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doc
5页2018年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目录 2018年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二)18 2018年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三)35 2018年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四)50 2018年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五)63一、名词解释1. 教育【答案】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①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②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外延相当广泛,包含各种形式的教育,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教育类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多方面功能: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发展的功能; 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阶级斗争功能; 选择功能 2. 课程【答案】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课程的编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有教育行政人员、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专家,以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完成3. 审美观点【答案】审美观点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庸俗,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 4. 校本课程【答案】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而言,它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实质是更多地关注个体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能够使课程更加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生长环境较为密切,易于使学生接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 德育过程【答案】德育过程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卞体的选择、吸收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6. 美育过程【答案】美育是通过各种形态的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进行的,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 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 7.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答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人们在表明教育的本质属性时,基本上是从两个侧面来表述其内涵的:一是从教育者培养人的过程来谈,如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训练人的过程; _是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变化来谈,如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总之,对教育的普遍的本质的概括,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都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过程 8. 义务教育【答案】义务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义务教育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实行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特点包括:①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的费用,这是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共同点; ②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是指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是指接受义务教育是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分初等教育(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学制主要有“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等9. 遗传决定论【答案】遗传决定论是一种单一因素决定论,亦称“生物因素决定论”该观点认为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机制以及能力和性格的发展及差异的形成都是由遗传决定的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在1869年发表的《遗传的天才》一书中,首先提出“天才是遗传”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己决定,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能影响这些由遗传决定的能力和品质,使之或迟或早的实现,而不能加以改变奥地利心理学家比勒持同样观点,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素质向自己的目的有节奏地运动的过程。
遗传决定论最大的局限是贬低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简答题10.简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答案】对文化进行选择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主要表现在:(1)教育根据培养人的规律进行文化选择受教育者有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对文化进行选择和提炼,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形式2)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着的,其中既蕴含着精华,也包含着糟粕,既蕴含着有利于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也包含着不利于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我们的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3)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4)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一些新的文化因子总会被不断地充实到教育当中,而那些旧的不再适合社会或青少年发展的因子则会被淘汰 11.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答案】环境是围绕在人周围,与人发生作用并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与遗传素质相比,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它提供人发展的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 构成了人发展的巨大动力; 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 影响人的发展内容; 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不过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导致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 ---------------------------------------------------------------------------------------------------------------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