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基顿——成龙的功夫.doc
4页中国基顿——成龙的功夫成龙&李连杰的功夫 [折叠] 1.中国基顿——成龙的功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龙算得上是李小龙的接班人,在李小龙猝死造成英雄和功夫明星真空的时代,全亚洲都在寻找“李小龙二世”,而最终真正横空出世取代李小龙地位的正是成龙然而,有趣的是,成龙的功夫风格与李小龙又是恰恰完全相反的,如果说李小龙是以不可替代的真功夫折服全世界的动作影迷的话,成龙的动作风格恰恰相对于“功夫”是走的最远,偏离最多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李小龙以一敌众,我偏偏选择对付两三人已手忙脚乱李小龙一拳击破墙壁,我却选择一拳打在墙上痛得直跳诚如西方影评人对成龙的评价:“全世界仅有的几个可以在默片时代走红的明星之一”在西方人看来,成龙不是又一个李小龙,而是又一个巴斯特·基顿或又一个卓别林 不过话虽如此,但在一开始的时候,别说基顿,便是李小龙的影响或者启发在成龙身上也没有发生当成龙作为特技人以拼命三郎式的精神受到电影公司的器重(比如那个著名的故事,李小龙在《精武门》中寻找一个作为铃木宽的替身,被李小龙飞脚踢出,破窗而出飞出五米落地的特技人时,所有人都不敢上前,只有成龙站了出来,从而得到了李小龙的赏识,只是代价是“像被车撞了一样”),由曾执导李小龙版《精武门》的罗维将其在《新精武门》中进行包装,试图将其塑造成第二个李小龙时,成龙的动作仍旧毫无风格且充满那个时代李小龙电影外常见的一招一式的模式感。
尽管苗可秀同学深情的望着成龙说:我在他身上看到一种只有五师兄(李小龙演的陈真)身上才有的光彩……但实际上成龙的形象和气质却是如此的“平民”,而成龙的身手也仅仅就是武师级的,毫无特色和亮点可言最终罗维安排成龙也如李小龙饰演的陈真般被乱枪打死,却毫无壮烈之感而只有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窝囊废,之后成龙的几部电影也是如此,毫无明星气质可言,无论形象亦或身手 然而机遇终于到来,袁和平,这位一贯擅于发掘动作演员潜能的动作设计大师的出现,改变了成龙的命运,他为成龙设计的《蛇形刁手》和《醉拳》两部影片,首度发掘了成龙京剧科班训练所造就的灵活身手,高难度和充满喜剧感的闪转腾挪,以及亲民朴素的个人魅力,特别是《醉拳》,他为成龙设计的小子练功情节,既充满了谐趣感,又将成龙的出色的身体素质充分展示而片中袁和平为成龙设计的“醉八仙”更成为功夫电影中的经典,其招术之成熟严谨,拳歌之典雅传神,不像是草草创造出来的拳术,倒像是经过多年发展的成熟拳路一般虽然之后的成龙动作风格逐渐转变和成熟,但袁和平赋予成龙的这些特色却始终在成龙的动作中打上了烙印可以说成为了成龙成功的基础 成龙首次执导的《师弟出马》仍可见一招一式的生硬,但功夫喜剧的动作模式在成龙这里已经成形,如成龙与石坚的交手,石坚在电影中多扮演恶人,而在本片中却是喜感十足,他和成龙的打斗足以令人笑破肚皮。
而结尾成龙与合气道高手王英锡的交手也开创了成龙电影不断挑战各种武术门派高手的先河王英锡是在李小龙时代与李小龙对垒的韩国武术高手(《猛龙过江》中的那个日本空手道家),和在《蛇形刁手》中失手踢掉成龙一颗牙齿的同胞黄正利一样,王英锡也是一位“可怕的腿技大师”,在这场被成龙在自传中称之为“史诗般”的决斗中,充分展示了王英锡精确凌厉的腿功,而成龙则以一腔热血和一副好身板与王英锡对敌,最后在一袋烟袋水的帮助下将王英锡彻底打倒,这也开创了成龙武打的一个风格,即死缠烂打,永不认输,这和李小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人的常以潇洒的招术轻松取胜的设计完全不同而在这场打斗中设计的喜剧角色“场外指导”也成为成龙武打的一个神来之笔 嘉禾急于将成龙推向国际市场,但因为对于好莱坞来说成龙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他对《杀手壕》和《炮弹飞车》毫无控制权,(像成龙的抱怨:我当武术指导十几年,他们找了个当了两年的人给我当指导!)因而铩羽而归回港的成龙痛定思痛,更加努力,《A计划》和《快餐车》开始了三兄弟联手合作的时代,在这些电影中成龙开始尝试更为惊险的特技动作,如《A计划》中的钟楼坠落,也开始与更具威力的高手在电影中交手,如最著名的“喷气机”宾尼(此君在职业搏击比赛中未尝一败)。
《快餐车》中成龙与宾尼的打斗也是成龙电影中的经典武打场面,成龙在屡次被宾尼精准有力的拳脚击倒后,选择了“当成一场训练比赛”的态度,最终战胜了实力超过自己的对手成龙对西方默片喜剧的领会也达到高峰,如《A计划》中那段经典的自行车追逐战,用一辆自行车和一条窄巷中的一些道具将对手一个个搞得人仰马翻,这场戏即使与卓别林最精彩的喜剧设计相比也毫无逊色要知道这种设计在成龙电影之外是别无分号的 《警察故事》系列中的成龙动作更加倾向于特效,武打则尽可能平实,成龙也将自己设计成武功不高的人物,如在片中和腿技高手黎强权的交手,黎强权即表示成龙在片中的武功设计不高,要小心不要把成龙踢伤1994年《醉拳Ⅱ》是一大亮点,这部集合了成龙、袁和平、刘家良三位大师灵感的作品将成龙的武打设计推到最高峰,对“醉八仙”的再度演绎酣畅淋漓,八个套路一气呵成,片尾成龙与卢慧光的交手也可称得上是成龙电影中最精彩的武打段落之一,卢慧光在这段武打中展示了自己超强的腿功(包括那个令人难忘的180度侧控腿,是卢慧光在成龙的威逼下流着眼泪练成的),而成龙则以醉拳和一些南派拳法将其击败,为了加强自己的抗击打能力,成龙在这段武打时真的喝了大量的烈性酒。
同年的《红番区》对成龙可说意义重大,经过重新剪辑的本片在西方动作片迷中受到热烈欢迎,而成龙也逐渐发现到使自己的动作更受世界欢迎的决窍,此后成龙的电影逐渐从本土化风格走向国际化,如越来越多的特效和大场面,摆平对手有时不用功夫而用各种道具(比如《一个好人》中的气垫船),武打设计也更加简练和喜剧化这一时期的成龙身手实际上也开始有所退步,[玻璃樽]中成龙与成家班高手Brad Allen的最终对打虽然追求实战风格,但已显示过份依赖钢丝,难度也已比成龙巅峰时期逊色 而此时的成龙也正式宣告为好莱坞所接受,《尖峰时刻》的动作设计更加简洁,喜剧感也更加西方化,与克里斯·塔克的搞笑中成龙玩出更多的杂耍2000年的《上海正午》中,成龙成功地在打斗中玩了一次《雨中曲》,令西方人领略到成龙的“不俗”,在这部影片中成龙还吸纳了甄子丹来做反派,甄子丹在片中的鹰爪拳耍得极之惊艳,成龙自知不敌,放了一个烟花把甄子丹打上了天但很快,成龙就在《燕尾服》中被投资人斯皮尔伯格给涮了一回,被包装的不伦不类,成龙的好莱坞电影之旅也开始显示颓势 在《环游地球八十天》失败之后,成龙再次将事业重点放回香港和内地,拍摄了《新警察故事》、《神话》、《宝贝计划》等片,在这些影片中,成龙很少再尝试具有高危险性的特技动作,喜剧武打方面的亮点也较少出现(只有《神话》中的流水线打斗让人眼前一亮,有些许成龙巅峰时期的影子),成龙的“转型”更多地集中在了角色和故事情节的尝试方面,至于功夫动作上的创新,且看这次和李连杰的合作是否能再度激发这位中国基顿的灵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