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明初皇权加强浅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361626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明初皇权加强浅析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 称帝,国号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建立后,明 太祖又用了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 统一朱元璋是继刘邦之后的中国历史上乂一位布衣出身的开国君主, 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为 了巩固政权,确保朱家王朝万世长存,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如:废除宰相、创设内阁大学士、改行省为三司、重用厂卫特 务等,从而使君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就让我们来浅析一 下明初皇权的加强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相 明朝中央集权ryin 〔互牵制元朝的行中书省是从大都内一阁I更刑都都指棒使司军政兵方地五军都督府—锦衣卫、东厂、西厂相.杈分六邮.I■替"I朴M I 希官吏KCftffKAK的镇林・| 3.明政府在地方说三司,分掌| 地方的行政.词法.军政.三司I H雄M中央. I的中书省分设出来的,它总管一省 的行政、军事和司法,职权很大, 后来四方兵起,中央根本指挥不 动,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王国明朝地方行政组织,撤销元朝路一级的建制,形成省地县三级管理体制 明洪武九年,明太祖宣布废除行中书省,但仍保留省区,每个省区改 设三司管辖,印:承宣布政使司(俗称“藩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 政;提刑按察使司(俗称“臬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 司(俗称“都司”),分管地方军政。

      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 相互牵制,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门布政使司之下乂设府(直隶州)、 县(属州)二级地方政权,长官称知府、知县在中央,废除宰相制度宰相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 必然产物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这是明太祖基于历史教训得出的认识而另一直接 导火索是明初宰相胡惟庸胡惟庸早年随着朱元璋 四处征战,也算得上是追随他多年,但是一直默默 无闻,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惟庸的管越做越大,最 后官至右丞相,而这一做就是十年.随着权势的不 断扩大,H益嚣张跋扈,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 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一律不予上呈他 得知徐达对他不满之后,就收买徐达的家奴对他进行陷害,幸家奴举 报才没有得逞这严重影响了皇权的专制,于是洪武十三年,明太祖 决定废除宰相制度,宰相胡惟庸因谋反罪伏诛太祖趁机废中书省, 罢左右丞相,由自己直接掌管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并诏令 子孙以后不得恢复相制明太祖废宰相加强皇权后,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 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 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 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于是,殿阁 大学士应运而生太祖挑选翰林学士入宫,担任政事顾问,协助处理 奏章诏书还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和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锦 衣卫是特务部门,专门从事保卫皇帝的侦缉活动, 抓人、审讯、处置均不通过政府的司法部门,直 接对皇帝负责锦衣卫是军队,明朝的军事制度 是卫所两制,卫是军队的一级编制锦衣卫原为 侍卫仪仗的上直军明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将其 改为“锦衣卫”,包括12卫约五六万人锦衣卫 的长官一般都由外戚或功臣担任厂卫制度实质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 的最突出表现制定《大明律》《大明律》是明洪武七年(1374)颁布的,它以 《唐律》为蓝本,分12篇共606条,内容「集中,条理分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增 加了经济立法,维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朱 元璋生于元末,对元末吏治腐败,激起民变,- 教训深刻因此,下令制定许多法律章程,除维护皇帝贵族的特权, 防范人民的反抗外,它对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以及应当遵守的事项, 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对官吏的违法乱纪行为严惩不贷正如朱元璋所 言,乱世须用重典明朝的法律偏于严酷,如“凡贪赃60两以上者, 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凡进谗言使没有犯死罪而遭受死刑的,处 斩;如大臣小官替死囚说情免死的,也处斩;连因公乘坐官府的牲口 车船,附载私人物品超过10斤的,也处笞杖刑等。

      当然,在封建社会是没有真正的法律的,量刑时“重其重罪,轻 其轻罪",随意性很强,而旦常常株连九族,充分体现了君主的专制 尽、O圣贤立言",背诵经书的内容,施八股取士以加强思想控制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经义,规定在四 书五经里出题经义的解释,如四书,以朱熹的经为准,考生只能“代 以注疏的语言解释经的意蕴,不能发 挥自己的思想见解考试的形式是八 股文八股文是一种程式化、标准化、 规范化极强的文体它规定了一篇文 章的具体格式和写作步骤文章的每 个部分之间还要有固定的虚浏连接, 因此,这种文体非常死板明朝以及后来的清朝是科举考试的鼎盛时 期,其形式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繁琐,并促其走向极端封闭与衰亡 明朝科举考试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非学校出身者不能发挥上观见 解,对违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 试形式与旨在培养皇帝当然,在封建社会是没有真正的法律的,量刑 时“重其重罪,奴仆、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实际上把知识分子的 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读书人为猎取功名,埋头四书、五 经,写僵化的八股文,对那些经世致用的知识概不留心这种科举考 试制度严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消磨了人的个 性,僵化了思想,窒息了整个社会,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 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由于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已开始走向衰落,腐 朽的封建制度更需要强权维持,因此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用分权的方 法,大力加强皇权: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 患,这是对元朝行省制度的一大发展;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 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设内阁大学士,从而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丞相 制度;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最突出的表 现;“乱世须用重典”、“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大明律》充分体现 了君主的专制意志;推行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有利于统治者的 专制统治,然而在思想文化上却是对知识分子和人民的迫害和压制 明初加强皇权的措施,一方面表明中国封建专制开始进入顶峰,但另 一方面也都反映了封建统治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