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注农村建筑节能.doc

6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44162089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50K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注农村建筑节能我国13亿人口中有近8亿人居住在农村据统计,2003年我国能源消耗(煤、电、油、秸秆和薪柴)总和为折合标准煤19.78亿吨其中农村占8.4亿吨而农村耗能里的建筑用能(生活、采暖)又占到一半以上,其中来自于秸秆和薪柴的占56%虽然农村居民人均耗能量低于城市,但大都是粗放式的,如秸秆的直接燃烧在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村里用的灶具热效率仅有10%左右多年以来,国家一直在努力推广农村建筑节能那么我国农村建筑节能目前的形势如何呢.农村还能采取哪些节能措施呢.本期专题我们一起来关注农村建筑节能农村建筑节能形势严峻民用建筑和单位面积的商品能耗量都高于城市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住宅建设已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在广大农民奔向小康的同时,村镇住宅的能源消费水平也同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在,我国农村民用建筑商品用能总量和单位面积的商品能耗量都要高于城市建筑而我国农村的民用建筑面积为240亿平方米,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60%如何在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保证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和安全的农村建筑室内环境,而不造成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长,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为此,记者走访了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的农村建筑节能课题组,了解到我国在农村建筑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农村建筑能耗形势严峻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6年至2007年组织的大规模农村调研发现,农村生活能耗已达1.9亿吨标煤,占到中国建筑总能耗的37%其中60%为煤、电等不可再生能源,40%为薪柴、秸秆等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明显增大在这如此庞大的耗能中,北方农宅每年的供暖能耗就达到0.9亿吨标煤,占农村总能耗的45%,并且煤是供暖的主要燃料 同时通过对北京地区农村建筑和能源现状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了供暖能耗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农宅本身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欠佳97%以上的农宅围护结构均无保温层,且窗户、屋顶等密封性差二是供热设备效率低下超过50%农户使用地炕和土暖气供暖,然而其热效率仅有40%左右三是农民节能意识薄弱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更加注重农宅的美观性,但对农宅功能及能源利用效率考虑不多 由于农宅存在大量的非清洁燃料的低效燃烧,加之在农村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煤炭、秸秆和薪柴的直接燃烧,房间功能布局的不合理,人员在室内吸烟、通风排烟措施的缺乏,以及家禽的随便散养等,使农村的室内环境与山清水秀的室外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农村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的农村建筑节能课题组从2006年初开始进行了一些农村建筑节能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性尝试,明确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并开展了一系列农宅节能技术集成与工程实践研究,对农宅墙体保温、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行为模式节能、主动式系统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各种技术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价,具有开创性意义 实测结果证明,该课题组所开发的技术成熟易行、安全可靠,可以切实达到改善农村既有和新建建筑居住条件、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的目标,每年可以减少农户50%以上的冬季供暖燃煤消耗量,并能够将冬季室温从10℃左右提高到16℃以上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客厅外的一间玻璃走廊,技术人员称其为阳光间据介绍,在农宅保温良好的情况下,冷风的渗透对建筑负荷的影响较大,而农户的开门开窗又对冷风的渗透量产生直接影响于是,在一些适宜的住房结构中增设阳光间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在设定的情况下,阳光间可以节能60% 在总结分析示范工程经验的基础上,该课题组探索出了适宜的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节能策略,认为农村能源的发展方向应该基于当地产生的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配合太阳能、风能和小水电等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再辅助少量电能,发展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能源解决途径,从而真正解决农村对常规商品能源的依赖。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的农村建筑节能课题组在新农村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是国内的首次大规模尝试,在节能评价体系、系统优化、技术集成、综合示范等多个方面居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已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拍摄成专题电视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克•史密斯教授对本研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推进申报首个中国农村节能清洁发展国际专项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也对本成果进行了专门报道 目前,课题组已经在北京房山地区完成了村级生态节能型农宅集中示范工程,并联合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在平谷、石景山、怀柔、密云等多个郊区县完成了500多户农宅实际改造工程如果在整个北方地区进行推广,每年可以节约采暖煤耗约0.5亿吨标准煤,折合500亿元人民币,经济效益显著农村节能仍有巨大空间当全国唱响节约型社会的旋律时,也让我们倾听一下农村的声音 “农村用能占整个社会用能的40%,其中大部分是生活用能,并大都在粗放式使用改变目前用能方式,不仅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有重大的意义,而且更有现实和可操作性农业部能源主管部门的一位领导一语中的,指出了农村节能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介绍,2003年全国能源消耗(煤、电、油、秸秆和薪柴)折合标准煤19.78亿吨,农村占8.4亿吨,其中生活用能占一半以上,生活用能中来自于秸秆和薪柴的占56% 。

      虽然农村居民人均耗能量低于城市,但大都是粗放式的,如秸秆的直接燃烧,不少农户用的灶具热效率仅有10%左右 多年来,国家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其中最大的节能项目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实用改良灶项目”在农业部的直接领导下,对全国2100个县的1.9亿农户炉灶进行了节柴节煤的改造使传统热效率不足10%的烧柴灶、不足20%的煤炉灶,提高了30%—40%和1倍每年每个节能灶平均节省0.4吨标准煤,仅此一项,全国农村每年节约标准煤7000万吨 与此同时,农业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了太阳能灶、房和热水器,户用和大中型畜禽场沼气池,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小型风力发电和微水电等新能源截至去年底,全国太阳能灶57.8万台,太阳房164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面积2846万平方米;小型风力发电和微水电的发电量相当于每年14万吨标准媒;户用沼气154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2492个,产气量相当于100万吨标准煤不少农村沼气户也给记者算过一笔账,一个沼气池使他们每年少烧三四百斤煤,节省二三百元钱 农业部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仅节约了大量能源,而且还改善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正如美国研究机构2004年所发表的《中国推广家用改良灶项目的评估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农业部用最大努力实施在综合保护性政策下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用以适应家庭能源和卫生设施、综合性家庭农业生产的需要,成为有代表性的家居更新的一部分,甚至是家庭经济改革的象征。

      农村还能采取哪些节能措施呢.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能源生态处高级工程师李景明处长介绍说,首先是能源的利用方式,用热值高的煤炭替代目前大量直接燃烧的秸秆其次,替代下的秸秆采用高效利用方式加以转变,如生物气化,和粪便一起作为沼气原料;热解气化,转化为秸秆煤气;加压固化,生产秸秆煤第三,是节能设施的改造,节能灶国家要求达到的热效率标准是50%,即使与当初设计标准相比,还有10%以上的节能空间,而目前大批节能灶已使用了十几二十年,处于长久失修的状态,其热效率明显下降,开发和置换优质廉价的灶具或灶具部件将使其节能效率大大提高另外还有太阳能、微水电等的开发利用 “但近年,除户用沼气有长足发展和节能灶形成一定规模,太阳能热水器在城镇实现了商品化外,其他的农村节能项目基本处于缓慢甚至停顿的状态农业部能源主管部门的领导不无忧虑地表述了目前农村能源工作的现状他说,这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省柴节煤灶,多年来在科研开发上没有大的突破,现在不少农民烧秸秆软燃料,也烧玉米芯硬燃料,但没有适宜硬燃料或者兼而有之的炉具;秸秆气化技术还基本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对于秸秆固化,欧洲等国已有非常成熟的技术,而我国对其引进后的本土化研究不够。

      还有政策的原因,多年来,没有一个农村节能的长远规划,投入严重不足,致使节能科研缺少经费和项目支持;除沼气项目,其他节能项目基本处于停止运转,队伍基本涣散的状态;即使已有的技术产品推广的面也很窄,比如,近年来节能灶的推广,已从80 年代中期的政府引导到目前完全靠群众自发,而炉灶市场也缺少促进新型廉价煤炉问世推广的原动力;又比如,全国适宜修建沼气户有1.4亿,而目前修建的仅占十分之一;绝大多数的大中型畜禽场粪便都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而目前已开始运行的沼气发电项目已充分显示其对煤电不足的补充作用来自有关报告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小型水电的可开发量为1.2亿千瓦,目前开发量不到1/4全国陆地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000亿标煤,按陆地面积的1%、转换率20%计算,一年可提供的能量比2000年全国商品能源量还要多36亿标准煤两院院士石元春曾说:全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为6.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途的秸秆近2亿吨,至少可替代1亿吨的煤炭,相当于3个平顶山煤矿一年的产煤量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郝芳洲在回顾多年来农村炉灶的发展后告诉记者,“政府在能源结构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发和完全市场化的倾向即使在发达地区也不明显。

      的确,近年来,农村沼气的飞速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投入和项目资金,是撬动农村节能措施的杠杆 农业部能源方面的一位官员建议,要切实按照即将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落实农村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国家要加强对农村节能措施优惠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如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秸秆发电工程的融资贷款、上网并网、对炉具企业的税收等,以便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节能产品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革华教授就秸秆的利用提出,政府要研究燃料变革中农民的意愿和支付能力;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方面加强科研,另一方面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要在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协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节能事业的健康发展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杨雄年则幽默地说,以目前的进度发展农村沼气还要100 年 不过,有能源人士乐观地估计,过去12年间,我国新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速度已经达到年均9.2%,只要政策到位,未来10多年发展速度还会加快,到2020年,新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可达到388 亿标煤加上传统的总量将可达528 亿标煤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技术和产业化的不断成熟,加上生态驱动的因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消费群体在不断地扩大,农村节能作用将更加显现。

      对此,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专家预见:其所带来的节能将大于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系统节能量这其中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在农村,消费群体是农民开展节能减排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固国强基之本,农村是兴国安邦之源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生态省建设的提出、落实、实践,吉林省的绿色生态农业和农村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向纵深迈进吉林省农委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站在全省的高度,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周密细致的工作部署,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遇到的难题,为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唱响了一出新农村节能减排的重头戏,奏响了新农村建设的盛世华章 如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政府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十一五”目标的实现和生态省的下一步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吉林省农委着力抓了几件事: 建立机构制定方案 按照吉林省政府要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