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商用飞机(640所)介绍.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1881845
  • 上传时间:2018-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商用飞机上海商用飞机(640(640 所所) )介绍介绍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简介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是公司重点打造的三大中心之一,承担着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ARJ21 飞机,以及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设计、试验、预研及关键技术攻关等历史使命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创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国内大中型民用飞机设计研究机构,曾成功地设计了第一架大型干线客机——运 10 飞机,与陕飞联合设计运 8 气密型飞机,全程参加了美国麦道公司超高涵技术任务及国际合作项目,出色地完成了中美合作生产的 35 架 MD-82/83 和 2 架 MD-90 干线客机联络工程和适航任务2008 年 11 月 28 日,自主设计研制的 ARJ21-700 飞机成功首飞大型客机项目的论证、设计研制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涵盖总体气动,强度,结构,四性与产品支援,综合航电,飞控,液压,环控,动力燃油,电气,标准材料,飞行试验,联络工程,适航,档案,信息,市场研究等专业按照“打造一支专业完善、梯次合理、经验丰富、国际一流的民机研发队伍;建立一个功能完整、异地协同、体系开放、全数字化的通用设计平台;形成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民用飞机研发标准、程序和规范体系;创新一种扁平高效、流程合理、资源优化、符合“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民机管理模式;完成大型客机、新支线飞机(ARJ21)两个系列飞机的研制,并实现商业成功”的发展思路,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确保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打造国际一流民用飞机设计研发中心而努力。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历史沿革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原为成立于 1970 年 9 月的空军 5703 厂所属708 工程设计组 1973 年 12 月从 5703 厂划出,成立上海市 708 设计院,先后属上海市机电一局和上海市航空工业办公室领导 1978 年 10 月起先后改名为 640 设计所、上海飞机设计所、上海市飞机设计研究所、上海市 640 研究所、上海市飞机研究所 1986 年 4 月成为上海航空工业公司成员单位同年 10 月经国务院批准,实行航空工业部、上海市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并改名为航空工业部第 640 研究所和上海飞机研究所 1988 年 7 月起先后为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所属航空科研单位,同时接受上海航空工业公司领导 2003 年 6 月,经原国防科工委批准,西安 603 所与上海 640 所实行“东西整合” ,于 6 月底组建成立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及其上海分院,保留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事业法人地位 2008 年,国家为实施大型客机战略,成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下属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即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于 2008 年 4 月 16 日整建制进入中国商飞,更名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即中国商飞研发中心。

      根据 2009 年 10 月 10 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文《关于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机构编制调整的批复》 (中央编办复字〔2009〕137号)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更名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RJ21 新支线飞机简介 新型涡扇支线飞机 ARJ21 是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适应以中国西部高温高原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ARJ21 飞机拥有支线客机中最宽敞的客舱,为乘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和舒适的乘坐环境ARJ21 飞机从开始设计就对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飞机的使用经济性ARJ21 飞机与 150 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ARJ21 飞机还将向系列化方向发展,拥有 ARJ21 基本型、加长型、货机和公务机四种机型 ARJ21 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以CF34-10A 先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短涵道分离流(SDSF)动力装置、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

      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先进总线技术、LCD 平板显示并综合化,常规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采用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以获得较高的巡航升阻比,从而降低巡航阻力、改善使用经济性次要结构采用复合材料以降低结构重量 ARJ21 项目采用广泛合作的方式,飞机机体各部分分别在国内多家飞机制造厂生产,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全部通过竞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其中也有许多系统零部件、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ARJ21 飞机具有适应性,舒适性,经济性,共同性和系列化的特性1. 适应性--适应以中国西部高原高温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简陋的机场条件和航线上障碍物很多的特点,这既要求飞机有过硬的起飞和爬升性能,在不减载的情况下能在较短的距离内起落,又要保证飞机能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运营,并对飞机性能如单发升限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ARJ21 飞机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ARJ21 飞机的设计是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昆明机场作为设计的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高原高温环境要求 ARJ21 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环境来建立设计标准的飞机,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完成了 42 项强度研制试验,主要包括静力和疲劳、损伤容限试验,旨在选取计算参数、验证计算方法、研究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重要部位的试验 2. 舒适性--支线飞机中的宽、静机身,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 ARJ21 飞机的客舱宽度 123 英寸,比同类型飞机宽 15-25 英寸ARJ21 飞机采用公务舱排距 38 英寸、经济舱排距不小于 32 英寸的宽松布置其基本型和加长型分别拥有 17 立方米和 20 立方米的下货舱,货舱高度接近 1 米,能为旅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对于客舱的内装饰和服务设备,综合考虑了线条、颜色、图案、照明和实用等因素,以保证乘客获得最大程度的舒适感 ARJ21 飞机的乘坐舒适性不仅体现在与干线飞机相当或优于其中某些机型的宽座椅、大排距、边座/侧壁大间距、宽过道、高天花板和低噪声的先进客舱布置,还体现在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前卫宜人的客舱美学设计和全机飞行力学特性决定的优越乘坐品质 3. 经济性--低于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 ARJ21 是新研制飞机,从飞机的开始设计就对飞机的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通过采用长寿命结构设计,注重高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使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维护成本;采用低油耗先进涡扇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使用经济性;运用以 IT 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研发手段及和国际接轨的生产管理和质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制和生产成本,争取比同类飞机降低10%。

      4. 共同性--与 150 座主力机种的性能和使用特征有尽可能多的共同性,保障无缝隙服务ARJ21 飞机的设计不仅体现在与 150 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5、系列化--ARJ21 飞机有 70 座级的基本型,通过加长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化发展,逐步形成 70-100 座 ARJ21 飞机系列,以满足市场多元化、多方位的需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局,位于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创建于 1961 年 8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三大总体院和八大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 航天八院科研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员工 2 万余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和省部级专家、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7000 余人拥有四个硕士授予点,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十多种学科专业领域内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研实力航天八院以科技为先导,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研制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经营领域不断拓展。

      旗下现有 11 家总体设计、总装总测和专业研究所,20 家企业以及 1 家上市公司承担研制的航天型号产品主要涉及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五大领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汽车零部件、燃气调压设备、新材料、机电产品等领域,航天服务业主要涉及进出口贸易、物业管理等领域航天型号产品涉及应用卫星、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相关产品,民用产品经营领域涉及汽车空调、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物业管理等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配套、门类齐全,融科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集团规模611 所611 所建于 1970 年,坐落在美丽的天府之国锦江河畔武侯祠,是从事飞行器设计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性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是我国现代化歼击机设计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培养研究生的优越科研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研究所先后承担歼七、枭龙、歼十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和大量课题研究任务,共取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 350 余项,是国家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与美、英、法、俄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所重点技术突出、设计手段先进、试验设施齐备、学科专业齐全。

      设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振动、飞行控制、航空电子、电气、仪表、环控、救生、液压、燃油、材料、可靠性、信息处理等 100余种专业,覆盖飞机设计全过程在先进气动布局、CAD/CAM、航空电子综合和飞行控制等飞行器设计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相关设备的研制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01 所六〇一所新中国最早组建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无人机的设计研发和航空前沿技术预研,为空海军提供高端武器装备601 所研制的三大系列 30 余型号战机作为主力机种批量装备空海军部队承担主动控制技术、复合材料应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飞机总体综合设计、推力矢量等各类航空预研课题近 40 项,引领航空技术、产业发展,被誉为“战斗机设计研究的基地” 601 设有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飞控、机电系统、航空电子、飞机保障、无人机、航空产品研发等 55 个专业领域,拥有包括飞行控制、燃油系统、综合电子火控、全机电磁兼容等 25 座专业试验室,可进行各种物理试验、仿真模拟试验、演示验证和分析研究建设了飞机数字化设计、工程分析、型号管理、协同办公的应用系统,实现飞机全数字化三维设计,是国防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程负责单位。

      601 所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我国战斗机的总体设计研发和航空前沿技术预先研究工作,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单位之一601 所成功研制出三大系列 30 余种型号战机,批量装备我空海军部队,成为我国主力机种和国防的中坚力量同时承担了主动控制技术、复合材料应用、先进气动布局、飞机隐身技术、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综合控制、推力矢量等各类航空预研课题近 40 项,共获各类技术成果近 400 项,被誉为“战斗机设计研究的基地” 培养出以 5 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级航空专家、卓越的技术带头人和高级管理人才,有 70 多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誉为“航空英才的摇篮” 601 所专业配套齐全,设有飞机总体气动、强度、结构、飞行控制、机电系统、航空电子、飞机保障、产品数据管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