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作用及意义.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7004452
  • 上传时间:2022-05-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6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作用及意义    Summary: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小学数学自身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探究规律、形成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Keys:小学数学动手操作作用一、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普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需要依靠大量的具体实例,总结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内容丰富的图形、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数学新概念在教授数学概念时,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给学生足够的体验过程的时间概念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观察例子——形成表象——抽象概念”三个阶段,操作活动则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需要教师提供适量的操作活动,以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感受当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者能够达到从“形象”到“半具象”到“抽象”,从而形成概念学生在自主观察、操作和合作探索中,逐渐接近概念、理解概念动手操作对抽象数学概念的形成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二、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探究规律教师不仅要做好引导工作,而且又要做到不包办代替。

      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操作切不可由教师完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数一数,再填写好表格,然后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接下来就要求学生用剪刀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硬纸板进行探究,让学生动手剪剪拼拼,再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拼出来的长方形跟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着怎样的联系?由于学生经历了这个操作的过程,另外还能直观地观察,所以很容易看出:长方形的长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其实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找规律的内容找规律,重点在于“找”,“找”才是学生学习的着力点教师教学时应从“找”字着手,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仔细观察、在探究中积极思考,最终找到规律并学会应用规律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从生活角度切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例如在教学用小棒摆三角形这一活动中,首先向学生提问:“摆一个独立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连着摆两个呢?3个呢?10个呢?n个呢?”一个、两个学生还能直接说出答案,当三角形的个数较多时,学生就很难一下子找到答案。

      为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摆成一排三角形,并填写表格,让图和表来告诉学生其中隐含着的规律接着在交流找出的规律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亲自摆一摆,边摆边说边记录数字,重现刚才发现规律的过程学生通过数图中小棒的根数和观察表中所填的数据,做到数与形结合,能够快速发现规律在这里学生不仅发现了规律,共享了学习的方法,用自己的操作和汇报代替了教师的讲解,而且还对发现规律所采用的方法和这一规律本身了如指掌三、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形成技能这里的数学技能主要是指操作技能,是一种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才能完成活动任务的技能,如测量、绘图、制作等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不少是有关数学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如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画规定大小的圆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必须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相关的操作步骤,形成必要的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利用数学工具完成特定的任务,并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熟练地利用数学工具开展学习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要掌握操作技能,常常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后,再由学生模仿操作,并通过大量的反复训练而掌握的但如果长期模仿和强化操作,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知道新技能的建构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技能之上的所以教学中在教师讲解、示范之前,让学生先独立尝试操作,完全是可以的如在学生知道了平行的定义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画画平行线学生会先画一条直线,再移动一下直尺,然后画出另一条直线仔细观察会发现学生似乎有所顾忌,只是稍稍移动了一下直尺在教师要求把直尺移动的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学生画平行线的问题也随之冒了出来让学生量一量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看看是否相等,不少学生就会发现两条直线延长后会相交问题是出在画、移尺、再画这三步的哪一步上呢?学生一检查就能发现是移动尺子的时候出现了问题那么怎样移动直尺才能避免直尺晃动呢?学生调动各种经验和技能,对移动尺子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演绎:有的学生把直尺沿着练习本的边上移动,有的学生把直尺一端靠在另一把尺子上移动……画平行线这新技能不必多说,学生已经是很有把握了四、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求异创新事实证明,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学生大脑中的创新区域才会被触发,才会有利于激起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各种参与操作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接着再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在这些操作活动中亲身体验,使他们通过操作在大脑初步形成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