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学案5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第4节 群落的演替(1课时---新课)【学习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学习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学习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自主探究】问题探讨:阅读“问题探讨”中的内容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一、群落的动态发展1、群落是一个 的开放的生命系统2、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地壳运动、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结构受到 或 ,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达到一个 的阶段3、群落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的过程二、群落的演替类型仔细分析P79图4—14,思考并讨论有关问题一) 实例:光裸的盐地上是如何长出森林的呢? 1、过程:裸岩阶段→ 阶段→苔藓阶段→ 阶段→灌木阶段→ 阶段2、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 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二) 弃耕的农田又是发生群落的演替?1、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 →小灌木→灌木丛→ 林2、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 (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仔细分析P81图4—16,思考并讨论有关问题1、 人类活动的方式:(1)不合理的方式:人类可以砍伐森林、 、捕杀动物2)合理的方式: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 ,甚至可以建立 2、影响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 、______、 的关系,走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 、 、 颁布了《 》,于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达标练习】——巩固强化 1.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2.以下哪一项是原生演替的例子?( )A 藓→地衣→草本植物 B 地衣→草本植物→藓 C 地衣→藓→草本植物 D 草木植物→藓→地衣3.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特点( )A.有规律 B.可预测 C有一定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4.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由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 )A 竞争 B 捕食 C 共生 D 演替5、群落的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 )A 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 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 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 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6.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成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用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群落演替过程表明( )A、 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B、 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难度 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7.下列关于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B.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作用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D.人类不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8.如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原生(初级)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A 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 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 A表示土壤中有机物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D 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9.在生态演替中,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A 群落中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B 开始时物种数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不断下降 D 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不断增加10.在下列4种群落类型中,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的群落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极地苔原 D.荒漠半荒漠11、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
请据次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 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 的过程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 ,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 5)在以上演替的各个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A、地衣和苔藓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 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 D、森林阶段【课时作业】——自我检测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2.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 )A.光照强度较弱 B.植物种类少 C.湿度较高 D.温度较高3.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条最不可能发生 (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 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 D.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 4.在下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异养演替 ( )A.从湖泊到森林 B.从裸岩开始的演替 C.从一个动物尸体开始的演替 D.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5.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为b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
图乙表示甲图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类型日趋没落A. 自然选择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绝,b种群将被淘汰 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6.下列各项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是 ( )A.食物 B.气温 C.传染病 D.天敌7.若将细菌放置于有营养的物体上,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菌群,如下图所示在下图供选择的方案中有什么适当的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用? ( )8.右图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喷洒DDT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E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B.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C.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因此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的时间为A、D、ED.生物防治利用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不可能是寄生或竞争关系9.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10.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
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地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但人类的许多活动,却对群落的自然演替产生负面的影响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回答问题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己有一半被挖尽,另外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物种也濒临灭绝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1) 从以上事例中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4)下列哪项是以上群落演替的趋势(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5)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特点( )A.有规律 B.可预测 C有一定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2.提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二)思考与讨论1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