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培养计划(080701).doc
7页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培养计划(080701)Architecture—、培养目标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良好的道 徳品质修养,白觉遵守法纪,愿为祖国繁荣和民族振兴事业而献身;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需要的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学学科的基木理论、基木知识和基木设计方法,通过建筑师 的基本训练,培养专业知识面宽、综合索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木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与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木理论和基木知识,受到建筑设计等方面 的基木训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徳、社会公徳和职业道徳,具有对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问组织、建筑造型、 场地环境、技术经济等方血进行分析、综合、优选和评价的能力,具有项日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及建筑施丁•图 的绘制等方面的基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木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的处理能力。
3、 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与建筑坏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习俗、法律法规的基木知识4、 掌握建筑物理、结构、构造、材料、设备等相关技术理论的基木知识,并具有合理选用、综合应用以及组织协调的能力5、 具有处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物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具有根据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采用多种方法表达设计意图及快速完成方案设计的能力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杳询的基木方法,具有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与研究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7、 具有一般规划设计项目组织或策划的初步能力以及与工程项目设计相关的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专业特色:我校建筑学专业立足于国家和地方发展建设的实际,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专业技能的培 养,强化能力训练专业培养方案围绕建筑设计,以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筑设计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空间创造 与工稈技术相结合、建筑文脉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四个方面设置教学内容,通过建筑设计的系列课程教学, 实现基木技能到职业能力的逐步提升,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方案创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建筑研究与分析能 力、合作与组织能力以及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
根据学院的专业特点,将建筑学、工业设计、动砸设计专业领域课程交叉渗透,融贯发展三、主干学科建筑学四、学制五年五、授予学位T学学士学位六、 学位课程(共135.5学分)思想道徳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木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概论、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建筑构造(1)、建筑物 理、建筑结构与选型(1)、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iid)〜(4)、居住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外国建筑史、中国 建筑史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建筑设计集中周(2周)七、 课程体系的学时学分比例总学分:255.51、课内教学学时/学分:3300/196占总学分比例:76. 9%其中: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900/56占总学分比例:21.9%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1216/68占总学分比例:26.6%专业课学时/学分:640/40占总学分比例:15. 7%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416/26占总学分比例:10.2%综合素质教育课学时/学分:128/8占总学分比例:3. 1%2、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数/学分:57/55. 5占总学分比例:22. 4%3、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不少于2. 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0.8%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及安排1、 全校性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及安排表2、 课外社会实践⑴参加社会科研任务、研究课题,并独立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其工作和成果经学院审定,可获学分1学分。
⑵获得英语六级考试证书者,可获得学分2学分⑶全国、省、市及校级竞赛获得者,可按等级获得相应学分九、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图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建筑设计(1) 8学分 建筑设计(2) 4.5学分 建筑设计(3) 8学分 建筑设计(4) 8学分 居住小区规划耳住宅 设计 8学分专业英语 2学分信息检索 1・5学分建筑概论2学分建筑设计基础12学分美术12学分建筑制图丄丿表达2学分汁算机辅助设计仃)3学分建筑材料2学分建筑力学6学分建筑结构耳选型仃)4学分建筑构造(1)3学分建筑物理6学分外国建筑史4学分中国建筑史3学分建筑设计原理6学分城市观划原理3学分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体冇健康教冇军事理论 形势耳政治创新教冇14学分18学分4学分4学分8学分 I学分2学分2学分 I学分计算机辅助设计(2) 摄影美术欣赏 3D场景漫游 建筑结构少选型(2) 生态耳可持续建筑 建筑设备 家具与陈设 当代建筑设汁理论 建筑师业务基础 建筑安金耳法规 建筑经济少管理 城市设计原理 尿观设计原理 环境心理学 建筑设计(5) 建筑构适(2) 场地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发展史 室内装修构造与材料毎学期任选至少26学区 8学分十、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现1、 在“厚基础、宽口径、高索质、强能力”基木思想指导下,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建立在以创造性思维 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T程技术的能力、建筑环境控制的能力、建筑文脉延续的能力为培养 目标的基础上,注重专业教冇的整体结构、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手 段进行了系统蕖合。
生成“综合基础”、“学科基础”、“职业基础”的三个基础平台,形成完整的建筑学专业教 冇体系在执行上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划分为五个教学阶段的专业教学体系,备阶段相互衔接、循序 渐进第一阶段(一年级)为设计初步阶段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表 达及动手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对造型的创造能力、品评能力和形式美的鉴赏能力第二阶段(二年级)为设计基础训练阶段通过小型建筑设计题目注重专业基木功训练和设计构思训练, 使学生逐步树立功能意识、空间意识和环境意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木原理、基木程序和基木方法第三阶段(三年级)为提高技能阶段通过中型公共建筑设计、快题设计训练,注重提升学生处理功能、 形式、空间关系的能力并强调学会正确分析和处理较复杂建筑功能、流线组织和复杂空间问题的能力加强 快速设计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第四阶段(四年级)为综合拓宽阶段按照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筑设计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 合,空间创造与工稈技术相结合,建筑文脉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安排专业课程学习,扩大知识面, 强化专业技能,加强建筑师业务能力的培养第五阶段(五年级)为职业训练阶段这一阶段安排了较长时间的实践环节,强调建筑师的职业训练, 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实际建筑设计的能力。
建筑师的业务实践在设计单位进行,要求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工程项H, 毕业设计也尽可能选择实际科研和工程项目讲行教学,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2、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 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冇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迸•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积极鼓励和侣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3、 大学生创新教育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 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科技活动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 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4、 积极鼓励、组织、侣导和辅助在校学生参加各种设计实践和设计竞赛等活动十一、其他必要说明教学校长:教务处长:教学院长:修订负责人:表一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类别课程 代码学分数总学时考试课J升课 单位授 课实 验设计RK fr ^夕学 期二学期三学期四学期五学期六学期七学期八学期九学期十学期必修课公共基础课20013X3H3n0Hs0n0n000nn0科• y*mwn0n0n0Enn厂nn■ v31003X*Hsn00000000n0■ v69660364IT> % - 无41XHan0nEHEmnnn厂nn0snnn0E0nnn厂nnn学 数 等 高□0n00H0n口n0n匚n口院 学 理0Hs00H00口0000nns机 算4001XI育 体EMn00ssmnnn厂nn0育 体msn0n0n0nnn厂nnn科• 一HsE口0ss000000000080063 X28匚0124hbIIu□sS000000n000n口0计 合s0E□EEEE叵叵000专业基础课□n□□E□n□n□□□nnssSnnnEEn0nnn厂nnE0n00HHEElnnn匚n口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