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就教育之美.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6246982
  • 上传时间:2022-06-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0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成就教育之美    编者按:2009年2月25日,我省召开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决定从当年起实施“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以此从根本上破除择校热这一顽症,预计用7年时间,到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已经实施了一年,效果也在逐渐显现今年起.我们新增了“追踪教育均衡”栏目,报道全省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希望给读者朋友了解全省基础教育的新进展带来帮助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上,我省决定从当年起实施“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以此从根本上破除择校热这一顽症作为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行动计划实验区,潜江迅速作出了反应从走教、支教、帮扶着手,潜江教育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区域一体化”办学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推进模式,被专家们喻为“可在湖北平原地区大力推广的经验”区域一体化”办学的目的,用潜江市教育局局长何伟的话说就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总理说出了所有教育人的心声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同有一片蓝天,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教育愿景图潜江教育人就是怀着这个教育理想,制度先行、人性操作,成就着现实中的教育之美。

      潜江教育人对“区域一体化”办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一定区域内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生源分布等方面实施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资源共享、整体提高,使之能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内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潜江来说,将“区域一体化”办学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手,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必然早在两三年前,潜江教育人就已经开始探索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之 路,而学校布局不合理,是潜江义务 教育发展的最大羁绊相同的服务半径内,有的地方 两校相距不到一公里,而有的地方 孩子需步行十余公里才有学上,家 长怨声载道,学生苦不堪言同一层次的学校中,有的学校 教师超编数十人却无法开齐课程, 有的学校教师略有富余却因体制所 限无法正常流动毫无疑问,调整布局是当务之 急去年暑期,34所初中被调整为 33所,108所小学被调整到90所 同时缩小了学生的入学半径,加大 了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仅2009 年就投入3000万元,启动了55所 学校的新建和改造工程,为农村中 小学配置校园广播、更新电脑和修 建校园文化长廊与此同时,教师队伍建设也在 紧锣密鼓地展开:举财政之力,改善 教师生活状况。

      以政府划拨土地集 中建设教师住宅小区的方式,已建 成教师新村两个,共建教师住房600 余套;以集资建房方式为农村学校 教师建设单元式周转房400余套, 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同时,实施 “骨干力量建设工程”,评选“功勋班 主任”“十佳班主任”“十佳校长”“联校办学(刚性)+城镇教师支教(柔性)+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柔性)”模式是这场改革的撬点联校办学”是在一定区域内以一所优质完全小学为依托,打破学校之间的界限,按地理位置、生源范围将附近薄弱学校或教学点整合成一个集人事、财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的集团的办学形式这种办学模式是一个法人代表、多个办学实体,各学校之间资源重组和实质性联合其运作方式为:教师一体化配备,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财务一体化结算,教育资源一体化共享城镇教师支教”主要有两种运作方式:第一,定点定期下派式在区域内将优质学校教师定点定期下派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使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得到整体优化第二,兼职走教式区域内短缺的学科教师,主要是外语、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按照“一师任两校、兼职走教”形式,从优质学校来农村学校任教,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在学科结构方面得到优化。

      支教教师待遇与优质学校教师待遇相同,同时给予在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的教师交通、生活补贴结对帮扶”是城区学校与镇处学校之间在管理、教学、培训等方面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一种提高型模式结对帮扶”模式的运作方式可概括为送教下乡、挂职锻炼、干部交流和校本研训等与此同时,各地按照“就近、便利”原则,以妥善解决学生入学为出发点,以“联校办学”模式为突破口.把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心放在联校建设上,财政资金优先向实行联校的学校投入,建设项目优先向实行联校的学校安排,设备设施优先为实行联校的学校配备区域一体化蓝图的框架已经搭起,为使之丰满生动,各学区和学校在改革中表现出的热情与智慧,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形容,丝毫不过以渔洋学区为例:刚开始,镇中镇小教师不愿意去村小任教,经过宣传、教育、争论,最后学区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凡男教师50周岁以下、女教师45周岁以下,原则上都必须到村小任教一年以上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了教师向村小的正常流动相对柔性的规定也并不鲜见:学区出台了《渔洋学区关于鼓励镇中镇小教师下村支教的暂行办法》,规定对下村支教的教师在支教活动中的车费全额报销,生活费予以补贴,优先提干、评先表模,在职称评定上每年加4分到5分,支教满三年者,符合任职条件,可直接推荐评定职称,期望形成镇中镇小教师踊跃下村支教的局面。

      .黄细辉,本是一位中学教师,但是按照安排,他必须到渔洋小学支教他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实际:小学教师限制报中高,甚至中学教师也不能报小高这很有可能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为此,黄细辉很是苦恼,甚至动过辞职的念头事实上,黄细辉的遭遇也是潜江众多支教老师面临的现实难题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潜江市教育局果断作出决定:从2009年起,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打破身份限制,对新教师采用灵活确定中小学教师身份的办法,一切为均衡教育服务问题出现了就解决问题制度的出台和完善,考验着教育人的勇气和决心所有的新制度,不仅指向明确,还要与原有的制度很好地衔接,便于实施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就结合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意见、教师专业考核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根据教育局给他们下的新任务,制订了下派领导和教师的“月工作汇报制”“本部集会参与制”“年度考核同步制”“教师履职考核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对下派领导、教师实施跟踪考核、激励评价,激发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热情与责任感,保证了他们能在对口学校卓有实效地开展工作作为刚性联校办学的龙头,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与原潜江市园林五小实质性合并后,也不约而同地将教师发展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原来的教研制度照旧执行:9月份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10月份以中老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风格研究”.11月份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创学科特色研究”,新增加的内容则包括:两校区教师交流听课、结对组成“1+1互助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无论是市教育局刚柔并济的办学模式,抑或是各个学区为配合此次改革出台的一系列规定,都体现了制度先行的魅力有了制度保障,教育均衡这个目标的实现就变得可以期待了按照一个理想的思路,有了强有力的政策制度做后盾,潜江的“区域一体化”之路应该很顺畅了,但现实版的教育改革故事绝非这么简单因为一项制度的出台,体现的是制定者的审时度势与胆量魄力,如何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难题,靠的是实施者的智慧与耐心而在“区域一体化”办学的过程中,潜江教育人解决各种难题的态度与行动,更体现出了人性的魅力和光彩市实验二小与园林五小合并后,到西校区(原园林五小)工作的杨柳副校长亲自带一个班的数学她曾指着“10”问学生:“这个是什么呢?”有孩子回答:“一零这个答案让杨校长觉得很荒诞,面对基础如此差的学生,她很苦恼西校区结对教师何青峰开导她:“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你就不会惊讶了,因为这里留守儿童很多,很多孩子都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教育很欠缺还有一次,杨柳副校长要全班学生准备作业本,她想象,明天孩子们都会如她交代的那样,人手一本作业本,因为这在市实验二小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第二天还是有5个人没买第三天,居然还有一个孩子没买杨校长很生气,觉得这孩子真是一点都不重视学习,也太不尊重老师了。

      想想在市实验二小,老师只要一声令下,学生家长都全力支持在后来的家访中,杨校长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母都不在了,跟着姑姑过,没人照顾她,也没钱买本子这时,杨校长原来的怨气消失了,教育人天生的责任感和爱心把她的苦恼赶得无影无踪她暗下决心,要进一步了解学生,要给每一个孩子最贴心的关爱她买了一堆学习用品,悄悄地交给那个孩子的确,两校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只是改善环境和换几个人,各种矛盾如影随形曾经,家长对教育的态度也让杨校长她们哭笑不得一个孩子老是迟到,原实验二小来新校区的老师批评道:“你怎么老是迟到?以后不要迟到了家长不高兴了:“不就迟到了一下吗?以后改不就是了吗?”教师的状况也令人担忧:教师老龄化、知识老旧、教育教学理念落后……这些,都需要改变教育的根本是要改变人,不仅改变被教育者,也同时改变着教育者自身作为实验二小派到西校区(原园林五小)的副校长,杨柳刚开始很担忧:两个学校的老师都没融合起来,开展的活动西校区的老师会参加吗?于是,杨校长开始“温情攻势”:把每个老师的生日记下来,准备每月一次的教师集体生日机会终于来了九月份第三周的教师例会,教师集体生日庆典在喜庆的气氛中拉开序幕杨校长致辞,副校长万家义赠送礼品。

      礼品是一本书和一副羽毛球拍,装在一个漂亮的礼品袋中,书上有校长亲笔题写的生日祝辞然后全校教师齐唱生日祝福歌效果出乎意料地明显一位叫张定枢的老师主动要求说两句,他表示,一定要认真工作,为学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之后的行动印证了他的承诺:张老师一改过去上完课就走、没课不坐班、不参与学校任何活动的作风,现在不仅坚持坐班,而且认真备课上课,眼睛不好的他,戴着老花镜,休息一下,备一下课,干劲丝毫不亚于年轻人对教育的执着、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是优质学校教师影响薄弱学校教师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市实验二小西校区的教师感触颇深因为刘艳丽老师的到来,西校区有了歌声,两操才可以落实得快邹道玲做事勤勤恳恳,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在教导处工作,繁杂中仍能有条不紊周金志每天总是来得早,回得晚,为了管好班级,她以身作则,清洁区、教室,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何祖姣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教研总是走在前面教学风格的研究,有她;有效教学的研究,她是教研组长;分局中心教研活动,她亲自上课刘艳教一年级,学生小,什么事都得亲自干,黑板报,次次都得优秀,大扫除次次最清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西校区的教师们的变化悄然而至:以前老师早晨8点钟以后才姗姗来迟,现在7:30之前,老师们就都到了,大家争着上早读。

      杨云华、何艳等老师更是以校为家,中午在食堂吃饭后,到办公室躺一会儿,下午1点之前就进班对学生进行个别一位在原五小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感慨道:“真是变了,以前哪见过这样的工作劲头!”身处乡村这个陌生的环境,支教教师看似平凡的做法,彰显了人性的光辉,给当地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袁伶莉老师的一节班队课《感恩父母》,教师引领、学生组织、全员参与,不但让渔洋小学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教育,也让每一位听课的班主任都受到启发一节简单的班队课也可以上得这么精彩,58岁的龚文明老师激动地说:“听了袁老师的课,视野开阔了,知道自己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引领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情操近段时间,熊口镇孙桥村的老百姓都在议论一件事:孙桥小学的支教教师汤老师,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有一天学生王某没有到校,通过家访,汤老师得知王某的妈妈在外打工已三年没有回家,家里还有一个读二年级的妹妹全部由父亲一人负担,孩子的父亲感到生活无望,准备寄养孩子后外出打工当时汤老师就对孩子的父亲说,只要让孩子返校,孩子的学习费用由她解决孩子母亲的思想工作由她来做孩子的父亲却无奈地摇摇头汤老师通过多次和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