要的经济价值在于药用,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备受历代医药家所重视,被誉为“药鸡”,民间用乌鸡治病的验方颇多据《本草纲目》记载:“泰和老鸡,甘平、无毒,内托小儿痘疮,家家畜之”又“乌鸡甘平无毒,益助阳气,起阴补肾,主治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胸腹痛,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煮食饮汁,亦可捣和药丸”清朝康熙年间,汪昂所著《本草备要》中记载:“乌鸡补虚劳,甘平,鸡属木,骨黑者属水,得水木之精气,故能益肝肾,退热补虚,男用雌,女用雄”近代医学记载:乌鸡还有治头痛、胃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 哮喘、气管炎、喉炎、骨折、脑神经病、心脏病及促进创伤愈合等功能 以乌鸡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就有数十种,如著名的妇科名药“乌鸡白凤丸”、“参茸白凤丸”;还有治疗腰腿疼痛的“乌鸡天麻酒”以乌鸡为原料的“乌鸡药酒”在我国四大礼品酒中名列榜首2)滋补:泰和鸡肉质乌黑细嫩,味鲜可口,营养丰富,对人体最具滋补效能,是高级营养滋补品。
据分析,乌鸡肉中含丰富而全面的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均比普通鸡高,蛋白质含量为 43~56%,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等,血液中所含有的 γ 球蛋白、血小板、血清酶类均经晋通鸡高乌鸡对老人、儿童、产妇及体弱久病者的补益尤为显著3)观赏:泰和鸡体型娇小玲珑,外貌奇特俊俏,头小颈短,眼乌舌黑,紫冠绿耳,丛冠凤头,五爪毛脚,两颊生须,羽毛洁白绢亮如丝,被誉为观赏珍禽,1915 年荣膺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并被命名为“世界观赏鸡”,一时蜚声世界,誉满全球现在日本等国内 一些大中城市的许多公园都养有此鸡供游客观赏二)余干乌黑鸡余干乌黑鸡,因原产于江西省余干县而得名,属药肉兼用的地方品种余干乌黑鸡饲养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秦代,番阳(今鄱阳)令吴芮,就在余干县邓墩乡五彩山下养有乌鸡其主要特征是:全身乌黑,羽毛、皮、肉、骨、内脏均为黑色,尤以药用价值而著称,经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血型因子测定,与泰和鸡及其他乌鸡的类型不同,具有突出的特点, 是一个独特的优良乌鸡品种该鸡现已由江西省畜牧研究培育提纯1.外貌特征 余干乌黑鸡以全身乌黑而得名乌黑色片状羽毛,喙、冠、皮、肉、骨、内脏、脚趾均为黑色。
母鸡单冠,头清秀,眼有神,羽毛紧凑;公鸡色彩鲜艳,雄壮健俏,尾羽高翘,乌黑发亮,腿部肌肉发达,头高昂,单冠,冠齿一般 6~7 个,肉髯深而薄,体型呈菱形2.生物学特性 余干乌黑鸡体型小,成年体重,公鸡 1 500 克左右,母鸡 1 100 克左右行动敏捷,善飞跃,觅食力强,敌应性广,抗病力强,饲料消耗少公鸡开啼一般在 60~80 天;母鸡开产日龄平均在 180 天左右母鸡就巢性较强年产蛋约 150 枚,蛋重约 50克,蛋壳呈粉红色,孵化期 21 天3.经济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乌鸡者有白毛乌骨、黑毛乌骨、斑毛乌骨、白皮乌骨,骨肉全黑者入药更良”余干乌黑鸡全身乌黑,是一种药用珍禽,具有重要的滋补功能,且能治疗多种疾病据调查,现今许多祖传中医认为,它对治疗宫颈炎、水肿、肝炎、十二指肠溃疡、关节炎、赤白带、血崩、骨髓炎、脑血栓、产后虚弱等症均有奇效 余干乌黑鸡体小骨细,肉质鲜美,皮薄肉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还富含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特别低,是中老年人、产孕妇、久病 体虚者,特别有心血管病人的最佳营养补品乌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光 照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
自然光照即太阳光,这种光照因季节不同,时间有长短,强度不易控制人工光照是灯光,可人为控制其时间长短与光照强度,但易受停电等影响而 干扰鸡的正常生理机能开放式与半开放式鸡舍应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理想的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 1.光照作用光照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和增强母鸡的性腺活动,从而使母鸡的卵巢、输卵管等得以发育,使母鸡处于繁殖状态或增强产蛋强度因此,光照主要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产生影响光照对鸡的影响主要是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据报道,光的颜色也有影响 2.光照时间是指在一昼夜内连续或间断地给予鸡群自然或人工的或两者相结合的光照时间 光照对育成鸡性成熟年龄的影响不在于光照强度,而主要决定于光照时间的长短在育成期逐渐延长光照时间会提早性成熟,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则会推迟性成熟,因此育成期的光照时间只能逐渐缩短,切勿逐渐增加 光照时间对产蛋鸡的影响主要是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刺激排卵和增强产蛋强度因此,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增加,切勿减少 不同时期的鸡群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一般光照时间安排如下:1~7 天 24 小时;8~3 0 天 12小时;31~100 天 8 小时;101~140 天 9~10 小时;141 天开始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每 天 16 小时止。
就一昼夜连续的光照时间来说,每天照明 10 小时以上对母鸡的性腺活动有刺激作用,为使母鸡发挥最大的产蛋潜力,一般每天应给予连续 14~16 小时的光照时间,而超 17 小时对鸡产蛋又有不良影响注意:产蛋期光照时间的增加是逐渐的,一次调整量最多不应超过 1 小时,否则易发生脱肛,光照时间增加到最长时(16 小时),应恰是产蛋高峰期 在自然光照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应用人工光照补充其不足的光照时间3.光照强度是指光照时光线的亮度,通常称为照度常用勒克斯作为照度单位不同时期,不同种类鸡的适宜的光照强度不尽相同光照强度对鸡的生长发育、产蛋和行为状态均有明显影响 幼雏视力较弱,为使其尽早和较多地开食饮水,光照强度大些为好,1~14 日龄宜用 20 勒克斯此时如光线偏暗,易引起雏鸡生长不良,死亡率增高,14 日龄以后光照强度逐渐减低为 5~10 勒克斯育成期的光线暗些为好,这样,既省电,鸡群也较宁静,又可防止啄癖发生,一般以 5~10 勒克斯为宜 母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产蛋量也有所增加,因此,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 10~15 勒克斯为宜4.光照管理必须按光照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实行光照管理,所制订的光照制度既要保证必需的光照时间与强度,又要尽量减少电力消耗。
光照制度应有利于控制母雏性成熟及促进母鸡产蛋量的提高制订好光照制度后不要随意变动,否则会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光照制度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鸡舍类型以及季节变化而定 开放式鸡舍的光照以自然光照为主,不足时根据光照制度补以人工光照 灯泡应经常擦拭干净灯泡的大致高度为灯泡间距的 2/3灯泡高度即灯泡至鸡身的垂直距离灯泡间距即两灯泡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同瓦数灯泡获得 10.76 勒克斯照度应保持的高度和间距见表不同瓦数灯泡获得 10.76 勒克斯照度需保持的高度和间距灯泡瓦数 1525 40 60 75 100 灯泡高度(米)使用反光灯罩 1.11.4 2.0 3.1 3.2 4.1 不使用反光灯罩 0.70.9 1.4 2.1 2.3 2.9 灯泡间距(米)使用反光灯罩 1.72.1 3.0 4.7 4.8 6.2 不使用反光灯罩 1.11.4 2.1 3.2 3.5 4.4 (二)温度环境温度是影晌鸡体热调节的主要外界因素尤其对开放式鸡舍来说,温度基本上是随季节与昼夜的变换而波动的,是与鸡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生产费用密切相关的温度对鸡的活动、饮食、生理状况与代谢强度均有影响,从而影响鸡的各种经济性状。
温度对不同鸡群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乌鸡的整个生产周期可划分: 0~60 日龄为育雏期;61~150 日龄为育成期;151 日龄以后为产蛋期乌鸡的饲养环境温度要求如下: 第一周 33~35℃,第二周 32~33℃,第三周 30 ~32℃,第四周28~30℃,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