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宝山乡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docx
7页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宝山乡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具有下列电子构型的基态原子中第二电离能最大的是A、1S22S22P5 B、1S22S22P63S23P1 C、1S22S22P63S1 D、1S22S22P63S2参考答案:C略2.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 Si(s)+4HCl(g) △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当反应吸热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与100mL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C.反应至4min时,若HCl的浓度为0.12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D. 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参考答案:B略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大量OH﹣的溶液:Ba2+、K+、NO3﹣、AlO2﹣B.加入Na2O2粉末的溶液:Na+、Cl﹣、SO32﹣、OH﹣C.c(KNO3)=1.0mol/L的溶液:H+、Fe2+、Cl﹣、SO42﹣D.加入石蕊呈蓝色的溶液:NH4+、Ba2+、HCO3﹣、Br﹣参考答案:A【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B.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C.硝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D.加入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解答】解:A.Ba2+、K+、NO3﹣、AlO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SO3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Na2O2氧化,加入过氧化钠后不能共存,故B错误;C.KNO3、H+、Fe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加入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H4+、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4. 有关①100ml 0.1 mol/L 、②100ml 0.1 mol/L 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个数:②>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C.①溶液中: D.②溶液中:参考答案:C略5. (2003·辽宁卷)28.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2(气)N2O4(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 略6. (双选)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B.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常温下溴酸银微溶于水参考答案:BD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B.根据图象中温度对溴酸银的溶解度影响可知溴酸银的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C.根据溶度积表达式及溶液中银离子和溴酸根离子的浓度计算;D.溴酸银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与溴酸银的混合物.解答:解: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故A正确;B.根据图象可知,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说明溴酸银的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故B错误;C.60℃时溴酸银的溶解度为0.6g,溴酸银的物质的量为:≈2.5×10﹣3mol,100.6g溴酸银溶液的体积约为100.6mL,溶液中银离子、溴离子浓度约为2.5×10﹣2mol/L,所以60℃时溴酸银的Ksp=2.5×10﹣2×2.5×10﹣2≈6×10﹣4,故C正确;D.根据图象可知,常温下溴酸银的溶解度大于0.2g,可溶于水,故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难溶物的溶解平衡、溶度积的表达式及计算、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难溶物的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溶度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7. 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高性能的二元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原理可表示为〔已知Ni与Co的化合价均有+2和+3。
下列说法不年等的是A.中Ni的化合价是十2B. 中Co的化合价是十3C. 该反应中LiOH是还原剂D. 该反应中O2是氧化剂参考答案:C略8. 甲、乙、丙、丁为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原子序数: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甲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B.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C.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丁>乙>丙>甲参考答案:C甲、乙、丙、丁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由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甲位于第二周期,原子序数:乙>丙,且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故甲与丁处于同主族,甲与乙、丙处于同一周期,乙在甲的右侧相邻、丙在甲的左侧相邻,令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为x+1、丙为x﹣1,丁为x+8,则x﹣1+x+1=x+8,解得x=8,故甲为O、乙为F、丙为N、丁为S,A.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F的非金属性大于O元素,所以乙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甲,故A错误;B.乙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7,则乙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IIA族,故B错误;C.丙为N元素,丁为S元素,硝酸和硫酸都是强酸,则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故C正确;D.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为S2﹣>N3﹣>O2﹣>F﹣,故D错误;故选C.9.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参考答案:B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钙溶液混合:Ca2++2HCO3﹣+OH﹣═CaCO3↓+CO32﹣+H2OB.CuCl2溶液与Na2S溶液2:1反应,Cu2++S2﹣═CuS↓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 ﹣═2 Al(OH)3↓+3BaSO4↓参考答案:B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B.反应生成CuS和氯化钠;C.H2O2具有还原性,则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但盐酸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D.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碱过量,生成硫酸钡和偏铝酸钾.解答:解:A.碳酸氢钙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钙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Ca2++HCO3﹣+OH﹣═CaCO3↓+H2O,故A错误;B.CuCl2溶液与Na2S溶液2:1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S2﹣═CuS↓,故B正确;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高锰酸钾褪色,可能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的离子反应为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1. 红斑素、红曲素是常用于糖果、雪糕等食品的着色剂的主要成分,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斑素和红曲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红斑素和红曲素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红斑素中含有醚键、羰基等三种含氧官能团D.1 mol红曲素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参考答案:BC略12. 通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亚汞的化合价为+1)溶液,若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硝酸银)∶n(硝酸亚汞)=2∶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银)∶n(汞)=2∶1 B 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C 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NO3 D 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2(NO3)2 参考答案:D13. 已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K2Cr2O7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C.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25molD.K2Cr2O7与FeSO4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参考答案:D解析:AB段Fe3+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因此AB段的氧化剂是K2Cr2O7,还原剂是KI, A正确;B正确;AB段发生的反应是:Cr2O72-+6I-+14H+=2 Cr3++3I2+7H2O(可求出消耗的Cr2O72-的量为0.1mol),BC段的反应是2Fe3++2I-=2Fe2++I2(可求出Fe3+的量为0.9mol),K2Cr2O7与FeSO4的离子反应是Cr2O72-+6Fe2++14H+=2 Cr3++6Fe3++7H2O(可求出消耗的Cr2O72-的量为0.15mol),共消耗Cr2O72-的量为0.25mol,C正确,D错误。
14. 常温时,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g+、K+、NO3-、S2- B.Fe2+、Na+、Cl-、ClO-C.Fe3+、NH4+、SO42-、NO3- D.H+、Cl-、SO42-、C6H5O- 参考答案:C略15. 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高纯度氧化铝有广泛的用途,某研究小组研究用以下流程制取高纯度氧化铝: 根据上述流程图填空:(1)“除杂”操作是加入过氧化氢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请写出在除去Fe2+离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通常条件下Ksp〔Fe(OH)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