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怎样做一位成功的父亲.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0160144
  • 上传时间:2018-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怎样做一位成功的父亲传统文化对家庭的组合有着明确的分工合作,往往是女性更注重家庭打理,男性更在意事业发展事实上,无论男女,每个人都肩负着多重社会角色,也都对自己或他人有深刻影响对于职场男性而言事业是重要的,但对家庭的付出和关爱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当男性成为父亲时,其言谈举止深刻的影响着子女的成长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位较为成功的父亲呢?下面提四点建议:1 伴随成长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亲的身份便如影随形,这不仅是一种亲密,更是一种责任作为职场达人的父亲,需要营造安全祥和的家庭环境,尽可能多地找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玩,一起生活,在亲子互动中培养信任,以促进父子间的亲情交流这当中,不仅孩子在成长,父亲也在成长,不断摸索和培养“父亲经” 父亲切莫因工作繁忙而将孩子交给祖辈带,那样虽可以偷一时闲,却可能留得长久害,最终得不偿失2 以身作则俗话说, “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新生的孩子就如同白纸一般,而泼墨的却是父母孩子对很多事物都没有分辨能力,他们的行为举止大多来自对父母的模仿,因此父亲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适宜的行为,例如抽烟、喝酒、打人、说脏话等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很容易被教坏。

      而且,父亲往往是儿子的模仿第一对象,也是女儿依恋的第一个异性,父亲的行为和观念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父亲,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3 理性教育中国文化的传统教育模式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所谓“不打不成材” 但现代社会中,父亲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实施理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专制型父亲教出的孩子往往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父母沟通不良,因为暴力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极度不利成功的管教,需要基于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通过亲子间的交流和帮助,深化彼此的关系,达到亦师亦友的境地4 宠爱有度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的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致使孩子被一群长辈疼着祖辈的溺爱情有可原,父亲的关爱则应宠爱有度溺爱会让“小皇帝”成为“小霸王” ,变得任性自私,随心所欲因此,父亲对子女要爱中有严,恩威并施,这样既有父亲的威严,压得住孩子,又不失父爱的温情,贴得近孩子三国最佳父亲大盘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别认同与社会化极其重要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各异,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当中,父亲要影响孩子培养独立、顽强、自信、果敢、幽默、富有合作精神等个性特征。

      那么,怎样做好一名父亲?我们不妨从三国历史中获得启示曹操——赏识教育作为称霸一方的乱世英雄曹操,不仅是富有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一位称职的好父亲,这突出表现在他对孩子因材施教,赏识有别一方面,曹操对儿子们要求严厉,尤其是对曹丕、曹植、曹彰兄弟,自小就带领他们骑马射箭,南征北战,练得一身精湛的武艺;另一方面曹操还培养他们通晓音律,著诗写赋,铸就了“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可贵的是,曹操还以积极的心态去教育孩子,不断称赞孩子的能力,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例如, 《三国志》记载邺城铜台的登台做赋,年仅 19 岁的曹植一挥而就,率先完成《登台赋》 ,曹操阅后赞叹不止,令曹植备感鼓励又如,东吴送来一只大象,曹操询问部下如何称象,年近 6 岁的曹冲就直抒己见,曹操非但没有加以阻止,还夸赞万分,并一一照办,令曹冲一举成名且不论词赋的好坏或称象的方式是否可行,曹操对孩子的积极鼓励是非常值得父亲们学习的其实,曹操不对嫡亲子赏识无比,对于养子何晏和秦朗等也是宠爱有加,令其才华备受肯定,可以“遨游诸侯间而无忧” 在心理学上,曹操的赏识教育,就是父亲通过亲切的言语、体语表示来传达对孩子的热切期盼,令孩子在不断的积极鼓励之下,努力达到其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这会促使孩子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这也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在家教上的有效运用孙坚——承志教育 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中,孙坚平叛乱,灭黄巾,讨董卓,是个典型的荡寇英雄但人们有所不知的是,在三国人物中,孙坚也是唯一被各方英雄都一致称赞的好爸爸孙坚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尤其是孙策、孙权影响重大这突出表现为培养他们果敢坚毅,用人不疑孙策在父亲的感召下,变得果敢勇猛、任贤用能,在战场上横扫千军,在政见上颇有远谋,因而有了“江东小霸王”之美誉这曾令出身四世三公的袁术羡慕不已,叹息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有趣的是, 《三国志》中从未记载袁术如此评价自己的儿子及与自己同父异母的袁绍的儿子们孙策早逝后,孙权延续父兄的政治谋略,唯才是举,胆略超群,一面坚守父兄的江东,一面积极四处征讨,其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其兄,难怪连曹操这样的盖世英雄都感叹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坚的承志教育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给孩子一个远大的梦想,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目标设定,并为之奋斗不懈;(2)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培养团队精神在父亲的影响下,孙策与孙权不仅能力突出,而且兄弟和睦,亲密无间,从无曹丕、曹植、曹彰兄弟间得明争暗斗。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用,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并要求他“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后来,孙权完全依照了孙策的遗言,确保了东吴的平安在三国乱世中,像孙权、孙策的兄弟情深除了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之外,别无他人而按照孔子的思想,孝字包含了孝养、孝顺、孝敬和孝承,其中孝承是孝道的最高境界,既继承父母的遗志和品德而子女能否拥有这份至高的孝心,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这点上,孙坚无疑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司马懿——实践教育在三国风流人物当中,司马懿(179-251)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两位儿子一武一文,亲密无间,可谓是三国期间同姓兄弟创业的最佳典范司马懿长子司马师(208-255) ,为人沉着坚强,且有雄才大略,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一干人,司马懿死后,更是以抚军大将军辅政,手握兵权,对内评定了母丘检的叛乱,对外打败了诸葛恪的入侵而二子司马昭(211-265)则多次随父司马懿抵御诸葛亮的伐魏,多有军识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为大将军专揽国政,使人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俩前后相继,文武兼治,且各有所长,这一切都有赖于司马懿的苦心栽培。

      难能可贵的是,司马懿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别教育和训练,令两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各显神通此外,司马懿出征作战,大多带着两个孩子同行,令两人从小就练就了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地方的功夫相对说来,司马师沉稳多略倾向于武治,而司马昭善谋有野心倾向于文治可以说,司马懿作为一个父亲的成就感,一点不亚于曹操司马懿是一个好父亲,司马昭做父亲也一点不逊色而比起懦弱无见得蜀主刘禅、荒淫无道的吴主孙皓,司马炎(236-290)可谓是雄才大略,气概无比,这与司马昭的精心调教有很大的关系司马昭做父亲的成功在于:从小培养孩子领兵打仗、治理天下的功夫司马炎早年曾出任中抚军,随同父亲南征北战,经历了各种政治与军事的风浪久而久之,他在气质上完全秉承了父亲的天性,深谋远虑,果断干练虽然司马昭一度有心立幼子司马攸为世子,但司马炎进退自如,令父亲最终还是将晋王世子的位子留给了他司马懿、司马昭的实践教育之可贵,就在于让孩子及早接受政治实践的考验,在具体的决策制定中培养个人的判断力和果敢力由此,实践教育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与抗挫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教育中,父亲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的成长发挥巨大的示范作用。

      例如,司马昭使人刺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创晋朝天下,都是在父亲感召下的果敢行动诸葛亮、孔融、关羽——言传身教在三国时期,子承父业乃常见之事,特别是当时的勇将谋士,更是注重对于后代的教育与培养,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当代父母也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诸葛亮作为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对刘氏集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由此名垂千古作为父亲,诸葛亮对孩子的教育也十分重视,亲历亲为诸葛瞻(227—263)作为诸葛亮之子 自幼受到家教的陶冶,品学兼优,聪敏颖慧可惜诸葛瞻出生之时,诸葛亮已是 46 岁,不能像司马懿那样培训自己的儿子可贵的是,诸葛亮很强调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他在军旅中就写信给哥哥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这说明,过早的强制教育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由于诸葛亮言传身教,诸葛瞻在抗击邓艾入侵时,与儿子诸葛尚一同战死疆场,不负父亲的一世清名,达到了儒家之“文死谏,武死战”的境界孔融(153-208)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越,宽容好士,又生性耿介,扬善嫉恶早年踏入仕途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 “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因为忤逆董卓的旨意而遭到左迁,后来,又常常发议论反对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

      孔融对子女十分侧重与德育,强调要坦荡做人可惜曹操为排除异己,决定除去孔融,命人诬告孔融“欲规不轨”又与祢衡“跌宕放言” ,建安十三年(208 年)八月,孔融被杀,妻子与儿女同时遇害可贵的是,当孔融的小儿子听说要与父亲一同赴难,没有丝毫惊慌,反而冷静的说:“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这是舍生取义的典范,被后人称誉为懔懔焉,皜皜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孔融有这样的儿子,死而无憾!关羽做为蜀汉的大将,英名长存难得的是,关羽父子还是“虎父无犬子”的典型史书记载,关羽的儿子有关平、关兴、关索其中关平(?—220)虽是认养的义子,却一直随同父亲骋战沙场,最终在与东吴作战时与父亲一起被俘,并被斩于临沮,不负一场父子情关兴自幼也曾和父兄一起征战,且从小就有好的名声诸葛亮主政后,对他十分器重,多次随军征战曹魏,可惜英年早逝虽然关羽对于子女的教育没有任何记载,但誓死效忠的高大形象一直推动着后代去向他学习综上所述,尽管中国的传统家庭理念一向是“男主外,女主内” ,但我们不能忽视父亲性别角色对于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为一个成功的父亲,他一定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力求时时处处给孩子树立一个行动典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