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形式创造及创造力的培养.docx
5页浅析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形式创造及创造力的培养 ◇ 主云龙 Zhu Yunlong工业产品设计是一门涉及领域广泛的边缘性学科,其中艺术与技术是主宰其发展方向的最核心的两大方面,这与我们一个辩论已久的话题“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正好相对应技术为其撑起骨架,艺术又使设计有血有肉,每一次设计都有其最黄金的配比,当两者有机结合,便能实现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十九世纪末芝加哥设计师萨利文明确提出了“形式遵循功能”的设计原则由此看来形式创造以及设计创造力的培养是体现艺术与技术结合的重点,也成为连接两门学科的纽带一、工业设计中的形式创造形式创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构成了最终产品的主要面貌,它包括了外部形态、内部形态以及物质形态等首先,外部形态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物体本身形态,其二是物体在背景上所产生的不同形态对于无论怎样复杂的结构,视觉所先知的便是物体的轮廓,就像是影子,由一维边界线构成的二维空间,没有位置、方向等因素的干扰,只是突出了单纯的空间特征,而这形状特征就可以传达出产品本身的特性拿两个不同时代的坐椅来比较,一个为明清椅,另一个是充气沙发,它们的功能基本相同,但它们的边界线传达出来的时代感、质感及触感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明清椅鲜明的线式结构,棱角分明,给人以坚实的触感想象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感,手形充气沙发曲线圆钝,给人以舒适柔软的触觉想象和鲜明的时尚现代感它们都在满足了功能诉求基础上以不同的形态表达着其内在的不同性格,这就是设计师所要追求的产品造型的个性魅力假设物品的背景是单纯的平面,能与前景分离,那么同一三维立体形状(球体除外)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与眼睛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都会产生不同的外部形状前景与背景的这一关系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就会创造出一个“多义”的效果,在设计实践中我们至少要考虑几个主要角度的投影是否美观比如说流线型的轿车,它不仅仅是侧面的一个流线体,它的正面、背面及整个车身都要符合一个流线的整体,它每个角度的外形都要传达给观众它独有的性格其次是内部形态,是在外轮廓的内部表示各部分之间的界限的形态,包括装饰线条、面面相交形成的棱线及“看不见”的结构线,它们的有机组合将会把产品的合理性与审美性统一起来它们对面或体的分割,形成了新的内部形状,这些内部形状通常在符合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区域划分每个区域的结合又可分为硬结合与软结合不同质的形体各自保留其本色的结合是带有对比性的结合方式,为硬结合,如不同质的方圆结合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就是很经典的一例;相似质的形体各部分融为一体的结合会产生柔和的脚线,甚至结合得十分平滑,为软结合,如女性使用的化妆品容器包装。
再次是物质形态,它包括材质与色彩两大方面在设计领域所使用的材料不计其数,但从其表现性来划分大体分为质感、量感、表现力三方面这些均与人的心理反应有关,不同材质通过特殊的表面修饰手段,会达到相同的质感感受,例如塑料镀金与金属都有着相似的金属光泽;同样由于心理因素的介入相同的材质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它的重量感和体量感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比如色深、粗糙、亚光的物体显得沉重,色浅、光滑、亮光的物体显得轻但体积显得大;另外,每种材料都有它适合表现的领域,我们在应用时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例如钢铁适合于锻造,我们偏要用它模仿木质藤蔓花纹,有着美丽木纹的木材我们偏偏要用涂料修饰,这些都违背“某物的来源即是其本性的来源”(海德格尔)的审美原则色彩方面包括天然色泽、人工色彩和肌理几个方面天然色泽较人工赋色更加自然和具有亲和力,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常常用来表现产品独特的品质;人工色彩通过涂层、染色、电镀等方式来凸显设计师的主观表达,产品往往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感;肌理语言形式多样,装饰效果更加强烈,无论是天然肌理还是人工肌理,规则肌理还是随机的肌理,触觉肌理还是视觉肌理,都是在为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存在工业设计中的形式创造,无论是其外部形态还是内部形态,或是物质形态,这些形式创造的综合运用都是在不断满足人们的情感消费需求。
产品的外在形态特征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在产品物质功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更能够唤起消费者价值体验的一方往往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这一价值体验包括情感需要与审美需要,是通过产品的形式创造而取得的因此产品的形式创造对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二、形式创造力的培养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创造力,就像智慧一样,只是开发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随着个人成长的阅历及有意识的开发而发展的,它就像一个永远开采不尽的宝藏,每一个高点都会经过一个特殊的过程而达到,并且被进一步逾越它同其他能力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去发展并能使它达到无限的程度设计师创造力的形成,在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建立爱因斯坦曾说:“创造力等于以往的知识与想象力的乘积而以往的知识是基于其广泛的知识结构、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来自m]养,进而才能够迸发出不同于常人的创造力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二者是可以通过大脑而相互启发的所以,为了成为具有高度艺术直觉创造力的设计人才,设计师应具备广阔的知识背景,为创造力提供深厚的认识、创意的基础设计师应尽可能地涉猎各门学科,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科学的历史到现代的、边缘的学科,都应纳入知识结构成为设计意识的构成,从而增强对问题的逻辑判断、分析能力。
培养设计中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能有意识地挣脱现实束缚的能力,也是一种用于开发创造的素质,这种丰富的想象成为我们设计的引导形式创造的思维需要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而创造性想象是构成思维的重要环节发散思维由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辅相成实现,根据已有的经验与知识领域通过直觉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突破原来的知识领域,经过“概括”“转移”“打破”“重组”等环节,将各不相同的要素结合起来,应用逻辑思维可以避免先入为主的影响,更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避免头脑思索而造成的漏洞聚合思维也称求同思维,它是将已有的各方案进行综合,或优选[来自WwW.L]一个理想方案进行利用这一系列思维过程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培养人的直觉判断力,储藏大量的形象资料,来打开未知之门其一,是形式创造力的培养如何挖掘自身的潜能,开发其形式创造力,是工业设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形式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工业设计师,必须启发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判断问题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美国著名高等艺术院校,无论是绘画、雕塑等纯艺术,还是艺术设计,大多数都开设基础教学课程,尤其到现代教学,教学范围不仅仅只包括三大构成等基础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思维意识、思维方式。
学生会被要求对纯概念做设计,可采用抽象的几何形,或具象但有所处理的形作为设计元素使其把握形式语言的组合和运用规律,掌握设计的思维方式另外,设计师力图通过产品设计这一载体来构建一个合理的生活方式,工业设计是一种面向各种客观对象的、满足诸多限定条件的、寻求对问题最大限度合理性解决的活动因此,将形式构成合理应用到工业设计中就必须按照知觉的规律去观察,并利用形态构成要素去创造,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有机结合并形成习惯,使创造力有着正确的发散方向,得到合理的指引最终能够达到全面深入地认识生活本身,以敏锐的眼光和高超的审美能力从现实世界中提炼出时代的特征其二,是大众审美的提高对形式创造的积极影响哪怕像是一把斧头、一把镰刀这样完全出于实用目的的工具,想必也是希望它好看在人类的造物活动中,这是萌发在心底的愿望,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世界上设计流派各种各样,却多以美术学院为基础,形式创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要求对象物要具备至美元素,但同时,欣赏的人必须具有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就是说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审美力要同比提高,大众审美的提高对形式创造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否则,再美的设计也会失去市场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所以,形式美的培养不仅是对设计者而言的,而且要面向人民大众的综上所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形式创造影响和引导着设计的潮流,从创意到启迪思维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工业设计师是社会、企业的宝贵财富,引领着未来方向,对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才能创造出更具时代感的作品,工业产品设计中形式创造的应用与培养都将决定着其产品在今后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 张启,王柯,陈朝杰. 设计构成基础[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 凌继尧,徐恒醇. 艺术设计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 辛华泉. 形态构成学[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4] 高兵强,等. 装饰艺术运动[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主云龙: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副教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