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五C专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难度3星).doc
8页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理解和掌握相关运算定律与性质,能正确联系与区别;2. 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比较熟练的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 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2、乘法交换律: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3、同级带符号交换律:在同级运算中,带计算符号交换数的位置,计算结果不变在只有加减的算式中,所有加数和减数可以带着前面的加号或减号任意交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在只有乘除的算式中,所有因数和除数可以带着前面的乘号或除号任意交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4、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结合运用(★★★)简便计算:(1)243+89+111+57 (2) 5+204+335+96 分析与解:(1) =(243+57)+(89+111) (2)=(5+335)+(204+96) =300+200 =340+300 =500 =640 (1)58+39+42+61 (2) 85+276+135+34 分析与解: (1)=(42+58)+(39+61) (2)=(85+135)+(276+34) =100+100 =220+310 =200 =530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使运算简化的实质是把其中能凑成整十、整百的两个加数优先相加。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结合运用(★★★))简便计算:(1)8×(30×125) (2)25×(26×4) (3)25×125×8×4分析与解:(1)=30×(8×125) (2)=26×(4×25) (3)=(4×25)×(8×125) =30×1000 =26×100 =100×1000 =30000 =2600 =100000 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简化运算的实质:把其中相乘结果为整十、整百、整千的两个因数先相乘通常利用的算式为:2×5=10;4×25=100;8×125=1000;625×16=10000;25×8=200;75×4=300;375×8=3000将因数分解(★★★)48×125 75×32×125分析与解: =(12×4)×125 =(3×25)×(4×8)×125 =12×(125×4) =(25×4)×(125×8)×3 =12×500 =100×1000×3 =6000 =300000 64×55×125 125×72 解:=(8×8)×55×125 =(8×9)×125=(8×55)×(8×125) =(8×125)×9 =440×1000 =1000×9 =440000 =9000 由在乘法算式中,当因数中有25、125等因数,而另外的因数没有4或8时,可以考虑将另外的因数分解为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为4或8的形式,从而利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使运算简化。
乘法分配律(★★★)(125+9)×8 36×97—58×36+61×36 解:=125×8+9×8 =36×(97+61-58) =1000 +72 =36×100 =1072 =3600 21×48+84×13 103×56 解:=21×48+21×4×13 =56×(100+3) =21×48+21×52 =56×100+56×3 =21×(52+48) =5600+168 =2100 =5768 (125+17)×8 14×97+42 426×101解:=125×8+17×8 =14×97+14×3 =426×(100+1)=1000+136 =14×(97+3) =42600+426=1136 =1400 =43026 1.乘法分配律的实质:利用乘法的意义将算式转化为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运算。
2.当算式中没有相同的因数时,考虑利用倍数关系找到相同因数3.当因数与整十、整百数接近时,可以转化为分配律进行简化运算说明:本部分为专题测试,学生做完后教师进行评分 1.用乘法交换律计算: 25×37×4 75×39×4 65×11×4 2.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125×25)×4 8×(25×16) (125×12)×8 3.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结合计算: 125×72 56×125 25×32 24×25 4.乘法分配率 49×99+49 99×38+38 87×99 + 87 39×43-13×39 21×48+84×13 56×102 99×11 239×101 88×102 练习答案 1.3700;11700;2860 2.12500;3200;1200 3.9000; 7000; 800; 600 4.4900; 3800; 8700; 1560; 2100; 5712; 1089;24139;8976 【说明】:本部分为“专题小结”,由“专题知识点或是方法回顾+教师寄语”组成。
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之后是教师寄语教师寄语可以是:需要完成的作业、需要总结的知识点、名言名句、提醒学生需要做的事情等等方法回顾和教师寄语的图标各选一个教师:本专题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说明:本部分为“专题小结”,由“专题知识点或是方法回顾+教师寄语”组成教师寄语可以是:需要完成的作业、需要总结的知识点、名言名句、提醒学生需要做的事情等等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