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1-05-02外加剂防水混凝土.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4328156
  • 上传时间:2024-03-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1.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基与基础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QB/JDHJ-01-05-02-2010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防水等级为1~4级的地下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不适用环境温度高于80℃或处于耐侵蚀系数小于0.8的侵蚀性介质中使用的地下工程2.基本规定2.1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提高自身密实度和抗渗性要求,抗渗等级不得小于S62.2防水混凝土应满足抗渗等级要求,并应根据地下工程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满足抗压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  2.3外加剂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2.3的规定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 表2.3 工程埋置深度( m ) 设计抗渗等级 < 10 P6 10~20 P8 20~30 P10 ≥30P12   2.4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2.5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2.6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2.6.1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6.2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2.6.3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及要求3.1.1技术准备3.1.1.1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已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公司审批3.1.1.2前道工序已完成并经检验合格3.1.1.3试验室参考外加剂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参数,通过试配求得外加剂的最佳掺量外加剂防水混凝土配合比除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抗渗性、耐久性外,如有大体积混凝土的构件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性,并应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采用预拌混凝土的应及时与商品混凝土公司试验室联系确定混凝土配合比3.1.1.4项目部施工员已按设计资料和施工方案对参加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施工的操作工人进行了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准备、施工工艺、细部构造要求、质量标准、应注意的事项、成品保护和安全环保措施3.1.1.5对参加防水混凝土施工的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1.1.6按设计资料计算工程量,制定材料需要量计划。

      3.1.7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特殊部位施工技术措施3.1.2技术要求3.1.2.1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裂缝的宽度,对处于与土体直接接触的混凝土构件,规定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2mm,对特殊重要工程、薄壁构件或处于侵蚀性水中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控制在0.1mm~0.5mm3.1.2.2提高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应采取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各项技术参数的措施水灰比值不宜大于0.55砂率以35%~45%为宜,灰砂比以控制在1:2~1:2.5 的范围为宜3.1.2.3做好防水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是保证防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3.1.2.4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3.1.2.5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3.1.3 质量要求3.1.3.1检查防水混凝土拌合物配料的称量是否准确,如拌合用水量、水泥用量、掺量等,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每工作班检查至少两次3.1.3.2检查模板尺寸、坚固性、有无缝隙、杂物,对欠缺处应及时纠正3.1.3.3检查配筋、钢筋保护层、预埋件、穿墙管等细部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填写隐蔽验收单。

      3.1.3.4检查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有否离析现象,观察浇捣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1.3.5混凝土结构养护必须认真,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还必须按照专项方案要求采取保温措施3.1.3.5墙、柱模板避免采用穿钢丝拉结,固定结构内部设置的紧固钢筋及绑扎钢丝不得接触模板,以免造成渗漏通路线,引起局部渗漏3.1.3.6如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措施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底板以下0.5m,直至地下结构浇筑完成3.2材料准备及要求3.2.1水泥:  3.2.1.1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3.2.1.2在设计未有明确要求时,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  3.2.1.3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3.2.2粗骨料: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其他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 3.2.3细骨料: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其他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3.2.4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3.2.5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外加剂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质量要求  3.2.6掺和料:防水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0%;其他掺和料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3.2.7每立方米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  3.3主要机具3.3.1机械设备: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塔吊、施工电梯等3.3.2主要工具: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铁板、铁锹、串筒、溜槽、胶轮手推车等。

      3.3.3检测工具:水平尺、卷尺、靠尺、锤线球、混凝土试模等3.4作业条件3.4.1钢筋、预埋件、穿墙管等细部构造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已经及时办理隐蔽手续3.4.2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构件尺寸已经复核,模板及支撑系统已验收3.4.3施工机具、设备已按计划配齐就位,施工人员已落实到位3.4.4混凝土运输路线、浇筑顺序及路线已确定3.4.5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要做好降水、排水工作3.4.6检查固定模板螺栓是否穿过防水混凝土构件,如必须穿过时,应在对拉螺栓中间加焊止水片,管道、套管等穿过防水混凝土构件时,应加焊止水环如图4.2.2所示,并焊满临时固定模板的铁丝必须及时清除,以免在形成渗水通道  3.4.7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养护混凝土使用的覆盖材料已运抵施工现场3.4.8需要必须夜间连续作业的防水混凝土浇筑,已经向辖区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办理完审批手续4.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钢筋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配制→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4.2操作工艺4.2.1钢筋施工4.2.1.1钢筋下料及绑扎:钢筋的规格、型号、形状、尺寸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下料要准确,避免下料过长触及模板;钢筋相互间要绑扎牢固,以防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丝松扣、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绑扎时要注意使绑丝头弯向里侧4.2.1.2钢筋保护层控制:(1)钢筋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误差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2)控制钢筋保护层,可采用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或塑料垫块按设计要求尺寸,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铁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3)当采用铁马凳架设钢筋时,要在铁马凳上加焊止水环,或在铁马凳下加混凝土垫块4)浇筑混凝土时,要有专人负责看管钢筋,发现有钢筋移位或松扣的要及时将钢筋调整归位并绑扎牢固4.2.2模板施工4.2.2.1模板应平整,拼缝严密,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吸水性要小,支撑牢固,装拆方便,以钢模、木模或塑料模板为宜  4.2.2.2固定模板尽量避免采用普通螺栓或铁丝贯穿混凝土墙的方法,以避免水沿缝隙渗入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采用滑模施工或采取在模板外侧进行加固的方法  4.2.2.3固定模板时,严禁用铁丝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以防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渗水通道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止水环,止水环边缘距螺栓一般居于防水构件中部。

      拆模后采取将留下的凹槽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见图4.2.2管道、套管等穿墙时,应加焊止水环(见图4.2.2),并满焊    图4.2.21-结构混凝土;2-固定模板螺栓;3-止水环(遇水膨胀橡胶环);4-密封材料;5-聚合物水泥砂浆(膨胀水泥砂浆) 图4.2.2套管加焊止水环作法1、防水结构;2、止水环;3、管道;4、焊缝5、预埋套管;6、封口钢板;7、沥青玛帝脂4.2.3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2.3.1砂率宜为35%~40%,泵送可增加至45%,灰砂比宜为1:1.5~1:2.54.2.3.2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防水混凝土水灰比应符合表4.2.3的规定4.2.3.3灰砂比宜为1:1.5~1:2.5.4.2.3.4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4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4.2.3.5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的混凝土还应进行含气量试验,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4.2.3.6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 防水混凝土水灰比表 4.2.3抗渗等级最大水灰比C20~C30C30 以上P60.550.55P8~P120.550.5P12 以上0.50.454.2.4防水混凝土配制4.2.4.1准确计算、称量投料量:混凝土应严格按照选定的施工配合比配制,根据当天的测定骨料含水率,计算出施工配合比各材料实际用量,各种材料用量要逐一计量。

      水泥、水、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砂、石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外加剂的掺加方法遵从所选外加剂的使用要求,使用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混凝土搅拌时,进入料斗的装料顺序依次为粗骨料→细骨料→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3次加入4.2.4.2控制搅拌时间: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掺入引气型外加剂,则搅拌时间为2~3min,掺其他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4.2.4.3选购商品混凝土应遵照《预拌混凝土》GB14902的相关规定执行4.2.4.4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表4.2.4的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 表4.2.4要求坍落度(mm)允许偏差(m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