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必修4二框导学案.doc
4页第 1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班级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 课题 第七课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前准备】课本、导学案、双色笔【复习回顾】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激情导入】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 为省级行政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行政区域(县、自治县、县级市)、镇级行政区域(民族镇、镇)三级中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23 个省, 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提问:请看地图,并找出地图中的整体与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含义(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要求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2)系统的基本特征(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重点和难点重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难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一、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1)整体是事物的 和发展的 部分是事物的 和发展的 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 、 和 各不相同整体居于 地位,整体 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 地位,部分服从和 整体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1)整体和部分又是 、 的2)整体是由 构成的,离开了 ,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 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 , 关键部分的 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 起决定的作用3)部分是 中的部分,离开了 ,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 及其 也会影响到部分二、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 ,立足 ,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 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 ;同时必须重视 的作用,搞好局部,用 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 和 的关系二、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 和 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 和 三、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 ;要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四、系统优化的方法的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 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 ,从 出发,把 、 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 ,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 易错点理解:整体功能总是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1)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当部分以优化合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合,但当各部分以无序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整体的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所以要区别对待两者的关系。
二、课堂探究【合作探究 1】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以全国 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 28.1%的人口,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中部地区却出现了经济放缓的趋势,位于中国版图中心的这一地区正面临“凹陷之忧”在 GDP 总量上,中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在 20 多年间增加了6 倍材料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被列为中国经济发展重点之一会议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析中央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性师生小结】广平一中导学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课 主备 卢琛琛 审查 郑家岭 许书太 使用时间 10月 日 第 3 页 (共 2 页) 第 4 页 (共 2 页)【当堂练习】1、 “油荒”紧牵“电荒” 神经, “电荒” 凸显“煤荒”窘境……持续难解的能源短缺,限制了众多高耗能企业的发展。
观察家认为,煤电矛盾反映出整个国民经济全局性的问题解决矛盾最根本的方法有赖于国民经济局部过热的降温.当然还有煤电价格的联动等材料表明( )①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③应当树立全局观念 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近几年来,我国把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主线,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期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合理发展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① 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②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取向 ③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3.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这句话蕴涵着的哲理是A.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正确的发展观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D.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4.要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
从辩证法角度看,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界限C、只有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立足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D、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高考链接】 (2010·江苏单科· 30)2009 年 6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A.①④ B.①② C. ②③ D.③④【布置作业】1、作课后自主训练2、预习第八课【体验反思】【自主训练】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A.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B.部分制约整体,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C.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之和 D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这“一定意义上”的含义应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包括着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C.这里强调了整体、部分和系统、要素的关系是一致的 D.这里强调了整体、部分与系统、要素的关系有共同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此回答 4—5 题:4、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B、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起决定作用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D、整体和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5、调整农业结构的哲学依据是( )A、只有优化各部分结构,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联系的普遍性6、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在总结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测控任务的经验时指出,参与测控任务的数十个单位,加强科学统筹,注重协同配合,科学整合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的良好局面。
这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②整体的功能就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③要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材料二:某县是个传统农业大县, 但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社会事业比较落后, 农民社会保险率比较低; 为了发展经济,该县引进了几个化工项目,但由于污染严重,当地居民经常上访,县领导却认为这是农民闹事,影响经济发展而草草了之 ;兴建了一个大型的小商品市场 ,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却带来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该县该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合作探究】 (1)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关系,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着就要求我们在强调部分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 “中部凹陷”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央适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保证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7、 (1)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则是要素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在建设和谐社会时着眼于其整体性,统筹全局,既要注重经 第 5 页 (共 2 页) 第 6 页 (共 2 页)济建设,又要做到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缺一不可3)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和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该县建设和谐社会,要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经济要和保护环境相结合,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