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9113593
  • 上传时间:2021-1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6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摘要:本文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理论进行了分析阐述, 并将理论具体运用到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国内外传染路径的分析上关键词: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次贷危机防范机制扭曲的房地产市场泡沫性繁荣,在系统性风险没爆发的时候,依 靠市场充足的流动性及宽松的信贷条件、以及风险在风险衍生链中不 断被转移而得以维持而一旦市场性风险爆发,信用链断裂,房产泡 沫的破灭使得高杠杆化的金融衍生市场迅速陷入流动性短缺,巨大的 “影子银行”陷入瘫痪,市此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1.次贷危机的国内传导1.1房地产市场向信贷市场传导在房地产市场一片泡沫性繁荣的情况下,联邦基准利率及房贷利 率的17次上调最终将房价打压,还贷成本加大、房屋价值贬值,房 贷违约率和抵押回收率双双加速上升;而银行的呆坏账增加,亏损严 重,陷入流动性短缺;人们预期变得悲观,银行亏损严重,不得不采 取清算等措施,紧缩信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用链断裂,导 致信贷市场无法正常运转风险在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间的传递主耍是通过银行系统正 如Tobin在“银行体系关键理论”中所分析的,银行等金融中介总是 在经济上行中助长经济的泡沫性繁荣;而在经济转而下行中加速经济 的萧条和萎缩。

      即加大了经济运行的波动性,使得宏观经济体系在系 统性风险面前变得更加脆弱1. 2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资产证券行是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的 重耍媒介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次级抵押贷款的过度资产证券化使得杠杆率 过度放大,同时也使得风险在衍生链条中积聚和蔓延,加大了金融系 统的波动性和脆弱性;造成风险从传统银行到资本市场的转移,充当 了金融危机的传导链和放大器1. 3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路低迷走跌,使得人们 手中的财富急剧缩水首先,通过“财富效应”减少了居民的消费意 愿和消费能力;其次,根据“托宾Q理论”,企业市值的下跌将使得 重置投资减少,而更多的是现有企业相互间的并购,导致市场新增投 资萎缩;再次,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借贷市场资金配置的低效率 和投资的非最优,恐慌在金融市场迅速蔓延,信用链的断裂也使得原 木经营良好的企业无法获得信贷支持,加重了实体经济的低迷,导致 恶性循环▲ ▲2.次贷危机的国际传导2. 1贸易渠道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及相关行业陷入寒冬,使得以外贸为主导 的经济发展体,如欧盟、H本以及亚非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极度萎 缩,经济增速减慢。

      世界贸易也因此遭受重创2. 2金融渠道① 资本投资损失美国是全球金融业最发达的市场,一直以來,其各个金融市场开 放,系统完善,被公认为具有最好的风险阿报率,由此吸引了全世界 的投资者跨国银行等各国金融机构互持资产头寸的相互深入,使得 发起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传染至其他国家② 流动性传导机制金融危机爆发后,流动性短缺引起全球金融业掀起去杠杆化浪潮 资木市场的萧条使投资者损失严重,流动性出现短缺,个人投资者要 求投资基金的赎回也进一步加重了资金的紧缩程度,信用链断裂;全 球流动性短缺的出现使得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频率加大,引起市场剧烈 波动2. 3季风效应①产业联动效应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增长陷入停滞进而衰退全球 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生产陷入萎缩,企业裁员、破产倒闭,尤其是出口 加工等行业最为明显;其中,存货加速是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萧条 传导的重要机制危机后,各行业量价齐跌的现象使得新增投资萎缩, 进而引发全面的经济衰退②政策联动效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产生的共同冲击通过金融资产、股市、 全球流动性等途径使各国金融市场普遍下挫;经济金融泡沫的产半和 破灭都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牵制经济全球化的季风效应使得各国经 济随美国经济政策或价格信号而变动,泡沫性繁荣的产生和破灭使全 球经济呈现一致性波动、动荡。

      2.4净传导机制① 羊群效应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的全球性心理 恐慌杀伤力巨大市场投资者、银行等金融机构、消费者、企业等市 场主体对未來经济不确定性的恐慌、悲观预期导致全球经济体都笼罩 在恐慌和衰退的阴霾下② 信息不对称首先,衍生品的创新过程中,高复杂性的创新模型使得一般的市 场投资者根木没法了解其中所涵盖的风险,风险不断被组合、转移、 扩散、积聚,对市场风险报酬率没有正确的认识的情况下而盲目购买; 其次,金融监管部门对其各环节潜在风险的评估没有进行即使追踪监 管,使得风险游离,难以真正做到风险的及吋有效识别,使得系统内 风险不断蔓延扩大;最后,建立在市场性风险不会爆发的假设下,在 对具体的风险信息缺乏详尽掌握的情况下,评级机构对次贷衍生胡的 评级也很乐观这一系列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都促进了次贷衍生市场的 繁荣在危机的国际传导中,信息不对称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市场信 息不对称引发了相似性预期的净传染效应,市场投资者的风险规避及 风险厌恶的情绪,加上对这些国家预期恶化,市场投资者的撤资、清 算等行为使得预期的自我实现参考文献:[1] Irving Fisher .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J]・ 1933[2] 黄颖青•关于金融危机理论模型的阐述[J]・经济师,2009(12)[3] Paul Masson ・Contagion: Monsoonal Effects, Spillovers and Jumps between Multiple EquilibriatJ]・ IMF Working Paper, 1998[4] 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 (7)[5] 仇宝亮•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D] •河北:河 北工业大学,2009【作者简介】任雪凤,女,1989年生,重庆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1 级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王永健,女,1988年生,山东临沂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011级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