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14页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1. (1分)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 洁白的月光 B . 晶莹的露珠 C . 璀璨的钻石 D . 浪漫的荧火虫 2. (1分)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 ) A . 制定实验计划 B . 猜想与假设 C . 发现并提出问题 D .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3. (1分)张晓骑车由西向东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从他后面疾驶而过,若以这辆汽车上的驾驶员作为参照物,张晓的运动情况是 ( )A . 向东运动 B . 向西运动 C . 不运动 D . 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4. (1分)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A . 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 B . 刻度尺放得不正 C .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 . 刻度尺热胀冷缩 5. (1分)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春风拂面 B . 心潮澎湃 C . 星光闪闪 D . 鲜花怒放 6. (1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5.36 cm,5.36 cm,则木块长度应记作( )A . 5.36 cm B . 5.363 cm C . 5.3633 cm D . 5.36333 cm 7. (1分)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空气温度保持不变( ) A . 声速逐渐减小 B . 频率逐渐减小 C . 振幅逐渐减小 D . 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8. (1分)(2017•眉山)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张中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 B . 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为300g C . 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0W D . 某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8s 9. (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C . 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D . 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10. (1分)如图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 B . C . D . 11. (1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白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放置B . 白纸板的作用是为了显示光路C . 增大入射光线与ON 的夹角,反射光线与 ON 的夹角也增大D . 沿 ON 向后转动板A,用来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12. (1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C .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通能量 D .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3. (1分)看电影时,人们在电影院各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B . 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 . 银幕向各个方向都发出了光 D . 银幕对光有折射作用 14. (1分)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 .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 . 经过4s,甲乙相距8m 15. (1分)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
其中合理的是( ) A . 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 . 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D .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16. (1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3,通过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 . 12:1 B . 1:12 C . 3:4 D . 4:3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5分)17. (1分)如图所示的A、B两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 cm. 18. (1分)如图,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__像 19. (1分)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学校,他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后运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结果;下车后看到公交车向前行驶去,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结果.20. (1分)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1. (1分)一只蝴蝶10s内振翅60次,它振翅发声的频率为________Hz。
人类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波 三、 计算题 (共4题;共7分)22. (2分)一只船在海上行驶,船上发出一鸣笛声,旅客在4s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问: (1)如果船鸣笛后马上停止行驶,求悬崖与船的距离 (2)若鸣笛的同时,船以20m/s的速度继续向前行驶,求悬崖与旅客听到回声处的距离?(气温为15℃) 23. (2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一共耗时30min,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为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4. (2分)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解哪些信息?(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4)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25. (1分)如图所示的漫画,站在岸上的人看到的潭水并不太深,也就到人的胸部而已,可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很多,人跳入水中后可能会发生溺水事故,为什么? 四、 作图题 (共2题;共2分)26. (1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右侧焦点上,请把光路补充完整。
27. (1分)如图所示,一束由A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五、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3分)28. (1分)炎热的夏天,一辆正在洒水的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90米,该洒水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 29. (4分)如图,丽丽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 , 斜面长为s2 (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1=________(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放开之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________; (3)接下来,丽丽又将挡板移至中点C,再让小车从A点________释放,用________测出时间,算出了速度v2 , 她对比发现v1________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通过她的测量及对比分析,下图中________图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 30. (4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①钢200.3②钢0.5③钢400.5④尼龙丝300.5⑤尼龙丝400.5(1)该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4)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31. (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___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 A.保持A . 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4)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5分)17-1、18-1、19-1、20-1、21-1、三、 计算题 (共4题;共7分)22-1、22-2、23-1、23-2、24-1、25-1、四、 作图题 (共2题;共2分)26-1、27-1、五、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3分)28-1、29-1、29-2、29-3、29-4、30-1、30-2、30-3、30-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