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平三五年级跳跃教案.doc
5页水平三五年级跳跃教案学校: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 任课教师:李沁 学生人数:40 课次:1学习 内容1、 越过各种障碍的跳跃练习2、 游戏:攻城学 习 目 标 通过越过各种障碍的跳跃练习,体验根据不同障碍确定助跑、踏跳距离的跳跃方法,感受助跑在跳跃中方式的运用,发展灵敏素质及协调能力学习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积极进取意识课的 部分预计 时间 教学内容重难点 及要求 教与学的方法及组织实施预计练习时间准备 部分 7’一、“划船”二、趣味“碰碰车” 形象逼真节奏鲜明1、 师生问好2、 对话式开课,教师情景引导3、 学生分组模仿练习4、 教师讲评 5’ 基本 部分 18’ 越过各种障碍的跳跃练习(水平障碍、垂直障碍等) 助跑合理落地平稳 1、 一人一垫利用垫子作踏跳点、障碍、落点的跳跃练习2、 教师提要求,2人一组的利用2床垫子作踏跳点、障碍、落点的跳跃练习3、 分组垫子摆成圆形连环跳练习4、 组织教学比赛5、 教师引导多人一组设置障碍、越过障碍的练习6、 体验根据不同障碍确定助跑、踏跳距离的跳跃练习。
7、 师生共评 7’ 12’ 游戏:攻城规则一:每个人都必须从城堡的门进入城堡,不得从其他地方进入规则二:被拍到的学生必须自觉退出游戏、守卫者不能出圈防守 团结协作反应迅捷1、 按教师的要求,分组在各自场地摆圆形“城堡”2、 比一比看那组回城快3、 教师作为攻城者参与游戏4、 分组体验第二种游戏方法5、 分组比赛,每组派出一名组员作裁判6、 师生共同评价游戏方法:方法一:学生沿着四个圆圈的外围做走的练习,听到教师的信号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组回到各组的城堡里,看那组回城的速度最快 方法二:一组学生站在自己场地的两个圆圈之间守卫自己的城堡,另一组学生用单脚跳的方式攻城,在规定时间内不被守城的同学拍到而进入内圈的学生为攻城成功者两组交换角色游戏,成功者多的一方为最终胜利的组 5’结束部分 3’ 动作模仿 动作活泼轻松愉快1、 学生自由模仿游泳动作2、 教师带领练习3、 小结本课情况 1’ 器 材 小体操垫40床 录音机1台 场地 设计 预计平均心率 120/130次/分 预计 练习 密度 40/45% 课后 反思 本课让学生自己体验不同距离的跳跃方法,学生有了很大的自主空间,教师指加以引导,所以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主动在练习中动脑、探究。
学习难度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生通过练习都能得到体会,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组织上,没有过多的调动,学生能按照教师的指导分组,有效形成小群体学习效应水平三五年级跳跃单元计划学校: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 任课教师:李沁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体验和尝试各种助跑距离测量方法在跳跃运动中运用,初步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动作,发展跳跃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品质和与他人友好协作的意识课次教与学目标教学内容教与学重难点教与学的主要策略 1 通过越过各种障碍的跳跃练习,体验根据不同障碍确定助跑、踏跳距离的跳跃方法,感受助跑在跳跃中方式的运用,发展灵敏素质及协调能力 越过各种障碍的跳跃练习 助跑合理落地平稳1、 一人一垫利用垫子作踏跳点、障碍、落点的跳跃练习2、 教师提要求,2人一组的利用2床垫子作踏跳点、障碍、落点的跳跃练习3、 教师引导多人一组设置障碍、越过障碍的练习4、 体验不同距离助跑、踏跳越过障碍的练习2 通过摸高练习,感受原地练习和助跑练习的不同,体验对助跑起跳起跳点的确定,对自我起跳摸高能力进行评价,发展弹跳力及空间感。
跳起摸高 起跳向上摆臂制动1、 低高度的练习2、 原地摸高练习3、 助跑摸高练习4、 教师引导改进跳的方法5、 互评自评练习3 学习和体验各种助跑距离测量的方法,发展协调性和判断能力 助跑距离的测量 踏跳准确方法多样1、 走九跑七的方法练习2、 用尺丈量的方法练习3、 目测法练习4、 学生自创方法练习4 初步学习蹲踞式跳远,体验向前上方跳的动作,能较好完成助跑踏跳的过程,发展协调性和爆发力 蹲踞式跳远 踏跳有力动作连贯1、单踏双落练习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能跳得更远3、体验不同距离的助跑踏跳练习4、向前上方跳的练习5、自评、互评练习5 通过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能较熟练的运用助跑距离测量和跳跃的方法,对自身跳跃能力有较准确的评价,发展协调性和跳跃的综合能力 种方式的跳跃 方法正确协调用力1、 设置情景自由踏跳的跳跃练习2、 教师设置固定踏跳点的跳跃练习3、 自设踏跳点的跳跃练习4、 选择性自评练习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学生兴趣相结合。
打破传统的跳跃教材的教学体系,改革旧的竞技教学模式,在各种方法的跳跃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仅运动技能得到发展,而且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二、教与学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与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围绕着“五动”进行的,“五动”即趣动、启动、导动、主动、互动趣动就是教师在整节课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兴趣活动氛围,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营造兴趣上采用了情景法、悬念法、竞赛法启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目标的积极参与活动,启发学生从活动中寻找乐趣,启发他们去体会成功的喜悦导动就是教师在学生思维有多项选择的情况下,为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而进行有层次、有步骤、有方向的引导,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认知、实践,从而使本课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得到整合主动即是学生自主性的活动,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创造的意识,在学习中学会探索与思考互动是交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本课的过程可分为这样四个主要阶段:1、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导入情景“我们去进行野外实践”为背景,带领学生“划船过河”、“趣味碰碰车”。
在音乐的伴奏和愉快的气氛中以趣动作为学生活动的开始2、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要学习克服障碍”把学生带入到自设障碍的练习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利用小垫子让学生分别体验踏跳和落地的动作和方法,通过体验根据不同障碍确定助跑、踏跳距离的跳跃练习,让学生感受助跑在跳跃中方式的运用3、 师生互动、协作共进:在游戏中教师积极参与,让教师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一员,师生间,生生间得到进一步的交流4、 趣味模仿、愉悦身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各种泳姿的模仿练习,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身心得到调解三、组织方法:在整堂课的组织设计上,为了更流畅的完成教学流程和培养学生相互交往的能力,大量采用了小群体式的组织方法在准备部分的“划船”是按照上课集合站队的四列体操队进行分组,这样便于直接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趣味碰碰车”也是按四列队分别在各自的圆圈中散点练习基本部分采用了两人一组、五人一组等形式结束部分采用散点方式整节课组织有聚有散,由范围的散,形散而神不散,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活动空间,更能营造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四、教学特点:在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对传统的田径竞技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在教学的处理上让学生的自主学习、适量的技术传授、运动技能的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游戏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隐性领域方面的发展专家点评跳远是一个古老、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是奥运会历史中文化最悠远的竞赛项目之一,更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必不可缺的教学项目本教学计划的设计,从一个全新的教学途径打破了传统竞技教学体系和模式,在小学阶段通过生活技能化教学拓宽了跳远的教学思路,为以后跳远项目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展现了这项运动的运动魅力及育人功能,其特点如下:1、 教学评价形成体系,评价包括了自评、互评、选择性评价、量化评价等,符合新课程评价研究性学习的的思想和要求2、 本跳跃单元安排5次课完成教学目标,每课次内容安排适宜、连贯,层次分明,逻辑性较强教学内容从单元上的安排体现了系统性、科学性,适合水平三五年级学生跳跃运动的特点教与学重难点地提出合理、科学;体现了由浅到深的技术坡度3、 教学目标的设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对技术要求较事宜,注重了对学生生活化技能的指导,从第一次课的教案看,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关联性强,课堂教学流程设计科学,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上提出了具体目标。
4、 在课时计划中,注重培养了学生兴趣的意识,将“划船”、“趣味碰碰车”形象逼真地作为开课的具体安排,措施得力5、 主副教材搭配合理主教材通过情景生活化的互动教学方式,跨越各种与五年级学生相适应的水平与垂直障碍,培养学生实用的跳跃技能,副教材的攻城游戏则采用各种走、跑、跳的基本组合,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中为主教材服务6、 整堂课采取情景引导、师生平等对话的方式,具体内容与教学方法和组织措施都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整个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把握住了现代教育教学的主题,教材的制定、教与学的设计能以学生的立场出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思考,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服务,体现了教师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李老师平时注重通过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计划的制定是教师本人的设计和教研人员共同参与指导下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