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库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40页水库引水工程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概述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滨州市东郊水库引水工程2、工程建设单位3、法人代表姓名及职务姓名:职务:经理4、法定地址及联系 地址: :5、主管部门6、工程性质改建7、建设规模日输水 15 万立方米168、建设期六个月9、工程建设地点滨州市东郊10、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投资规模:2500 万元资金来源:争取国家扶持资金 1000 万元,其余资金由企业自筹 1469 万元,建设期利息 31 万元二、工程建设单位概况滨州市自来水公司始建于 1968 年,是以黄河水为水源的国有中型(二)企业,现有固定资产总值 1.55 亿元,日综合供水力气 16.5 万立方,实际日供水 8 万立方左右公司现有职工 29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60 人(其中:高级职称 6 人,中级职称23 人,初级职称 31 人)退休职工 40 人公司设置 XXX 个职能科室:经理办公室、生产科、政工科、财务科、基建科、保卫科、物业治理科7 个生产经营单位,其次水厂、东郊水厂、水源稽查警区、管道安装处、滨水热线办 公室、营业科附属劳服企业 1 个:供水培训中心(纯洁水厂)目前公司所辖其次水厂及配套的蒲城水库,东郊水厂及配套的 东郊水库。
第其次水厂始建于 1980 年,1984 年一期工程投产, 直到 1993 年形成供水 4.5 万立方/日的力气,蒲城水库设计蓄水为 500 万立方东郊水厂建于 1998 年,2023 年 8 月投入生产, 第一期工程实现供工业水 4 万立方/日,生活水 3 万立方/日; 其次期工程完成,东郊水厂将到达供生活水 6 万立方/日,工业水 4 万立方/日,总计 10 万立方/日的力气,东郊水库设计库容量 1400 万立方,于 1996 年建成蓄水另外蒲城水库的提水泵站作为工业用水的备用,还具备 3.5 万立方米/日的向上业区供水力气,因此,整个公司的综合供水力气到达了 14.5 万立方/ 日三、法人代表简介刘鲜堂,男,19999 年 6666 月诞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888 年毕业 专业,现任滨州市自来水公司经理、法人代表工作简历:1999 年 3 月至 19999 年 2 月在滨州市自来水公司工作;四、工程建设单位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的鲁北平原,横跨黄河两岸,地理座标在东经 117°15”~118°37”,北纬 36°14”~38°16”之间,北濒渤海,是环渤海的十五个地、市之一,西北隔漳卫河与 河北省沧州地区交界,西部与德州市接壤,西南毗连省会济南, 南部和东局部别与淄博、东营相邻。
全市总面积 10437 平方公里,管辖滨城区和博兴、邹平、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六县,总人口 352 万滨州市土地宽广,农业兴盛,是山东省粮、棉、大豆、芝麻、林果、畜禽和水产品的重要产区;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主要以纺织、食品、化工、机械行业为主滨州地处我国两个重点开发区--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相重叠的复合经济地带,区域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土地、石油、自然气、矿产、动植物和海洋资源,大路交通兴盛,沿海有建设中、小型群港的良好条件,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枢纽及京津唐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兴盛区的纽带随着建设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实施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列入“中国 21 世纪议程优先工程打算”,滨州将成为政策倾斜地区和将来投资热点,进展潜力很大滨州市原为滨县所属一镇,1982 年建市,市域面积]040 平方公里,人口 75 万,是地区行署所在地和全区的政策、经济、文化中心,与东营、淄博并列为山东省鲁北地区的三个中心城市该市城区位于黄河北岸,建成面积约 56.3 平方公里,现有人口 36.1 万人,规划 2023 年城区面积将扩大至 90.72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到达 40 万人市内企业主要涉及纺织、化工、机械、造纸、印刷、塑、建材和食品油棉加工等行业。
滨州市城市布局根本合理,根底设施比较完善205 和 220 国道纵横贯穿城区;工业区集中于城东、城北,城西有局部工业;中心商业区主要集中在渤海七路,居住用地与其它用地呈混杂布局,街道根本为方格形式;依据滨州总体规划,城市将来主要向北和向东进展城中有立河、张孝堂河、秦台干渠和单寺河等 4 条河流干渠(均为潮河支流),蒲城、东郊二个水库(均为城市水源)分别位于城区与黄河大堤之间和城东,水域面积共 470 公顷, 拥有良好的生态和绿化环境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主要承受以河流为界的组团式布局构造以流经城区的小开河四干渠、立河、张肖堂干渠、秦台干沟形成水体绿化带,将城区分为五个组团以旧城为主的东部生活居住组团,以区开发为主的西部生活居住组团、以铁路为依托的东部工业组团、以高速大路为依托的西部高技术开发区组团和位于城区北部的文教科研组团其中东部工业组团主要为有确定三废排放量的工业企业;西部工业组团主要为高科技含量的无污染工业企业其次节 工程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一、工程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滨州市位于鲁北平原北部,中心城区紧靠黄河北岸,滨莱高速大路、济(南)东(营)高速大路在此处交汇,是鲁北平原主 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鲁北平原地区的经济进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展和城市及人口规模的扩大,滨州市供水冲突日益突出,直接制约着该市的经济和社会的进展东郊水库建于 1996年,设计库容量 1400 万立方米,经韩家墩干渠引黄河水入库; 由东郊水库供水的东郊水厂建在东郊水库西南角,设计规模为生活用水 6 万立方米旧,工业用水 4 万立方米/B,合计供水力气为 10 万立方米/日,目前已由原供水 5 万立方米/日增至 8 万立方米/g,估量 20230 年需水量将增至 10 万立方米/日水库用水周期也从原来的 180 天减至 90 天,估量 2023 年水库用水周期将减至 80 天左右水库引水是利用韩家墩干渠,该干渠为农业浇灌用渠,属季节性放水,原来水库放满水后尚能满足供水要求,现在已远远不适目前城市用谁的应需要2023 年下半年消灭二次用水危机,供水已无保障严峻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进展由于引水打算为黄河水务局与水利局双把握, 所以假设水库单独调水难度较大,而且简洁造成河道堵死淤积, 铺张很大因此,为了确保滨州市生活生产用水,重建一条引水管道,实行东郊水库单独引水是格外必要和迫切的滨州市自来水公司领导经争论打算托付我院编制东郊水库引水工程可行性争论报告。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一)本工程符合国家及省市“十五”规划的要求依据国家“十五”规划要求,“水利建设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洪减灾并举,在加强防洪减灾的同时,把解决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问题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科学制定并乐观实施全国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大江大河流域规划”黄河是我国的其次大河流从滨州市南部穿过,本工程直接引用黄河水,是黄河综合治理组成局部, 符合国家及省市水利建设的要求,对解决滨州市水资源缺乏将起到重要作用二)符合地区经济进展的需要滨州市是鲁北平原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重要近年来滨 州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城市根底设施建设大有改观,公用事业 和市容市貌大大改善全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不断进展,国 民收入逐年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依据滨州市城 市进展总体规划,该市将建成以机械、石油、化工、纺织业为 主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年需水量将不断增加但由于现状蓄水 量少,供水力气低,供水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实际供水量逐 年削减,供需冲突日益突出供水缺乏已成为滨州市经济和社 会进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兴建的蓄供水工程,改 善供水条件,有益于解决水资源供需冲突,对促进城市工业经 济和各项事业的进展,将起到乐观作用。
三)是滨州市东郊水库供、引水实际状况的需要1、东郊水厂 2023 年供水量将达 10 万立方米旧,水库用水周期将从 180 天减至 80 天,原引水渠(韩家墩浇灌渠)为季节性引水已不能满足供水要求2、假设利用原干渠实行单独引水,一则由於黄河水务局和水利局双控、调水难度大,二则单独引水会造成河道堵死淤积、 渗漏,水铺张严峻3、建水库专用引水管道调度便利,供水有保障,且节约 经费,有利于供水企业的进展壮大第三节 可行性争论的依据、范围和原则一、编制依据(一)《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二)《滨州市城市供水工程专业规划》(三)滨州市自来水公司关于编制本工程可行性争论报告委托书(四)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 (五)建设单位供给的经济技术资料二、参考资料(一)《投资估算指标(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二)《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争论中心编三、编制范围(一)工程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二)需水推想及建设规模(三)水源地分析(四)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五)工程方案(六)节能(七)环境保护(八)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九)施工进度安排(十)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一)经济效益分析第四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技术指示表序号指标名称 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 万吨/日供水152工作制度 班次33每年出产天数 天3654每班运转工作小时 小时85增装机容量 KW5006用电量〔增〕 万KWH/年3947设计定员总计〔增〕 人08总投资〔增〕 万元25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2469投资方向调整税 万元0建设利息 万元31其次章 供水量推想与拟建规模第一节 供水量推想由东郊水库供水的东郊水厂建设在东郊水库西南角,设计力气为生活用水 6 万立方米/日,工业用水 4 万立方米/日,合计供水力气 10 万立方米/日。
目前已由原供水 5 万立方米/日增至 8 万立方米/日估量 2023 年需用供水量将达 10 万立方米/ 日东郊水厂将成为满负荷运转其次节 黄河水源条件分析本工程四周无水文站,其引水口处的黄河水源条件,需依据距本市最近的下游利津水文站 1970~1998 年的实测资料分析计算一、流量依据利津水文站 1970~1998 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引水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 833m3/s,其中浇灌期 3~6 月为 384m3/s, 汛期 7~10 月为 1511m3/s,冬季 11~12 月为 719m3/s,1~2 月为 413m3/s二、径流量依据利津水文站 1970~1998 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引水口处多年平均流总量为 259.5 亿 m3,其中浇灌期 3~6 月为 40.3亿 m3,占年径流总量的 15.5%,汛期 7~10 月为 160.2 亿 m3, 占年径流总量的 61.8%,冬季 11~翌年 2 月为 59.0 亿 m3,占年径流总量的 22.7%三、泥沙状况1、含沙量依据利津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引水口处黄河年平均含沙量为 25.111cg/m3,其中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