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香市场调查.doc
13页关于松香调查报告一、 概念:名称:松香 英文名:Colophony 拉丁名:Colophonium 松脂的别名、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指松脂蒸馏后的物质,固体,透明,不溶于水,质硬而脆,淡黄色或棕色基本解释 [gum rosin;colophony] 从松树的含油树脂蒸去了挥发的松节油后的透明固体物质,硬而脆,黄色或棕色,用作工业原料松香为微黄至黄红色的透明固体,软化点70~90℃,比重1.070~1.085, 溶解热:15.8kcal/kg,热容:0.54kcal/kg·℃,导热系数:0.11kcal/m·h·℃,体积电阻率:5×1016Ωcm,闪点:216℃松香还具有结晶特性,容易产生结晶现象,在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会有结晶趋势,结晶临界温度约100℃,结晶松香熔点110~135℃,且难于皂化此外,松香还具有旋光性,松香比旋值控制在0~15°之间(最佳点+7°)即为无结晶现象和结晶趋势最低的松香 中国松脂资源丰富,是脂松香产量最大的国家,脂松香产量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会保持35万吨以上所以,估计今后20-30年内,世界脂松香年产量仍可保持在65-70万吨二、松香的分类1、按原料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松香可分为:脂松香、木松香、浮油松香。
松节油可分为:脂松节油、木松节油、硫酸盐松节油 (1)脂松香:使用采割的形式收集松脂再加工提炼而成的松香叫脂松香其特点是对松树能连续采割,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中国松脂资源丰富,是脂松香产量最大的国家,脂松香产量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会保持35万吨以上所以,估计今后20-30年内,世界脂松香年产量仍可保持在65-70万吨2)木松香:是将松根或树干切碎,用溶剂浸提出树脂,经加工提炼出来的松香主要产于美国,原料依赖于该国东南部的原始松林,现在由于森林资源减少,导致木松香原料短缺,产量由1950年31.6万吨,降至目前2万吨前苏联也生产木松香,由于资源减少,产量也急剧下降估计世界现木松香产量只占松香总量5%以下 (3)浮油松香:来自木材制浆造纸工业,从硫酸盐制浆中回的黑液经加工而得,原来在性能上不如脂松香,后来由于质量不断提高,如今性能己与脂松香相近由于造纸所用松木比例减少,降低了浮油分馏所得松香产率(从27%降至21%)所以近年来虽然粗浮油分馏能力增加,但是浮油松香产量仍只保持相对稳定,约占松香总量30%-35% 2、 在中国大陆目前松脂加工方法有"滴水法"与"蒸汽法"两大类1)"滴水法"系将松脂装在蒸馏锅内,-面用直接火加热,-面滴入清水,加速松节油汽化,蒸出松节油而得松香。
"滴水法"松香又叫"土法"松香,由于设备及工艺简单,质量不稳定,色泽较深或软化点较低,但价格便宜 (2) "蒸汽法"系使用过热蒸汽生产松香,质量稳定软化点高,色泽浅杂质少,适宜出口,价格比"滴水法"松香要高三、松香的成分、组成及性质1、松香的主要成分a.树脂酸树脂酸 松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树脂酸以物理的观点来看,松香是各种同分异构树脂酸的熔合物它们具有同一分子式C20H3002这个分子式可以认为是以羧基代替甲基的二萜类含氧衍生物 C19H29CH3→C19H29C00H树脂酸是一类混合物的总称,是具有一个三环菲骨架的含有二个双键的一元羧酸松香中各种树脂酸的结构是由双键和烷基取代基联合的可能位置的结果各种树脂酸羧基、烷基取代基和双健的位置,已有过许多研究,目前已初步确定其结构的树脂酸主要有12种⑴枞酸 ⑵左旋海松酸 ⑶新枞酸 ⑷长叶松酸 ⑸脱氢枞酸 ⑹二氢枞酸 ⑺四氢枞酸 ⑻海松酸 ⑼异海松酸 ⑽异海松酸 ⑾山达海松酸 ⑿湿地松酸b.脂肪酸脂肪酸 在松香的酸性部分中除了树脂酸外,还有脂肪酸我国脂松香和木松香中的脂肪酸均未进行过系统分析,马尾松脂松香中只含有少量的脂肪酸,含量低于6%。
主要由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组成松香中脂肪酸的含量较少,对松香的性质尚未发现有明显有影响c.中性物质中性物质 马尾松脂松香中除了酸性物质外,还含有4-7%的非酸性组分(中性物)这些中性物质的组分还没有经过详细的研究松香的中性物含量虽较少,但组成复杂,组分和浓度上的差别常常使松香在物理特性方面形成某些差异例如,有些人认为中性物质对松香的结晶趋势、软化点和电绝缘性能有影响松香中性物含量越高,结晶趋势越小但随着中性物含量的增高,软化点、酸值、屯绝缘性能降低2、松香的组成脂松香 马尾松工业脂松香中树脂酸、脂肪酸和中性物的含量已列于 福建、江西、安徽生产的工业脂松香的树脂酸组成马尾松工业脂松香所含的树脂酸组分基本相同,由表列7种树脂酸:海松酸、山达海松酸、长叶松酸、异海松酸、脱氢枞酸、枞酸和新枞酸组成,其含量因松树产地条件、采脂时间和加工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别松脂中左旋海松酸含量较高,达30%以上,而由于其同分异构作用最为激烈,在现行的加工工艺条件下松香中几乎不含有左旋海松酸,而其他枞酸型酸由于热异构作用,其数量也与松脂中的含量有别海松酸型的变化则不大 1979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在实验室分析了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湿地松松香的树脂酸组成。
松脂在减压蒸馏(压力200毫米汞柱)下收集松节油(相当于松节油175℃左右的馏份)后,釜残即作为松香样品进行树脂酸含量的测定,其结果列于表2—15由于松脂的含油量和蒸馏终点不一,因此松香的软化点、酸值出入较大3、松香的性质(1).松香的物理性质由松脂制得的松香是一种透明而硬脆的固态物质,折断面似贝壳且有玻璃光泽,颜色由淡黄至褐红色,由原料品质和加工工艺条件而定松香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丙酮、苯、二硫化碳、松节油、油类和碱溶液中,但不溶于水比重1.05—1.10,软化点在60—85℃松香的热容量0.54千卡/公斤•℃松香具有易结晶的特性,结晶现象就是在厚的透明松香块中出现树脂酸的结晶体,松香因而变浑浊,肉眼可见结晶松香的熔点较高(110—135℃),难于皂化,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有再结晶的趋向,在肥皂、造纸、油漆等工业中降低了使用价值松香易被大气中的氧所氧化,尤其在较高温度或呈粉末状时更易氧化松香极细的微粒与空气混合极易爆炸,雾状粉尘的自燃点130℃,爆炸下限12.6克/米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将松香加热到250—300℃时,松香被裂解而生成松香油松香是易燃物,燃烧时发生大量浓黑烟。
松香的物理性质主要指标:颜色、软化点、比旋光度、结晶趋势和粘度等A.颜色 松香的颜色由微黄到黄红,根据颜色变化而将松香分成不同的等级,松香的颜色等级是由松香的光谱特性决定的把特至五级的松香样块在751型分光光度计上定出分光曲线把波长为400—700毫微米(mμ)范围内每隔10 mμ是一个透光率,在座标上对应有35个点,作图得一光滑曲线,即为松香的分光曲线每级样块可得一分光曲线 由松香的光谱特性曲线(分光曲线)可以看出,用白光照射松香时,松香透射出来的光线(包括波长410—750 mμ卢的多种比例不同的色光),这一范围复杂的色光实际上包含从绿 (530 mμ)到红(630 mμ)的变化,其中蓝色成分甚微,不予考虑不同等级的松香各种色素所占的比例在不断的变化随着松香等级的逐渐降低,松香分光曲线逐渐往长波方向移动,表明等级愈低,绿色素的短波成分愈少,红色素的长波成分就愈多,松香就愈显发红特级松香颜色微黄,一至三级松香颜色由淡黄、黄至深黄,四级、五级松香的颜色则呈黄棕和黄红色 B、软化点 松香和松香衍生物是无定形固体,没有确切的熔点为了进行质量检查,松香和树脂的生产和使用单位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开始流动的温度(软化点)。
我国松香采用环球法测定软化点美国定软化点采用始滴法始滴法是测定一定重量的松香开始从专用标准温度计的水银球上滴下时的温度测定时,粘有松香的专用温度计放在一恒温浴内用始滴法测软化点有良好的重现性,操作简便,试验时间短,便于及时指导生产此法测定的软化点,比环球法高7—9℃ C、比旋光度 直线偏振光通过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或某些光学活性化合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动,此种旋动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一定度数,称为旋光度偏振光透过长1分米并每1毫升中含有1克旋光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光度 松香是各种树脂酸的混合物,树脂酸具有旋光性旋光能力有加和的性质,因此混合物的旋光能力等于在混合物组成中每组分旋光能力的代数总和比旋光度为松香的重要性质指标之一松香的比旋光度呈正值(右旋)或负值(左旋)由松脂的种类和加工工艺条件而定 D、结晶趋势 松香在一定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中析出树脂酸晶体的趋向性,称为松香的结晶趋势通常采用丙酮结晶法测定松香的结晶趋势10克松香小块(非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10毫升丙酮,试管用塞塞住,放置而不可搅动,记录开始出现晶体所需要的时间。
在15分钟内出现晶体的松香具有强烈的结晶趋势,2小时以上才出现晶体的松香,可以认为结晶趋势很小 E、粘度 松香的粘度是很重要的物理常数,设计和生产中常常需要这方面的数据松香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与松香的结晶性有关松香的粘度不仅随温度改变而变化,同时还受到松香组成、树脂酸的异构程度、氧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树种、等级、产地和生产方法的松香,其粘度亦各异测定的11种不同松香的粘度列于表2—19将粘度数据和软化点以及温度关联,获得计算这些数据的方程式如下:logv=7.36-1.92式中:ts—一软化点(℃) t——松香的温度(℃) V——松香的粘度(厘斯)由松香的软化点和温度可以按上式计算出松香粘度松香在160℃以下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在160℃以上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而且各种松香试样的粘度值趋于接近此外,南亚松松香的粘度值大于马尾松和云南松松香的粘度值2)、松香的化学性质松香是由多种树脂酸组成,其化学性质决定于树脂酸所能产生的各种反应树脂酸分子中拥有两个化学反应中心:双键和羧基由于树脂酸的双键反应和羧基反应,使松香易于异构化,对空气的氧化作用比较敏感,并具有加成、歧化、氢化、聚合、氨解、酯化、成盐、脱羧等反应。
松香的许多改性产品和各种衍生物的制备均通过这些反应来实现四、松香质量标准 (GB/T8145—2003)出口规格 国际贸易中松香规格都用X、WW、WG、N、M和K级来表示等级标准这分别对应于我国GB/T8145—87中规定的特级至五级松香各项技术指标,并以此作为出口规格检验方法 松香是法定检验商品,出口前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出证放行我国出口松香是按照GB/T8145—87和GB/T8146—87规定的松香检验规则及检验方法进行把关和检验五、松香的用途1、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甘,温①《本经》:“味苦,温②《别录》:“甘,无毒③《药性论》:“味甘,平④《本草正》:“味苦辛,温入肝、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经③《本草求真》:“入肝、脾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1~3钱,入丸散或浸酒服外用适量,入膏药或研末敷患处 【异名】松脂、松膏、松肪(《本经》),松胶香(《刘涓子鬼遗方》),沥青(《卫生宝鉴》),白松香(《滇南本草》),松胶(《纲目》),黄香(《本草原始》),松脂香(《草木便方》)。
【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树干中取得的油树脂,经蒸馏除去挥发油后的遗留物植物形态参见"松节"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