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力实施方案.doc
7页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力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深化上海市教委关于《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 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沪教基[2010] 33号)文件 精神,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 (2014-2020年)》,推进崇明县生态教育特色改革方案》,在上海基础 教育改革攻坚克难阶段,破解在综合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遇到的难点和 发展瓶颈性问题,提升本县中小学学校基于问题解决的课程领导力,充 分发挥学校在破解教育难题、探索育人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 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本县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二 实施目标1. 让主动变革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课程领导力的强弱决定着学校是否能 够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地持续发展而课程领导力能否提升,关键 在于学校是否具体主动变革的内在需求让主动变革称为学校持续发展 的软实力,就是要有效提升农村学校的校长与教师的办学理念,让主动 成为学校的管理学校的管理学校2. 有效提升农村学校校本化实施课程的品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以内涵发展为目的,制定学校 课程计划,优化学校课程结构,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增强学 校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在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形成学校特色, 提升内涵发展水平3. 探索促进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提升校长驾驭课程改革的能力、教师把握教学实践的能力和教研员指导 课程实施的能力,优化课程与教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专业 水平,是持续推进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三、主要任务1. 聚焦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力的现实问题存在狭义理解课程领导力的现象课程领导力的落实需要有优秀的校长作为核心,但课程领导力决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课程领导力是 指校长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 力;它是学校对课程规划、建设、决策、引领、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 力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正确理解和对学校课程的准确定位、相互补充与 整体功能的思考;包括发展和完善各种实施策略,建立健全各种保障系 统,保证课程政策与要求落到实处;包括对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挖 掘、组织和整合;包括对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能力等等存在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两张皮的现象即课程规划的制订是学校 管理团队或者聘请专家等共同制订,而课程的实施往往是按照原有的做 法,或者是按照已有经验惯性实施。
课程规划缺乏广泛的学校教师学生 群体的认同度课程的规划缺乏针对性和独特性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实施在聚焦学 生的问题与需求,从学校面临的发展问题入手,与课程发展的前瞻性相 结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2. 提升基于问题解决的课程整体架构力学校的课程建设在经历第一轮的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后,开发并实施了 一些校本课程但课程是不是越多越好?大一统的课标下如何建立 自己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如何从简单的叠加走向整合? 校本课程的建立如何服务学校用课程服务学生发展的理念?如何让学 生活动上升为课程?这些的问题都需要从课程层面对学校的课程进行 整体的思考和架构,需要作一揽子的思考3. 探索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与评价变革经过第一轮的实践,全县推行了精细化管理,以管理促规范,以管 理促成绩,特别是在基础型课程管理方面,学校精细化备课、上课、作 业、、评价教学五环节,逐渐形成了教学流程管理机制和配套系列 管理制度但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如何满足学生的 需求、如何满足学生的选择、如何让学生参与,如何让学生满意,这些 都需要进行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和评价的探索4. 培育一批主动又有个性文化特色的项目学校。
以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课程领导力提升为研究项目,通过“问题导 向、实践反思、模式多样、促进提升、关注特色”,激发学校发展的内驱力,逐渐形成一批主动变革、具有个性文化特色的领导力项目学校四、实施策略1. 加强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团队建设课程实施是团队行为,校长是学校课程团队的核心,要采取切实有 效的做法,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团队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以校为本教学研修”,绕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引领教师落实教学基本规范,把握教学基本要求,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校长和教师要敏锐地 捕捉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通过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活动,引导教 师共同反思和研究,寻找对策,破解难题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部门 和教师个人的发展规划,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不断提升教师课 程研究和实施能力2. 实施农村学校与外区优质学校的一对一结对工程在与黄浦、静安、虹口等区结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村学校与 外区优质学校之间的一对一结对工程,以提升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力为核 心,实施农村学校与外区学校结对全覆盖工程3. 以生态教育课程工作坊形式提升学校课程整体架构能力以教师进修学校乡土课程研究基地领衔,成立县生态教育与乡土课程研修工作坊,共23所学校,工作坊是一种新的研修模式,是一种将 实验学校的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变革、体验基地建设与进修学校教研、科研与培训工作结合起来,既促进教师发展,又推进实验学校工作的工 作模式。
在真实的问题情境和研究实践中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4. 继续推进以校为本的质量评价体系的项目研究继续推进以教师进修学校、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三星中学为项目 学校的“以校为本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总结经验、辐射共享, 探索在多元评价中提升学校的课程管理和评价能力5. 继续深化“主动•有效”课堂和“一师一优课”工程在认真研究和梳理崇明县“主动•有效”课堂达标工程的基础上, 结合“一师一优课”项目,继续深化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通过校本化 的研修,提升学校教师团队的课程理解力和执行力五、保障机制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都要充分认识提升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力的 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提升中 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作为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点县提升课 程领导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做好相关资源保障中小 学要按照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因校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提升 中小学课程领导力工作有序推进2. 统筹协调,正确引导提升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广大校长、教师 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和推进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树立积极 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本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措施,并使广大教 育工作者理解和认识本项工作的意义和措施,为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营 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提供专业指导各办学组织也可聘请市级各类专家进行专业指导3. 保障经费,专款专用县教育局对“农村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和“主动有效”课堂以及 “课程研修工作坊”等项目,给予专项经费保障,纳入预算管理,实行 专款专用崇明县教育局 2016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