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刷工艺中如何保证印品的精确套印.doc
4页印刷工艺中如何保证印品的精确套印印刷工艺中如何保证印品的精确套印(施潘德(施潘德 6578039565780395))多色印刷品最基本的要求是精确套准套印的准确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通常说的套印不准,指三种情况:一是图文尺寸变形,特别是纵向尺寸出现伸长、缩短的现 象;二是一色与另一色之间套印不准;三是两者之间兼而有之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整 个印刷工艺过程中,始终贯彻八个字:“时刻关注,处处设防”同时,还必须正确处理好 工艺中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力求三个滚筒运动时的线速度一致一、力求三个滚筒运动时的线速度一致操作者首先必须意识到,要使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及压印滚筒这三个滚筒在运动过程中,达 到其曲线运动速度的一致,难度相当大不仅包衬厚薄会极大地影响滚筒线速度的变化,更 难于控制的是,橡皮布的弹性不同、由于压力差异而产生的变形不同,使滚筒的线速度产生 变化,从而导致印张纵向图形出现变形印刷品要达到精确套准,就需力求三个滚筒在运动时的线速度一致要做到这一点,既需严 格控制包衬的厚度,也需对橡皮布因受压力变形而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在一些工厂做过调查 发现,一些操作者对滚筒包衬厚度,远未做到严格控制,与设备所规定的数据,多数有±10 C的误差,有的甚至更大。
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印张每发生厚薄变化,则一台机上不同班 次,各施其法,使包衬厚度出现更大的误差因此,首先应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明确标出 每一台机包衬厚度的数据,并需定时作检查,保证数据准确,当印张发生厚薄变化时要有正 确统一的工艺处理方法还有一个十分值得操作者注意的问题是,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对压过程影响图文纵向尺寸变 化如果包衬后,印版滚筒直径等于橡皮滚筒的直径,则印张印迹纵向尺寸,必定大于印版 印迹纵向尺寸要使印张印迹纵向尺寸等于印版印迹纵向尺寸,则需加厚印版滚筒包衬0.1m m(约一张100G铜版纸厚度),则两者才会相等,印版印迹纵向尺寸,才会准确地在印张上 再现二、必须恒定切纸及胶印车间的温度和湿度二、必须恒定切纸及胶印车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变化会严重影响纸张的伸缩,这是同行都了解的广东印刷企业在这一问题尚未 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为:只有温度调控,没有相对湿度调控;有些厂有恒温设备,却没人 管理,温、湿度都没有恒定,只求操作者舒适,未顾及产品要求,有些厂只管胶印车间,忽 视切纸车间及白纸、半成品堆放车间;有些厂受条件所限,没有调温及调湿的设备;相当多 的厂都缺乏严格的对纸张、半成品的工艺管理措施。
国内印刷企业的经验是,胶印车间、切纸车间及白纸、半成品堆放车间,均应统一恒定温湿度,宜控制在温度23℃±1℃,相对湿度63%±3%的幅度之内应指定专人,每天管理,尽最 大努力,使车间每一角落都控制在此一范围之内缺乏足够的投入及控制管理,其后果是严 重的三、一丝不苟做好印张印前、印刷过程及印后的处理三、一丝不苟做好印张印前、印刷过程及印后的处理印刷同行有两点是必须时刻记住的:在影响印刷品质量的诸多因素中,纸张品质的因素是第 一位的而即使是品质极为优秀的纸张,都有随着环境温、湿度变化而自身变形的特点包装印刷品款款需用不同的纸张,当前,国内外纸张生产厂家、品牌众多,品质各异选购纸张,成了一门十分专业的学问当前,广东印刷企业在选购纸张问题上,多由物资供 应部门或个人凭经验、感觉而定,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由于选用纸张是整个生产链中极为重 要的一环,应当慎重,应当有资料积累,实行入厂时有检验,使用过程中有分析,用完之后 有总结,结果有记录,资料存档备查,购入前多听生产一线工人意见,不仅考虑其价格,而 且着重考虑其品质、性能纸张采购人员,应详尽掌握有关纸张资料:生产各类纸张的国内 外厂家、品牌、质量情况;纸张出厂时间,其干湿度的规律、吸湿度变化规律、抗水性能、 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情况;吸收抽墨性能,其酸碱反应;色泽、白度、平滑度、透明度、表 面施胶情况;正反面之间差别、横直丝缕(纹)情况;掉毛、掉粉、产生霉斑点等情况。
总 之,必须十分重视选购纸张这一环节,要视之为专业性很强、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样不但 对精确套准有利,而且对产品整体质量,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印刷过程及印后,防止印张及半成品变形的各种措施,是印刷同行中众所周知的然而非 常奇怪的是,我们所到的印刷厂中,只有少数厂家,十分严格执行这些措施而多数企业虽 有制度、有设施,却不能切实地付诸实施有少数企业,连必要的设施也没有例如,防止 印张变形的一些十分简单、却又极为重要的措施:“必须在每堆纸张、半成品的最面层,覆 盖一叠(不少于50张),规格相同的废纸片,操作时,应用手反复在面上扫抹,排清纸堆之 间空气印好的半成品,包括单色、双色及四色的半成品纸堆,均应用特制的大型塑料 袋予以罩套,把纸堆从上至下严密封闭,并用单面胶纸从上而下每隔50Cm予以捆扎粘牢,操 作时应边排除空气,边捆扎粘牢,将空气挤出塑料袋之外,将空气接近产品的可能性降至最 小的限度这些措施,虽然简单,却十分有利于套准,但由于繁琐,往往被一些企业、操 作者所忽略只要抓住认真两字,印张变形的可能性就会减到最小纸张的纤维结构、纸纹,又称为纸张丝缕,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慎重处理的问题有关 专家研究认定,多数纸张,纵向纸纹,即丝缕顺纹纸张,尺寸相对稳定,变形量较少,而横 向纸纹,丝缕不顺纹的纸张,其尺寸变形量相对大,不同品质的纸张,其变形量可大至2~1 0倍不等。
这是一个绝不可以大意的问题各种大小不同的胶印机,适宜使用丝缕与其滚筒 成垂直方向的纸张印刷,大大有利于防止印张纵向变形一切有利于防止纸张变形的措施,都不应掉以轻心,都应不断重复强调,使措施落到实处 例如,纸张正面平滑、细密,单面纸正面过胶,反面则相对粗糙,有网痕,其吸湿变形、吸 墨而影响色泽的程度,完全不一样,必须严格区分使用再者,酸性纸张吸水性能远强于碱性纸张,选用时也应考虑保管及操作时,纸张远离水源,蓄水池、潮湿地面,要平放,不 交错露出纸边,不折叠放置,时刻注意防潮、防晒、防热,一些品质较差的纸,用单色、双 色机印刷时,印前应作调湿处理等等纸张这一环处理得当,“精确套准”就有了基础四、印刷过程,“精确套往”的关键在于印张交接、纸张正确交接、印张精确套准与输纸各 机件之间是否协调,密切相关 在胶印机的机械结构中,输纸机件又可细分为:将纸张由堆叠纸台输送至前档规的前输纸部 分,纸张由前档规交给递纸咬牙,通过三次交接而完成压印的后交接输纸部分精确套准 ”的关键在于印张交接 前输纸部分其机械结构相对简单,调节也不困难,要求初级工应掌握正确调节的技术 其要领是:必须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气泵能正常工作,风力足;堆叠纸台水平,纸堆升高度 符合要求(低于接纸辊5~8mm);动、静件处于标准位置;上纸整齐、平整、垂直、适中(上 纸前,将纸堆轴向可调螺丝旋至居中点),输出纸张近档规一侧纸边,应距离侧档板5mm左右 ,适当处理纸口;风力调至适中(松纸吹咀能吹开面层6~8张纸口,散而不乱;压纸吹咀吹 至纸张咬口纸角微微飘起即可;分、递纸吸咀能吸起纸张即可);接纸辊上胶辊及输纸板上 的附件,对称,触到而不压死,转动灵活;线带驳口平伏,纸张紧度一致;毛刷轮不压纸尾 ;主、辅机配合符合要求(前档规到达工作位置,第一张纸应输至距离前规3~5mm)。
后交接输纸部分,是影响印张套准的关键零部件,调节技术要求较高,一些操作者也往往未 能深刻领会其关键所在,操作者认真掌握其关键,是十分必要的 后交接输纸部分,零件最多、最直接作用于印张的,是咬纸牙从其作用区分,可分为递纸 、压印过程咬纸、印后输纸等一台单色对开胶印机,咬牙可多达13排,每排十只以上因 此,操作者首先应使这100多只咬纸牙,能相互协调、平衡共处,又各自独立发挥作用,这 就要求操作者要掌握较高技巧与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做好这一工作总结一些老师傅多 年调校咬纸牙的经验,可归纳为24字诀:着眼整体,照顾多数,分布均匀,咬边适中,有进 有退,反复检测在调校过程中,最终目的是要求全排咬纸牙均匀一致地咬紧纸张,我们必 须着眼于这个整体 所谓照顾多数,是指在调校过程中,如果发现多数咬牙咬得很紧,个别咬牙不紧,当然可以 把个别咬牙调紧但如果是多数咬牙咬不紧,而只有个别或少数咬牙很紧,则应把这少数咬 牙调松调轻由于整排咬牙同装在一条轴上,且都有滚筒的同一条线上咬紧纸张因此,调 轻、调松个别或者,少数咬牙,则原来多数咬不紧的咬牙,会变为咬紧了,这一点相互关系 是很重要的。
这就是有进有退常见一些经验不足的操作者,调咬牙时只考虑将咬不紧的调 紧,只进不退,常常是一只咬牙调得过紧,影响邻近咬牙变松,甚至全排咬牙都咬不紧纸张 ,越调越不理想,越调越乱,越调咬力越大,这是应该避免的 对于咬纸牙的零部件,为了使印件精确套准,主要有下列要求: 1.咬牙轴的三个轴承必须在同一轴心线上,使之转动灵活 2.咬牙轴与轴承配合准确,无明显磨损,要经常保持润滑,并应及时检修 3.咬牙轴的大撑簧撑力适当,咬纸时撑簧力全部作用在咬牙上,即定位块不互相接触 4.咬牙上的小弹簧,压缩量要均匀适当压缩量过大,会使咬牙张得少,并使咬牙片与咬牙 轴之间产生过量的相对摩擦,导致轴或牙片被早期磨损 5.咬牙轴不允许有轴向窜动 6.牙垫应经常保持平直,并与滚筒面对齐,遇有明显纸凹,应及时检修或换掉,牙垫表面应 有较大的摩擦系数,硬质牙垫的表面最好适当采取“粗化”处理 7.经常保持恰当的咬力,调节好凸轮交接位置 8.各连杆、摆杆、滚筒等交接点不松动 在调校过程,应首先校正中间一只咬牙的咬力作基准,然后向左右两边延伸,逐一校正。
结 束调校前必须反复检测其咬力是否达到理想,然后一次性逐一收紧各咬牙的紧固螺钉紧固 后再作最后检测,检查各咬纸牙的咬力是否变化 为了精确套准,输纸系统的零部件调校,必须达到以下三点要求: 1.咬纸牙必须分布均匀,能均匀咬紧纸张,咬口5mm,平衡一致 2.纸张在印刷过程,始终要有机件牢牢控制纸张 3.纸张在交接过程中,在极短暂瞬间,要交接机件同时控制纸张 第三点要求至为重要,务必使每一位操作者了解这一原理我们说,“精确套准”的关键在 印张交接,而印张正确交接的关键,就在于交接过程,纸张在一个极短暂瞬间,要由交与接 两个机件同时咬住、同时控制纸张为了使操作者了解,下面把问题说得更具体一点 纸张三次交接过程,必须做到: 1.递纸咬牙咬牢纸张后,前规才离开工作限位 2.压印滚筒咬纸牙咬接纸张后,递纸咬牙才张开 3.输纸排咬牙咬紧纸张后,压印滚筒咬纸牙才张开 当然,以上三种情况,只发生在极其短暂的瞬间,但“由两个机件共同控制纸张”的极短暂 瞬间,是绝不可少的少了这一极短暂的“共同控制”,纸张就会失控,哪怕极为短暂的失 控,都会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后果。
许多套印不准问题的产生,就是操作者对这 一点缺乏深刻的了解 准确做到以上三点,纸张交接才不会移动走位,精确套准才成为可能 上述四项,仅是基础一色与另一色、多色的套正,环节还很多,但道理是一样的运用上 述原理,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相信会收到良好效果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