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型组织的构建与运行.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325256
  • 上传时间:2022-07-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2.54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型组织的构建与运行    胡兴志 丁飞己 余越摘 要:自1995年开始,慕尼黑工业大学启动了“创业型大学”计划在近二十年的不懈探索过程中,慕尼黑工业大学逐渐形成了以创业服务、创业教育、创业研究于一体,惠及本、硕、博各级各类学生,横跨多学科学习经验及实践经验习得的一体化创业教育体系本研究从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渊源及基本内涵出发,理清了创业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学术拆分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型组织的基本框架及其运行机理,以期为国内相关高校实现创业型转型提供可供参照的案例Key: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内涵;创业型组织;学术拆分一、研究背景上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全球竞争加剧,世界各国高校纷纷面临政府与地方财政所扶持的优先发展项目的制约;与此同时,部分国家的高等教育相继迈入大众化阶段,各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屡攀新高受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大多面临生均拨款降低的窘境在这种背景下,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笔下的学术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应运而生,高校相开始从事获取外部资金而进行的市场的或类似市场的活动。

      [1]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引发了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开始走上高等教育的历史舞台始建于1868年的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是德国最为古老的工科院校之一,隶属于德国理工大学联盟(TU9-Universit ten),是目前德国乃至欧洲最为成功的工业大学之一因其卓越的创业精神和优异的教学与科研质量,德国科研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 于2006年和2012年连续两度授予慕尼黑工业大学“精英大学”(Eliteuniversitt)的称号[2]自1995年开始,沃尔夫冈·A·赫尔曼(Wolfgang A.Herrmann)校长开始掌舵慕尼黑工业大学,此后经过数年的艰辛努力最终确定了该校“科学型、国际型、创业型”(Scientific,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ial)的办校理念[3]2002 年,在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AG,即寶马集团)董事苏珊娜·克拉滕(Susanne Klatten)的资助下,慕尼黑工业大学成立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中心(UnternehmerTUM)。

      [4][5]2006年,慕尼黑工业大学将创业型大学纳入其“未来构想”(Zukunftskonzepte)计划的核心战略[6]二、创业型大学的概念与内涵(一)创业型大学的基本概念英语里的创业(Entrepreneurial)一词是创业者(Entrepreneur)一词的形容词,最初的释义是“负责戏剧管理或戏剧创作的相关人员”Entrepreneur一词最早源于古法语中的Entrepreneur一词,意为承办人或承包人,意即“负责承担或管理的相关人员”大约从1852年开始,英语里的Entrepreneur一词与现在的创业有了直接联系,特指“业务经理”(business manager)[7]在高等教育领域,创业型大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95年,亨利·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z)等人在对大学、工业界、政府之间的三维螺旋关系进行分析时首先使用了这一概念[8]此后,亨利·埃茨科维兹和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陆续对创业型大学的概念、产生机理及普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分析(如表1所示)从亨利·埃茨科维兹和伯顿·克拉克两人对创业型大学的相关阐述可以看出,创业型大学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创业型组织:埃茨科维兹和伯顿·克拉克都强调创业型组织在创业型大学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埃茨科维兹笔下的“循环影响”强调创业型大学应“协助建立并领导新型组织,以实现促进创新的共同目的”;克拉克所谓的“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指出“创业型大学的成功转型需要促使其本身成为一个创业型单位”,不仅如此这种“创业型单位(即组织)”还应“一个系接着一个系接着一个系、一个学院接着一个学院地进行改革”以激活传统学术的心脏地带[13]。

      创业型网络:埃茨科维兹强调“结合过程”和“跨机构影响”,无论是“结合”还是“跨机构影响”都需要通过“平衡高校、工业界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实现,意即要实现创业型转型需要在高校、工业界与政府之间建立网络,形成有助于创业的创业型网络;克拉克描述的“拓宽的发展外围”则是一种“跨越旧式大学的边界,与校外的组织和群体联结起来(如知识转让、版权开发、继续教育)”的网络创业型文化:埃茨科维兹明确指出创业型转型的最终结果是鼓励创业型文化在学术界出现;克拉克则试图以“整合的创新文化”来代指创业型文化,他指出这种文化将引导或伴随创业型转型过程中诸要素的发展多元化资金支持:创业型大学的产生与此前学术界为筹集风险投资而开展商业化学术研究有关,创业型大学是“知识资本主义”的外部表征形式之一;克拉克明确指出,“创业型大学的形成需要具备较大的财政资源,这些资源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创业型组织是高校实现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构建创业型组织,在此基础之上的创业型网络则是高校内部的创业型组织与高校外部组织之间的沟通网络,外部力量(如政府、企业)的扶持通过创业型网络得以实现结合本研究之目的,本文围绕创业型大学的微观组织(即创业型组织)与宏观组织(即创业型网络)两个层面介绍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创业型组织框架及其运行机理,以期为国内相关高校实现创业型转型提供可供参照的案例。

      二)学术拆分与创业型大学所谓分拆(Spin-off)是指公司通过创建一个或多个分开上市的独立公司以实现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彼此分离,达到创业之目的[14]分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将部分资产或相关业务分离出企业的行为,分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资产剥离、股权切离和分立[15]学术拆分(Academic Spin-offs)或大学拆分(University Spin-offs,UFOs)是一种特殊的拆分形式,即大学内部利用知识、技术或研究结果展开的商业化拆分成立新公司的过程[16]学术拆分实现了技术转化媒介和技术商业化媒介,为高校带来直接收入、促进就业、增进高校与当地商业界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调整等等[17]创业型大学与学术拆分之间存在着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联系,高校可以拥有一部分拆分后的股权,而拆分则让大学的专利、技术转化为无形资源而得以利用[18]在典型的学术拆分案例里,公司创始人直接来源于大学,其公司则直接来源于知识转化学术拆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恰恰相反,常见的学生拆分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9]法布里斯(Frédéric Nlemvo Ndonzuau)等人的研究即将学术拆划分为产生、确定、发起和强化等四个不同的阶段。

      三、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型组织的构建(一)慕尼黑工业大学构建创业型组织的愿景慕尼黑工业大学构建创业型组织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一体化的创业扶持计划,激励下一代企业家,直面人类所面临的挑战,鼓励创业者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探索出复活自身特色的创业解决方案为此,慕尼黑工业大学为其学生和科学家提供学习创业基础知识的机会,充分考虑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拥有建立自己的企业的机会,努力帮助那些有志于创业的人士开始企业家式的思考和实践慕尼黑工业大学鼓励参与创业教育的学生发现商机,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经营理念[20](二)慕尼黑工业大學构建创业型组织的理念创业是商业、经济学、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领域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创业型组织构织旨在通过创业研究,增进组织构建者对这一组织的理解该校针对创业的专门研究的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①创业心理学,主要探讨创业认知和决策生成;②商业组织,新生组织的行为及影响其成功的主要因素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往往需要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理论和方法的知识针对这一特点,慕尼黑创业研究所组建的创业研究团队是跨学科的,由来自不同背景和资历组成的研究者组成慕尼黑工业大学构建创业型组织的最终目标是在积极开展创业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创业实践。

      这一战略的实施依赖于以下四大支柱:1.学术拆分由于研究与商业应用之间存在的代沟,学术研究成果与商业产品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了促进学术产品的商业化应用,慕尼黑工业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研工作者通过有效拆分(Efficient spin-off)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方案慕尼黑工业大学依据有效拆分基本原理拟定了一体化的创业项目扶持流程(如在图2所示)在这一过程中,该校不仅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拆分,更重视这一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事实上,学术拆分不仅揭示了该校对创业实践的扶持流程,而且揭示了上述流程中发生的三大转变,即:①将研究结果转向拆分;②科研人才转化为创业型科学家;③普通企业成长为成长型企业[21]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术拆分流程中,有许多创业经验丰富,且能够提供咨询的科学家、研究者和学生,他们都有实践创业理念或实施创业项目的经验,足以提供个性化的创业启动咨询慕尼黑工业大学邀请的专家中,有很多成就卓越的企业家,他们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服务优秀的创业理念最终源于创业者的发现,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发现创业理念的过程中起了有效指导研究的作用为此,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研究所遴选出未来价值将会提升的四个研究领域,优先予以扶持,这四个领域包括:①信息和通信技术;②医疗技术;③清洁技术;④生命科学。

      [22]2.创业网络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创业教育不仅惠及慕尼黑地区规模宏大的工业,他们的政治合作伙伴、科研合作伙伴也将在这一实践获益,慕尼黑工业大学以及上述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创业网络[23]3.创业研究(创业的最佳实践方法)关于创业的最佳实践方法的研究是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研究的核心,该校的创业研究主要围绕四个领域进行,即:①创业者如何做决定;②如何解释情感在创业中扮演的角色;③如何保护高校的智力发明;④创业者如何从事社会性资助工作4.创业精神的文化由创业精神产生的创业文化为慕尼黑工业大学优化对创业型组织的扶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导着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上述四大支柱紧密围绕有效学术拆分流程展开,共同构成了慕尼黑工业大学一体化创业计划发展战略(如图3所示):(三)慕尼黑工业大学一体化创业教育组织的构建围绕上述四大支柱,慕尼黑工业大学先后创建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中心(UnternehmerTUM)、慕尼黑工业大学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The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t TUM,TUM ForTe)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研究所(TUM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stitute),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体化创业教育组织。

      1.创办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中心全面领导创业教育2002 年,慕尼黑工业大学创建了创业中心,主要服务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者的创新创业从最初的创业理念阶段到创业增长阶段,该中心都将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独特的基础设施、创新方法以及强大的行业网络内专家和投资者的相关经验除此以外,该中心还为创业者或创业企业提供实际性援助以及资金援助[24]2.创办慕尼黑工业大学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全面拓展创业领域为引导慕尼黑工业大学科研成果经由学术拆分流程促进创业实践,慕尼黑工业大学设立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负责技术创新的转化,帮助该校科研工作者履行其社会承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