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乡村旅游典型材料.docx
4页乡村旅游典型材料 青山沟镇地处宽甸北部,全镇面积266.6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73个村民组,人口1.16万镇内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有林地31万亩、耕地11516亩、水面2.2万亩 三年来,镇党委、政府带着全镇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建设为一主线,依据县情,结合镇情,确定了“旅游兴镇、游业富民〞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建设东北生态乡村旅游名镇〞的道路上,以完善旅游效劳功能为重点,以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为根本,以实现旅游兴镇为目标,建设了和谐旅游环境,开创了乡村旅游新局面,带动了镇域经济开展提速升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根底设施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旅游产业开展迅速,实现了旅游兴镇目标 青山沟镇乡村旅游开展至今,已建设四大景区126个景点,总面积149.8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56%涉及到全镇3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分别占全镇的75%和75%青山沟是生态之乡、满族之乡、长寿之乡,拥有东北第一大瀑布、中华满族第一园,是世界六大无污染区之一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满族的风情、淳朴的乡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每年游客达2022万人次以上。
旅游业的开展带来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解决了农民就业,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开展旅游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占全镇总收入的66.3% 二、根底设施明显改善,完善了旅游效劳功能 乡村旅游开展,效劳功能完善是前提三年来,以生态环境、交通环境、村屯环境、饮水环境为主改善旅游根底设施,以建设宾馆酒店、购物场所、医疗卫生、游乐设施为主完善效劳功能 1、改善乡村旅游环境一是以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为重点改造村屯环境,安装路灯76级、水泥硬化巷路2万平方米、浆砌边沟3000米、投放垃圾箱30个、村屯绿化5000平方米,统一院墙2000多延长米、统一大门30多个,清理违章建筑20多个,清理垃圾2000多吨,清理路障20220多处,改炕改灶1200多个,改厕改圈500多个,同时,成立了环卫处,对居民生活垃圾日清,改善了乡村旅游的村屯环境二是按照一环三射的交通建设格局,修建柏油路面44.8公里,一环三射的乡村旅游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路标、说明牌健全,景区内和效劳场所均有停车场,乡村旅游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三是以治河、修坝,护路、护田为重点,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8处,新修防洪坝2389米、新建提防2.2022公里、加固提防1.22公里、疏通河道7800米、栽植枫杨护岸林52.6公里,改善了乡村的河流、田间环境。
四是新建饮水工程51处,维修饮水工程25处,满足了日游客6000人的需求五是植树造林15980亩、封山育林23000亩,增加森林覆盖3%,改善了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优美的村屯、畅通的交通、平安的饮水,奠定了乡村旅游的根底 2、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建设为主,建设乡村旅游接待宾馆50多家、旅游购物市场6个、医疗卫生场所18家、网吧等文化设施4家、游乐设施2处,满足了游客吃、住、购、娱的需求满族歌舞表演、群众篝火晚会已成为乡村旅游的品牌加强了对各宾馆酒店、购物市场、游乐场所,消防、安防、救护等设备的配备,定期进行催促管理,保证设备齐全、完好、有效 三、乡村旅游特色显著,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 青山沟是满族之乡、生态之乡、红色之乡,满族风情、生态环境、红色基地,打造了青山沟特色旅游一是兴建了中华满族风情园和满家寨,展示满族的生活环境、农事活动等文化,让游客在欣赏满族文化的同时,亲身体验满族农事活动二是建设了以北方周庄为主的庄园式休闲度假旅游,欣赏之余体验采摘的乐趣三是开发了杨靖宇指挥部、刘清山烈士墓等革命遗址旅游景点,使游客在浏览之时接爱国主义教育四是创办了满家寨民俗艺术团,以满族歌舞为主,每晚为游客演出。
四大特色旅游的开发,提升了青山沟乡村旅游的知明度,中华满族风情园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革命遗址被列为XX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致富工程明显增加,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乡村旅游的开展,给全镇带来了人流、物流,也给群众开展旅游产业带来了机遇,促进了农致富增收,实现了“游业富民〞的目标 1、兴建旅游宾馆酒店借助旅游资源优势,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以自主经营为主,兴建旅游宾馆酒店目前,全镇宾馆酒店50多家,其中“三星级〞酒店1家、满族特色酒店1家,庄园酒店1家,可实现日接待量6000人次 2、开展农家旅游接待引导和鼓励农民借助旅游资源优势,改造庭院,开展农家旅游接待目前,农家乐20220多家,农家接待小区2个明亮的房屋,整洁的农家院,打造了乡村农家食宿接待的特色 3、开办旅游购物商店新建旅游特色产品市场5个,开展旅游产品加工作坊4家,山货野果旅游商品摊位200多个;开展旅游日用品商店20220多个满足了游客购物的需求 4、开展旅游农副产业依据山区特产,围绕旅游餐桌,开展旅游农副产业,全镇已开展食用菌1200万袋、中药材9400亩、板栗6000亩、绒山羊14977只、林蛙养殖80多处,食用菌、中药材、板栗、绒山羊、林蛙等土特产品已成为游客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
目前,全镇从事旅游业77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第4页 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