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2).doc
6页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法一、特点双组份聚氨脂防水涂料系反应型弹性防水涂料防水涂膜富有弹性、延伸率大、耐腐蚀、与基面粘接能力强等特点彩色聚氨脂防水涂料具有色彩鲜艳,综合性能好等特点1.1 涂膜具有完善的防水系统和品种齐全的系统配套材料底涂、密封膏、背衬材料、保护层、增强胎体等配套材料与主体材料配合使用,保证了涂膜的防水效果1.2 对排水口、伸出管道根部等细部节点进行特殊的密封处理,保证了这些细部的防水密封二、适用围 适用于地下室、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地下停车场和广场顶板表面;水池、水渠等水工防水;厨房、厕浴间、楼板等室防水与阳台等复杂部位的防水;桥梁、涵洞、通道、种植场与有覆盖层的屋面等其它工程项目的防水三、工艺原理 本工法的核心技术是采用独特性能的聚氨酯防水涂料与其防水系统、整体密封的防水构造与施工工艺,从而确保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弹性防水涂层,其原理如下: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以聚醚多元醇为基本成份,加入少量增塑剂、填充剂等化工助剂,并优选反应剂、催化剂,在独特工艺下制成,这是形成该涂料优异性能的基础,也是保证防水涂膜玻璃化温度低,常温下处于高弹态,具有橡胶的高延伸率、低温柔性、耐水性、耐溶剂性并具有足够拉伸强度与低温抗裂性等优良综合性能的关键。
四、材料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性能序号试验项目指标要求I型II型1固体含量%922干燥时间表干≤8h3实干≤24h4拉伸强度Mpa ≥1.92.455断裂时延伸率% ≥4506低温柔度℃-357不透水性0.3 Mpa/30min不透水不透水8潮湿基面粘接强度≥0.5Mpa五、用量: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1.5mm厚每平方米用量为3.6kg固化时间为24小时六、施工机具 采用本工法施工所需要的主要工具见表5-1名称 规格 数量 用途 小平铲 小型 3把 清理基层 扫帚 3把 清理基层 卷尺 30米1 度量尺寸 盒尺 3米2 度量尺寸 剪刀 3把 剪裁胎体增强布 油漆刷 5寸 3把 涂刷细部节点 滚刷 3把/1000m2做平面基层 刮板 带规则凹槽(可选) 3把/1000m2做平面基层 抹子 6把/1000m2做立面基层 消防器材 备用 七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检查施工准备情况——基层处理——附加防水层施工——大面防水层涂布——收头密封处理——防水层质量检查与验收——保护层与饰面层施工 7.1 涂膜防水系统的一般构成与要求 7.1.1 涂膜防水层:单独采用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作为防水层时,防水层涂膜厚厚度为1.5mm,地下工程底板平面防水层应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在多道设防中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时,涂膜厚度不应小于1.0mm。
7.1.2 细部附加防水层:在阴阳角,管根、天沟、檐沟、水落口、施工缝、变形缝、裂缝以与基础等细部均应涂刷附加防水层 7.1.3 涂膜防水层收头与复杂细部防水层收头均应做密封处理 7.1.4 保护隔离层:在完成涂膜防水层的施工后,应按要求铺设保护隔离层 7.2 基层准备 7.2.1 找平层:砂浆或混凝土找平层应抹平压光,砖墙灰缝应与砖墙表面抹平;除去基层表面的浮灰和其它突出的东西,用不收缩砂浆抹平孔洞、蜂窝以与细微裂缝等缺陷;基层表面应坚实并充分干燥,不得有凹凸、松动、鼓包、起皮、裂缝、麻面等现象,用2米直尺检查基层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5mm;若基层上存在裂缝,则应做附加处理 7.2.2 找平层与突出平面基层的结构(如女儿墙、立墙、变形缝、管道、天窗等)与地下室底板找平层与立墙、集水坑、电梯井等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半径为20mm的圆弧或45°(135°)折角;厕浴间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得有局部积水;在转角处要抹成小圆角;与找平层相连接的管件、卫生洁具、地漏、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收头圆滑这些设备必须安装完毕,才能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7.2.3 排水坡度:排水坡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的要求; 7.2.4混凝土基层平整、干净、干燥,无油脂、灰尘杂物等影响涂膜粘结的物质。
7.3 前期密封处理 对于所有宽于25mm的变形缝需清理干净,填入背衬棒材,涂刷底涂,并用聚氨酯密封膏(或相容密封膏)嵌填在已填充密封膏的变形缝表面铺贴一条缓冲带缓冲带宜采用聚酯纤维布,且缓冲带的宽度应为缝隙宽度的三倍 在所有已处理过的裂纹、接缝、微裂缝与施工缝上涂刷100-150mm宽的条状涂膜附加层条状附加涂层厚度为0.8-1.2mm条状涂料固化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4 底涂施工 对于干燥、坚实的混凝土和砂浆基层,不必涂刷底涂料 但对因混凝土和环境原因产生潮气而致使涂膜出现针孔和鼓泡问题以与CCW-525涂料应用于木质基层上时,则应在基层表面涂刷一层底涂底涂按照A组分:B组分为1: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后涂刷使用涂刷底涂前,要求基层干燥、干净;底涂至少要干燥1h后,方可涂刷聚氨酯涂料 7.5 附加涂膜防水层施工 7.5.1 在阴、阳角,管根、天沟、檐沟、水落口、施工缝、变形缝、裂缝以与基础等细部均应选用垂直型涂料做附加防水层 7.5.2 单独采用涂料作附加防水层施工:应增涂2-4遍或厚度达到0.8--1.2mm 7.5.3 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附加防水层: 当设计要求附加层有胎体增强材料时,需先涂刷一至二遍涂料,然后立即铺贴胎体增强材料,表面再涂刷涂料覆盖。
对于变形缝、裂缝等部位需首先在缝中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按上述做法涂刷附加防水层) 在所有平面与立面的交接转角处(包括管道、通风口与其他突出物),若基层未做成斜角时,使用聚氨酯密封膏或用水泥砂浆材料做成25mm、45˚的斜角,然后在斜角位置上涂刷300mm宽(从斜角中心线起,平面与立面各150mm)、厚度为1.2mm的涂膜附加层 7.5.4 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200mm对于所有宽于25mm的变形缝,宜在缓冲带上空铺涂料 7.6 涂膜防水层施工 7.6.1基层清理:将施工基层面彻底清理干净,达到干净、干燥要求后,即可进行涂膜防水层的施工 7.7 涂膜防水层收头的密封处理:在涂层收头部位应使用单组分或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膏密封,也可采取加涂一遍或二遍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方法进行密封处理 7.8 涂膜防水层的保护 7.8.1 已完成的涂膜防水层均应采取保护措施,以免被其他操作工序破坏保护材料应在垂直立墙的涂膜防水层完成后立即铺设;对于需进行闭水试验的部位,应在闭水试验完成后并检查无渗漏水情况,再铺设保护层若闭水试验推迟则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7.8.2 地下工程:在垂直墙面上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做保护层时,可在最后一遍涂膜固化前,把5-6mm厚的发泡聚乙烯片材保护层直接粘贴,并要求拼缝严密,然后按要求回填土,对平面部位的涂膜表面,可干铺一层纸胎沥青油毡做保护隔离层,并在其上浇筑400mm厚细石混凝土做刚性保护层 7.8.3 厕浴间地面与立墙保护层,可采用国一般做法,即在涂膜厚度达到规定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在涂膜表面再涂一遍涂料并立即撒布少量干净干燥的中砂,使其与涂膜防水层粘结牢固后即可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7.8.4 屋面防水层保护:当涂膜厚度达到规要求并验收合格后可在涂膜表面上铺纸胎沥青油毡或麻刀灰隔离层后,再浇筑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如需做闭水试验,则保护层应在闭水试验后进行铺设 7.9 闭水试验:对于屋面、厕浴间涂膜防水层有闭水试验的要求时,可在涂膜防水层固化成膜36h之后,堵塞排水孔,进行闭水试验放水高度和试水时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若检查出现渗漏应马上修补,之后重新作闭水试验检查 7.10 须知: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和底涂均为易燃液状材料,要注意防火;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防护服;施工时应通风,要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以上风天施工八、劳动组织与安全措施 8.1 劳动组织: 一般2-3人为一组施工操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时进行调整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材料国家有关规以与卡莱尔公司要求的涂刷方法进行施工施工工人必须经过培训并且有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施工经验,整个施工过程需要甲方、监理、施工单位和材料生产商的全程监督防水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试做样板间,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 在进行厕浴间防水施工时,由于作业面小,各工种交叉作业时工种之间要配合好,严禁在已完工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要有成品保护措施防水层未干之前,严禁人员在工作面上乱踩,以免破坏防水层 8.2 安全须知与措施:厕浴间面积小,光线不足通风差,应该增设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施工人员操作时要穿工作服、戴手套、穿软底鞋;施工现场与料库必须通风良好、严禁烟火,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在坡度较大的屋面上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每次施工用完的机具要与时用有机溶剂清洗干净九、质量要求 9.1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水现象,排水系统应顺畅。
9.2 所采用的涂料应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9.3 基层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9.4涂膜防水层不应有漏底、开裂、孔洞等缺陷以与脱皮、鼓泡、露胎体和皱皮等现象,涂膜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砂眼、脱层等现象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5 收头部位的密封处理应连续、封闭 9.6 刚性保护层与涂膜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操作人员应严格保护已做好的涂膜防水层在做保护层之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 9.7 涂膜防水层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局部积水和渗漏水的现象存在 9.8 地漏或排水口等部位不有杂物堵塞,确保排水畅通施工时,涂膜材料不要污染已做好饰面的墙壁、卫生洁具、门窗等十、质量检验与工程验收 10.1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材料的质量、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工厂报告和施工现场抽样送检等资料齐全 10.2 涂膜防水层的总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厚薄均匀一致,可用针刺或在完成的涂膜上裁片等方法进行检验 10.3双组分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完成后,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检验屋面有无渗漏和积水、排水系统是否顺畅,应在雨后、持续淋水2h或闭水试验后进行.厕浴间防水层完工后,经蓄水24h无渗漏,再做面层或装修。
装修完毕还应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24h无渗漏时为合格方可正式验收10.4涂膜防水层与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应符合本工法的要求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