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件三次审核制度.docx
5页稿件三次审核制度1. 三审制的基本要求与程序是怎样的审稿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时的审稿制度根据1994年6月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加强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规定,凡是选题需要进行专项报批的,其稿件也必须按规定送交国家有关部门审读,出版单位必须认真执行这一制度另一种就是出版单位内部实行的通常简称“三审制”的审稿制度这里所说的是后一种审稿制度一、三审制的基本要求“三审制”是“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简称,有时又称“三审责任制度”,指由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这是我国出版单位长期来一直实行的审稿制度有关出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历来对此有明确的规定1997年6月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再一次规定:“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非社长、总编辑终审的书稿意见,要经过社长、总编辑审核)”,并规定,“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二、三审制的程序三审依照初审一复审一终审的次序循序递进;下一审级对上一审级负责并以本审级的意见为上一审级的审稿提供基础,上一审级对下一审级制约并以本审级的意见对下一审级的审稿结果作出评判与补充只有三审通过以后,稿件才能正式进入加工整理阶段这是一般情况下的要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一些灵活处置:如某些选题涉及重大原则问题或敏感问题,有些稿件内容过于复杂,一般过程的三审并不能够妥善地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应该增加审次或审稿人数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制度的分级审读的三审制,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坚持,绝不容许开任何减少审级的“口子”;每个审级的职责,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随便取代三、三审制的作用就程序而言,从编辑到编辑室主任到总编辑的三审制具有由初级到中级到高级的递进特点,而这种递进又同时兼具下一审级服从上一审级、上一审级制约下一审级的特点;就目标而言,因为三审制中每一审级的工作重点不同,所以也就具备了上一审级督察下一审级和不同审级相互补充的特点这些同时具有的特点,也就体现了三审制的作用:以分级审读制度力求保证对于稿件判断、评价的客观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某级审稿者的知识不足或责任心不强或工作疏漏而导致的偏差、失误。
2. 三审三校一、三审 责编初审1)仔细阅读撰稿记者稿件全文,掌握稿件的基本内容,审查稿件是否符合刊物的宗旨和报道范围 (2)改正稿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等错误3)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稿件应及时修改和补充 (4)对外稿初审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应作退稿处理5)对内容基本符合要求的稿件填写发稿单,并提出意见主编复审 (1)责编将选定稿件,送交主编二审2)主编根据刊物宗旨、稿件质量和责编意见,对稿件作全面审查,并签署能否发表意见 (3)主编对视觉总监、责任美编及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的大样进行审核,并对大样标题、副标题、图片说明、版式着重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审核后署名和日期交责任编辑修改4)主编对视觉总监、责任美编及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的清样e68a84e799bee5baa631333365643661进行审核,无误后署名和日期交执行总编审核执行总编终审 (1)主编按栏目类别分批送执行总编终审2)执行总编签署能否发表的定性意见,返回主编安排排版 (3)主编将署名和日期的清样交执行总编终审,执行总编对标题、版式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或批清,署名和日期并返回主编进行修改4、审稿制度拟写: (1)、稿件须严格执行责编初审、主编复审、执行总编终审的“三审”制度,确保质 (2)、初审由责编承担。
初审主要把握稿件内容是否符合办刊宗旨,对稿件作出初步评价,并在审稿单上签署送执行主编签署初审意见对初审不合条件的稿件一律退稿 (3)、复审由主编完成审定可用稿件的处理责编在审稿单上签署意见送主编审查 (4)、视觉总监对大样版面具有指导和审核权,经视觉总监审核通过并署名的大样版面交责任编辑校对审核后由主编进行审核5)、终审由执行总编负责主编对稿件的内容和各环节的审查处理意见作全面的审核,对稿件及版面清样作出能否发表的最终裁决6)、审核署名审核者每次审稿后署名,以防差错二、三校 1、初校初校由撰稿记者校对,在校对文字后与原稿对红改正后署名和日期,并交稿与责任编辑2、一校一校是在初校的基础上进行,责任编辑对撰稿记者原稿进行逐字逐句的校对编辑必须在校对表上签上校对意见一校完成后,责任编辑给每篇文稿编号清点校样,提供署名日期的txt文本文件的稿件与主编,经主编审核签发后由美术编辑进行排版 3、二校责任美编出大样交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撰稿记者及责任编辑对大样进行文字、标题、图片说明、版式的逐一校对,并与原稿对照对红责任编辑根据二校样(大样)的版面情况,进行认真检查,调整版面,定下当期版面并清点校样,校稿记者和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审核。
4、三校版面责任美编接主编审核二校稿(大样)与版面原稿对红,并进行改动修改后将署名和日期的三校稿(清样)交责任编辑对红记者对标题和文字进行对红,署名和日期后交责任编辑责任编辑进行详细的单项抽查,校对时,对标题、眉题、副标题、作者姓名、人物职称、地名等重要内容要一一复查校对三校完成后,清点校样,若无重大修改,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执行总编审定审定批清后返回责任编辑,并交责任美编逐字逐句修改,检查无误后,出PS文件一、什么是“三审制” 对于图书出版而言,审读书稿决定了作品的命运和出版社的成败,也影响作者的发展前途,有助于编辑提高编辑书稿的实务能力和保证书稿质量,关系重大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是现行的审稿制度,三审制于出版管理而言是一种制度,于审读书稿而言是一种审稿方法所谓三审制,是指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或总编辑或者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三审制对各个审级都规定了具体的人物,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可以实现对书稿客观、公正评价,也可以避免由于编辑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有助于对书稿质量的严格把关。
二、什么是“三校”制 三校——书稿发排出样时,先由照排人员毛校,然后出初样,送校对室校对校对人员对初样一般是一校、二校连校(由不同人)初样经两校后,称为“一校样”一校样经照排人员改样后出样,交校对室进行第三次校对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校对人员第三次校对后,责任校对应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前的通读工作除重点图书外,许多出版社第三次校对后的校样,实际上就成了终校样终校样经照排人员“灭红纠错”后出的新样,就是清样3. 编辑校对工作中的三审制是什么每一书稿从采用到印制成书,应经下列基本程序: 1.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审制度特别重要的书稿须经专家审查和编委会讨论,并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 2.书稿经批准采用后,由编辑根据审读意见进行加工修改(译稿和需作重大修改和稿件退回著作人自己修改):经编辑主任复核,总编辑签字,然后交文字编辑和资料编辑进行语文的修饰,资料、数字和引文的核对,名词和译名的统一等整理工作:最后研究和决定书籍的美术设计及版本、开本、字体、纸张等技术设计,经总编辑、经理(出版部主任)会同签字后发排。
4. 审计中的三级复核制度是什么所谓的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审计工作底稿应由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审计机构的负责人或专职的复核机构或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1项目负责人的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一级复核,称为详细复核;2部门负责人的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二级复核,称为一般复核;3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三级复核,称为重点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1)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可靠;(2)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3)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是否恰当;(4)审计结论是否正确各复核人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做出必要的复核记录,书面表示复核意见并签名5. 三审制指的是什么1987年制 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将这一程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自此以后,六届、七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案的审议一般要 经过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才能交付表决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了 提高立法质量,将二审制进一步发展为一般实行三审制:一审,听取提案人对法律草案的说明,进行初步审议,侧重于对 法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进行全面审议二审,初次审议后经过两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常委会组成人员 对法律草案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围绕法律草案的重点、难点问题 和分歧意见,再次进行深人审议。
三审,在专门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对法律草案 进行修改并提出审议结果报告的基础上,再作审议,主要侧重于对草 案审议结果、表决前评估的情况报告以及草案表决稿的审议如果意 见不大,即交付表决6. 审计中所说的三级复核制度是什么霞影纱[雅典娜女神] "三级复核制度"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1、三级复核制度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审计机关根据现行审计工作程序规定和审计机构设置情况为保证审计项目质量按照审计组长、业务局长(总师)和审理会各自的职责在对审计项目作出审计处理决定前先后进行的三次复核2、三级复核制度是指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机构负责人三级复核,可消除或降低此类情况的发生.一般来说,项目负责人的复核偏重于对原始数据的合理性等方面的校核3、所谓三级复核制度是指事务所项目负责人、主任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对具体项目工作底稿逐级审查,最后签发审计报告的制度.根据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来看.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是发展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