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伦春旗冻土.doc
4页气候本旗居于大兴安岭东麓,属于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部(吉文、托河以西)属于大兴安岭山地寒温湿润林业气候区、东部(阿里河、松岭、大杨树、小二沟)属于大兴安岭东麓林缘温凉湿润半湿润林牧业气候区 气候主要特征是:受内陆及海上高低所压和季风交替的影响,四季气候变化显著春季干旱多风,日照充足、夏季短暂温凉,多雨;秋季气温骤变,霜冻早、冬季漫长严寒 春季(4~5月)季平均气温全旗为4.7—6.8℃季降水量为52.1~66.3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2%,平均相对湿度为52~53%日照时数为462~537小时,占全年日照数的19.6%太阳总辐射量为1088~1250兆焦耳/米2,占全年的24.7%大风日数3~6天,占全年大风日数的66.6%,最大风速24米/秒 夏季(6~8月)平均气温16.1~18.1℃季降水量为298.0~33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7%日照时数为682~758小时,占全年的27.5%太阳总辐射量为1656~1739兆焦耳/米2,占全年的34.9%7月份气温最高,中、下旬为全年之冠,中旬平均气温为18.2~20.1℃下旬气温为难8.7~20.0℃ 7月份雨量最大,各地平均在119~145毫米,约占年降水量的33%。
秋季(9~10月)受西伯利亚频繁入侵的强空气影响,气温急剧下降,8~9月气温可下降7℃左右,9~10月可下降10℃季平均气温3.4~5.6℃,比春季约低1.2℃左右季降水量为71.4~75.0毫米,约占全年的15.6%日照时数为381~427小时,占全年的15.6%太阳总辐射量为708~746兆焦耳/米2,占全年的15.0% 冬季(11~3月)季平均气温为-19.4~-17.8℃,季降水量为20.9~26.9毫米,占全年的5%,日照时数为914~1028小时,占全年的37.4%太阳总辐射量为1227~1379兆焦耳/米2 11月末至翌年3月上旬为日最低气温C-30℃,持续时期80~110天,为寒冷阶段12月上旬末至翌年2月中旬为日最低气温<-35℃,持续时期40~80天,为严寒阶段12月末至翌年1月下旬为日最低气温<-40℃,持续时数20~30天,为极严寒阶段,本旗冬季降雪量以西此部最多,东南部最小冬季最大积雪深度为33~47公分,一般出现在初冬(11月)及晚冬2~3月时节自然资源 1、气候条件 自治旗属于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年均气温在-2.7~-0.8oC之间,自西向东递增。
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17.9~19.8oC,最高温度达37.5oC,无霜期平均95天风速较小,年均风速1.8~2.9米/秒年降水量459.3~493.4毫米 2、水资源 自治旗水资源丰富,全旗河长在2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38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河有5条,总流域面积51203平方公里河流总长1578公里,河网密度1.07公里/平方公里,径流量4.8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6.38亿千瓦时地表水总储量为96.5亿立方米,水量区域分布较为均衡流域内植被良好,水质优良,宜于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埋藏浅,易成井,水质好,供水意义大地下水总补给量约为15亿立方米 3、林业资源 自治旗森林茂密,林地面积4389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48.9%主要有落叶松,其次是樟子松、杨树、白桦、柞树等林业施业区面积8730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97.2%,森林覆盖率为82.5%,是发展以木材为原料的工业及森林旅游业的理想选择地,是我国木材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4、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广袤的森林里栖息着多种珍禽异兽,共有野生动物150多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35种,主要有马鹿、驼鹿、狍子、水獭、雪兔、猞猁、貂熊、黑熊、榛鸡(飞龙)、松鸡、雉鸡等。
林间隙地,灌林丛生,生长着300多种中草药材,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中草药,有防风、黄苓、龙胆草、秦艽、兴安杜鹃等山野菜产量很高,仅蕨菜年产量就达80吨,其它还有黄花菜、柳蒿芽、百合、桔梗、山葱、山芹菜等40余种可食用植物食用菌类有蘑菇、猴头、黑木耳等,山野果有红豆,都柿、稠李子、山丁子等等 5、农牧业资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治旗农业发展较快,主要集中在南部乡镇,全旗现有耕地282万亩,农作物主要有大豆、小麦及少量玉米、油菜、谷子、马铃薯等自治旗耕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PH值呈中性,保肥、保水、保温性能良好,土壤类型为黑土和暗色草甸土,土层深达50厘米以上,最深达1米以上,非常适合农业耕作 6、矿藏资源 自治旗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掌握二十多种矿产资源及分布情况,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10余种,即:金、银、铅、莹石、石灰石、硅石、膨润土、油页岩、石墨等煤炭资源储量约在1亿吨左右 7、旅游资源 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具有特色的鄂伦春民间文化艺术以及人类文明遗迹为自治旗旅游业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位于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西北9公里处的鲜卑旧墟石室遗址嘎仙洞,是建立过北魏王朝的鲜卑族的发祥地,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鄂伦春博物馆馆藏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先进旗县级博物馆之一,向世人昭示了鄂伦春民族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鲜卑历史的变迁位于诺敏镇的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鄂伦春猎民村、民俗村保留了鄂伦春民族原始的狩猎文化和古老神秘的民风民俗 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鄂伦春民间文化艺术以及人类文明遗址为自治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这里既有大兴安岭群山峻岭的山丘、森林、河流、火山岩、湿地等山岭林区地形地貌、又有草场、湖泊等广阔平原的自然景观;既有鄂伦春古朴神秘的民俗文化,又有30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既有远古历史遗迹鲜卑旧墟石室,又有逐步开发的风格各异的景区景点其中,位于旗府所在地阿里河镇西北9公里处的鲜卑石室旧墟遗址嘎仙洞,是建立过北魏五朝的鲜卑族发祥地,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馆藏丰富、尽现鄂伦春民俗文化与鲜卑历史,并于2002年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自治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博物馆;鄂伦春猎民村、民俗村保留了鄂伦春民族原始的狩猎文化和古老神秘的民风民俗另有未经雕琢的天然大花园——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独具山水特色的——兴安杜鹃植物园、军事旅游特色景点——布苏里渡假山庄、原始森林小火车景点——相思谷等重点旅游项目。
水资源本旗境内主要河流有甘河、诺敏河、欧肯河、多布库尔河、古里河、那都里河、均属嫩江右岸水系大小支流有200多条年平均降水深为450~500毫米,年总降水量约40亿立方米,其中转化为地表水、地下水合计资源量为100亿立方米,约占年降水总量的25%地表水、地下水贮量人均占有3万多立方米但由于地处山区,丘陵较多,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诺敏河支流较多,水网发育,干流自毕拉河口均处于山谷之中,河谷深窄,平均水深200毫米,植被茂密,坡陡流急水能资源虽不集中,但分布广泛,有两处适宜兴建以水能为主的梯级水库此地北靠托扎敏乡,南邻诺敏镇,东侧有宜里镇,是本旗现在和未来农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甘河 诺敏河 多布库尔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