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江西师范大学数字产业学院(上饶)第二次高层次人才引进10人(同步测试)模拟卷{3}.docx
123页2021江西师范大学数字产业学院(上饶)第二次高层次人才引进10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对于特别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①特别行政区设立的依据是我国宪法②人大常委会对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具有修改权③人大常委会对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具有解释权④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有权任命法院法官⑤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不能有外国居留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④⑤D: ①②④⑤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 C解析: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由年满40周岁、在特别行政区居住连续20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担任行政长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和公职人员所以题干中的①④⑤都是正确的表述对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全国人大常委在征询所属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后,如果认为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不符合有关规定,可将有关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表述②有误,所以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人类一直就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即使万一猜到了,也肯定不知道如何去实现最好的生活,即使碰巧猜到了什么是实现最好生活的条件,也一定做不成,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但确实如此,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总是使任何普遍合作成为泡影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_____A: 实现最好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B: 只有普遍合作才能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C: 人性的缺陷使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D: 人性具有反合作的缺陷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首先提出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这一事实,接着说明其原因,即“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总是使任何普遍合作成为泡影”,换言之是人性的缺陷使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C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文段的主要观点,排除A;B选项过于表面,根据文意应该是克服人性的缺陷才有可能达成美好的生活,排除B;D选项属于无中生有,因此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3.汉代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 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 ‘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这一故事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_____A: 仁爱和谐B: 公义胜私欲C: 诚实守信D: 谦敬礼让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商鞅,商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 令已经完备,伹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 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商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 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 的)法令这就是著名的“徙木立信”的故事,体现的是中国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下列各项政策措施中,不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_____A: 发行国债B: 调控利率C: 财政补贴D: 转移支付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唯物辩证法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下列不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是_____。
A: 相对和绝对B: 可能性和现实性C: 偶然性和必然性D: 现象和本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有五对,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对于该公文四个画线词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只需要删去“以上”和“左右”B: 只需要删去“大约”即可C: 只需要删去“以上”“左右”“至少”即可 D: 四个词语都应删去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公文是正式文体,应严肃认真,不应使用“大约”、“至少”、“左右”、“以上”等含混不清的词语故本题选择D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_____A: 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B: 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C: 能够发生价值增值D: 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故本题选B8.如果江某用自己仿制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江某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B: 江某构成伪造信用卡罪C: 江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 应该实行数罪并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C解析:根据《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的规定,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购买商品、提取现金等诈骗活动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伪造信用卡的行为又触犯了伪造金融票证罪,信用卡诈骗罪和伪造金融票证罪之间是牵连关系,依照牵连犯的处理规则,从一重处罚,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处罚所以D选项实行数罪并罚是错误的8项中的伪造信用卡罪在现行《刑法》中无此罪名,所以不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歌中的“愁”字是指_____A: 仕途失意B: 思乡之苦C: 贫病交加D: 寒意袭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B【解析】全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之情,“愁”字即“思乡之苦”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填人问号处最恰当的是:_____ A: AB: BC: CD: D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图形都有6条对称轴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推理: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著作,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对于上述推理以下哪项为真?_____A: 这个推理正确B: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的前提中有一个是错误的C: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的结论是错误的D: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犯了“四概念”错误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前提中出现了两次“鲁迅的著作”,其中第一次出现时表示所有鲁迅的著作,是一个集合概念,而第二次出现时是一个非集合概念,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是错误的推理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_____A: 按劳分配制度B: 按需分配制度C: 社会保障制度D: 平均分配制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不是按劳、按需和平均分配它是一种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_____A: 6个月以上,20年以下B: 15日以上,15年以下C: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 15日以上,20年以下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刑罚。
有期徒刑,刑罚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有期徒刑的期限各国规定不一中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的可以延长到25年;死刑缓期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为有期徒刑25年;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不得少于13年,也可延长到20年故本题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人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下列渔场与其他三项成因不同的是_____A: 秘鲁渔场B: 北海渔场C: 纽芬兰渔场D: 北海道渔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极的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_____ A: 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 社会环境的要求C: 教育要求的内化D: 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本题所属考点-学生指导16.“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就是利用社会的力量去谋社会的福利这一观点_____A: 突出了国家的对内职能B: 突出国家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立C: 忽视了目家的对外职能D: 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国家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这是最能体现国家性质的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题中的观点没有意识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故本题选D17.盈亏平衡点法属于_____A: 确定型决策方法B: 保守型决策方法C: 风险型决策方法D: 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确定型决策,是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在确定型决策中,决策者确切知道自然状态的发生,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最终选择哪个方案取决于对各个方案结果的直接比较盈亏平衡点是一种确定型决策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公安机关对醉酒的人强制进行人身拘束的行为,其生效规则是_____A: 附条件生效B: 告知生效C: 受领生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