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概论讲义控制职能课件.pptx
67页1第七章第七章 控制职能控制职能 第一节 控制的概念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第三节 控制的类型 第四节 有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第五节 有效控制系统的特性 2第六节 控制技术和方法 【案例应用】【案例应用】西湖公司的管理控制西湖公司的管理控制【录像案例】【录像案例】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3 今天的企业再也不能像过去今天的企业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通过层级系统预算和其他那样通过层级系统预算和其他传统的控制方法将企业团结在传统的控制方法将企业团结在一起一起将企业凝聚在一起的将企业凝聚在一起的将是意识形态将是意识形态柯林斯柯林斯鲍罗斯鲍罗斯4 经过长达经过长达15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超过年的精心准备,耗资超过1515亿美元的哈勃(亿美元的哈勃(HubbleHubble)太空望远镜最)太空望远镜最后在后在19901990年年4 4月发射升空但是,美国国月发射升空但是,美国国家航天管理局(家航天管理局(NASANASA)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存在缺陷由于直径达主镜片存在缺陷由于直径达94.594.5英寸的英寸的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致成像模糊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致成像模糊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像预期的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像预期的 【开篇案例】开篇案例】哈勃望远镜的研制哈勃望远镜的研制5那样清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上那样清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上的实验和许多观察项目无法进行。
的实验和许多观察项目无法进行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如果有一点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如果有一点更好的控制,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更好的控制,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镜片的生产商是镜片的生产商是Perkings-ElmerPerkings-Elmer公司,公司,使用了一个有缺陷的光学模板来生产使用了一个有缺陷的光学模板来生产如此精密的镜片如此精密的镜片6 具体原因是,在镜片生产过程中,具体原因是,在镜片生产过程中,进行检验的一种无反射校正装置没有进行检验的一种无反射校正装置没有设置好校正装置上的设置好校正装置上的1.31.3毫米的误毫米的误差导致镜片研磨、抛光成了错误的形差导致镜片研磨、抛光成了错误的形状但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但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7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与许多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与许多NASANASA项目所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时项目所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时间上的压力,而是有足够充足的时间间上的压力,而是有足够充足的时间来发现望远镜上的错误实际上,镜来发现望远镜上的错误实际上,镜片的粗磨在片的粗磨在19781978年就开始了,直到年就开始了,直到19811981年才抛光完毕,此后,由于年才抛光完毕,此后,由于“挑挑战者号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完工后的航天飞机的失事,完工后的望远镜又在地上待了望远镜又在地上待了2 2年。
年8 美国国家航天管理局美国国家航天管理局(NASA)(NASA)中负中负责哈勃项目的官员,对望远镜制造过责哈勃项目的官员,对望远镜制造过程中的细节根本就不关心事后航天程中的细节根本就不关心事后航天管理局中一个由管理局中一个由6 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的负责人说:会的负责人说:“至少有至少有3 3次有明显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问题的存在,但这的证据说明问题的存在,但这3 3次机次机会都失去了会都失去了9【讨论题】【讨论题】1.1.什么是控制?说明控制在管理中的什么是控制?说明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2.2.如何设计良好的控制系统?如何设计良好的控制系统?10哈勃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哈勃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件事情,无论计划做得多么完善,一件事情,无论计划做得多么完善,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控制系统,在实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控制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出问题因此,对于施过程中仍然会出问题因此,对于有效的管理,必须考虑到设计良好的有效的管理,必须考虑到设计良好的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好处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好处11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的概念控制的概念 法约尔:法约尔:“在一个企业中,控制在一个企业中,控制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计划、所发布的指示以及所所规定的计划、所发布的指示以及所确定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指出计划确定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指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实施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和防止重犯。
控制对每件事、每纠正和防止重犯控制对每件事、每个人、每个行动、每个组织的成效都个人、每个行动、每个组织的成效都起作用12一、控制的作用一、控制的作用 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有两方面: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有两方面:1.1.检验作用检验作用,它检验各项工作是否它检验各项工作是否按预定计划进行,同时也检验计按预定计划进行,同时也检验计划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划的正确性和合理性;2.2.调节作用调节作用,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改,并调整整个对原计划进行修改,并调整整个管理过程管理过程13二、控制的目的二、控制的目的 在现代的管理活动中,控制工作要在现代的管理活动中,控制工作要达到达到2 2个方面的目的:个方面的目的:1 1、解决、解决“急症问题急症问题”;”;2 2、解决、解决“慢性病症慢性病症”.”.14三、控制与计划三、控制与计划 从计划职能有效实施的角度来说:从计划职能有效实施的角度来说:控制是指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控制是指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控制是依据计划检查衡量计划的执行情控制是依据计划检查衡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以保证使按况,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以保证使按计划进行;或调整计划使活动与计划相吻计划进行;或调整计划使活动与计划相吻合。
合15三、控制与计划三、控制与计划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则是完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则是完成计划的保证,如果没有控制系统,成计划的保证,如果没有控制系统,没有实际与计划的比较,就不知道计没有实际与计划的比较,就不知道计划是否完成,计划也就毫无意义因划是否完成,计划也就毫无意义因此计划和控制是密不可分的此计划和控制是密不可分的16四、控制和组织四、控制和组织 当管理人员做出如何影响下属行当管理人员做出如何影响下属行为和业绩的决定时,就构成了组织为和业绩的决定时,就构成了组织结构的第二层基础:结构的第二层基础:组织控制组织控制控控制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文化制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文化17 组织控制的目的是给管理者提供组织控制的目的是给管理者提供一个能够激励下属朝着实现组织目标一个能够激励下属朝着实现组织目标方向努力的手段,并给管理者提供有方向努力的手段,并给管理者提供有关组织及其成员如何适当完成任务的关组织及其成员如何适当完成任务的具体反馈具体反馈四、控制和组织四、控制和组织18四、控制和组织四、控制和组织 从组织控制的角度来说:控制是管理从组织控制的角度来说:控制是管理者监督和规范组织及其成员各项活动以保者监督和规范组织及其成员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使他们有效地从事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行使他们有效地从事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行动的过程。
管理的控制职能,是对组织的动的过程管理的控制职能,是对组织的计划、组织、领导等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计划、组织、领导等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得以实现此而拟订的计划得以实现19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 控制过程的基本工作可分为四个控制过程的基本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阶段:确定控制标准;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效;衡量实际成效;鉴别并分析偏差;鉴别并分析偏差;采取纠正措施采取纠正措施20步骤步骤1实际结果与标准实际结果与标准比较比较衡量实衡量实际工作际工作计划目标计划目标任务任务建立工作建立工作标准标准分析偏差原因分析偏差原因修改标准修改标准工作继续工作继续进行进行采取纠正措施采取纠正措施有偏差有偏差偏差可否接偏差可否接受受标准可否接标准可否接受受是是否否是是是是否否否否步骤步骤2步骤步骤3步骤步骤421一、确定控制标准一、确定控制标准 所谓标准即是一种作为模式或规所谓标准即是一种作为模式或规范而建立起来的衡量单位或具体尺度范而建立起来的衡量单位或具体尺度控制标准的制定是控制能否有效控制标准的制定是控制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对照标准管理人员可以实施的关键对照标准管理人员可以判断绩效和成果,标准是控制的基础,判断绩效和成果,标准是控制的基础,离开标准实施控制只能流于形式,对离开标准实施控制只能流于形式,对工作绩效和成果的评估会变得毫无意工作绩效和成果的评估会变得毫无意义22 控制标准有定量和定性两大类之控制标准有定量和定性两大类之分控制标准主要是对效率、质量、控制标准主要是对效率、质量、对顾客响应和创新等具有竞争优势因对顾客响应和创新等具有竞争优势因素作为评估目标来制定的素作为评估目标来制定的23 定量的控制标准:定量的控制标准:实物量标准,实物量标准,如企业中的产品产量、工时定额等;如企业中的产品产量、工时定额等;货币标准货币标准,如产品成本、销售收,如产品成本、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利润等;入、应交税金、利润等;时间标时间标准准,如生产线的节拍、生产周期、交,如生产线的节拍、生产周期、交货期、维修间隔等;货期、维修间隔等;综合标准综合标准,如劳动生产率、废品率、市场占有率、如劳动生产率、废品率、市场占有率、投资回收率等投资回收率等24典型的标准是财务业绩四种标准:典型的标准是财务业绩四种标准:利润率(投资收益率、销售毛利率)利润率(投资收益率、销售毛利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长期偿还比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长期偿还比率);率);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平均收帐率)。
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平均收帐率)25 比较理想的控制标准是可考核的比较理想的控制标准是可考核的标准通通常常,所所制制定定的的控控制制标标准准应应满满足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要要使使标标准准便便于于对对各各部部门门甚甚至至每每个个人人的的工工作作进进行行衡衡量量,当当出出现现偏偏差差时时,能找到相应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能找到相应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26 建立的具体标准都应该有利于组建立的具体标准都应该有利于组织整体目标的实际;织整体目标的实际;标准应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应有标准应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应有利于组织的长期兴旺发达;利于组织的长期兴旺发达;标标准准要要根根据据工工作作而而定定,不不能能根根据据完成工作的人来制定;完成工作的人来制定;27 标准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标标准准应应具具有有一一定定的的弹弹性性,当当环环境境发发生生变变化化时时有有一一定定的的适适应应性性,特特殊殊情况能够做到例外处理情况能够做到例外处理28二、衡量实际成效二、衡量实际成效 控制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将实际工控制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将实际工作成绩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并做出作成绩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并做出客观的评价,从中发现二者的偏差,客观的评价,从中发现二者的偏差,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全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面准确的信息29 管理者首先要收集必要的信息,然后开管理者首先要收集必要的信息,然后开始比较衡量始比较衡量这时应该考虑的是这时应该考虑的是衡量什么衡量什么与与如何衡量如何衡量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1.1.衡量什么,这是处理有效控制的关键衡量什么,这是处理有效控制的关键2.2.如何衡量如何衡量,即通过什么渠道收集必要的信即通过什么渠道收集必要的信息进行衡量息进行衡量30常采用四种收集信息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