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山西省朔州市城关乡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0年山西省朔州市城关乡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B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C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B.绳子拉力始终等于物体A所受重力C.A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D.A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参考答案:D2. (单选)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流速为4m/s,河宽为150m的河中渡河,则 A.小船可能垂直河岸正达对岸 B.小船渡河时间可能为40s C.小船渡河时间至少需30s D.小船在50s时间渡河,到对岸时被冲下200m参考答案:D3. (多选)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沙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沙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与水平面夹角不能改变 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参考答案:_BCD__解:A、平衡摩擦力时,不需挂砂和小桶,但小车后面必须与纸带相连,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受到阻力.故A错误.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使绳子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故B正确.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与水平面夹角不能改变,否则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正确.D、实验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否则纸带上打不了几个点.故D正确.故选:BCD.4. 将一物体以速度v从地面竖直上抛,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当物体运动到某高度时,它的动能恰为重力势能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个高度为 ( )A.v2/g B.v2/2g C.v2/3g D.v2/4g参考答案:B5. 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现象就是重力增大,失重现象就是重力减小 B.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实质上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改变 C.卫星中物体,从一发射开始,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不可能处于超重状态参考答案: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当钩码的质量为0.01kg时,小车能做匀速度运动。
当钩码质量为0.03 kg ,车的总质量为0.13kg,打出以下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的即时速度为0.5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1.25m/s2B、系统所受到的阻力为0.1N,动力为0.3NC、如果选用A、C两点,可算出合外力做功W=FSAC=0.3×3.6×10-2=1.08×10-2(J)D、如果选用A、C两点,可算出动能的变化量参考答案:ABD7. 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中右边两轮粘在一起,且同轴,已知A、B、C三点距各自转动的圆心距离的关系为若皮带不打滑,则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之比 参考答案:8. 质量为2吨的汽艇,由静止开始以1米/秒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保持这种运动的最长时间为20秒,若它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恒为1000牛,那么,该汽艇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是 千瓦参考答案:609.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 中,得一匀变速运动纸带如图所示,点1,2,3,……为计数点,在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三个打点未画,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测得S1=4cm,S2=10cm,S3=18cm则小车在打下计数点2时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以上两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0. 如果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点迹分布不均匀,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_______ (大,小),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_______运动参考答案:小 变速11.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下列器材:打点计时器、6V蓄电池、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秒表,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多余的器材是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A、F,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T,其余已知量如图所示。
则本实验最终要利用AF段验证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和图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参考答案:12. 如图所示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a、b、c、d所示,则频闪周期为(______)s;以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每一个小格为一个单位长度,则小球平抛的初位置坐标为(______)取g=9.8m/s2)参考答案:13. 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受到20N的水平推力作用时开始滑动,接着以18N的水平推力可维持物体在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力因数 ;当水平推力为15N而物体仍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当水平推力为15N而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当水平推力为4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为 .(g=10N/kg)参考答案:20N,0.36,18N,15N,18N.【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使物体刚好滑动的力为最大静摩擦力,运动以后受滑动摩擦力.【解答】解:由当受到20N的水平推力作用时物体开始滑动,可知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N,当以18N的水平推力可维持物体在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动摩擦力为18N,由f=μFN,得动摩擦力因数μ==0.36,当水平推力为15N而物体仍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8N;当水平推力为15N而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N;当水平推力为4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8N.故答案为:20N,0.36,18N,15N,18N.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 x 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
如图为汽车在 t=0 到 t=40s这段时间的 x﹣t 图象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多少米?(2)汽车在哪段时间没有行驶?(3)汽车哪段时间远离出发点,在哪段时间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5)汽车在 t=20s 到 t=4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参考答案:(1)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为 30m;(2)汽车在 10s~20s 没有行驶;(3)汽车在 0~10s 远离出发点,20s~40s 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 3m/s;(5)汽车在 t=20s 到 t=4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 1.5m/s【详解】(1)由图可知,汽车从原点出发,最远距离出发点 30m;(2)10s~20s,汽车位置不变,说明汽车没有行驶;(3)0~10s 位移增大,远离出发点20s~40s 位移减小,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距离出发点从0变到30m,这段时间内的速度:;(5)汽车在 t=20s 到 t=40s,距离出发点从30m变到0,这段时间内的速度:,速度大小为 1.5m/s。
15. 在距离地面5 m处将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以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若g=10 m/s2求:(1)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是多少? (2)水平飞行的距离是多少米?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参考答案:(1)1s,(2)10m,(3)m/s............(2)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得小球水平飞行的距离为:s=v0t=10×1 m=10 m (3)小球落地时的竖直速度为:vy=gt=10 m/s 所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v=m/s=10m/s,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向下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以v0=6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s= 22.5m为了不违反交通法规,汽车司机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措施一:立即让汽车匀减速,使汽车在绿灯熄灭后能够在到达停车线之前停下措施二:立即让汽车匀加速,使汽车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已知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10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m=12m/s。
试通过计算说明,在不违反交通法规情况下,该汽车司机能否采取第二种措施?若能, 求出汽车满足条件的加速度;若不能,汽车司机只能采取措施一,请出在采取措施一的情况下,汽车减速时的最小加速度参考答案:17. 某工厂生产流水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半径R=1m的水平圆盘边缘E点固定一小桶.在圆盘直径DE正上方平行放置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C点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竖直高度h=1.25moAB为一个与C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半径r=0.45m,且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B点.一质量m=0.2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滑块到达B点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一定的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滑块到达C点时恰与传送带同速并水平抛出,刚好落人圆盘边缘的小捅内.取g=10m/s2,求:(1)滑块到达圆弧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B;(2)传送带BC部分的长度L;(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的条件.参考答案:(1)滑块到达圆弧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B为6N,方向竖直向下;(2)传送带BC部分的长度L为1.25m;(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的条件为ω=2nπ rad/s(n=1,2,3…).解:(1)滑块从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滑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