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学案1 新人教版.doc
3页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学案1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熟记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重点难点】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观点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学习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富贵不能淫》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一、预习自测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女家( ) 富贵不能淫(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诚: 大丈夫:天下熄: 焉:丈夫之冠: 命:戒之: 女家: 夫子: 正: 由: 独行其道:淫: 屈:3.背景链接春秋战国时期,战火频仍,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二、 合作探究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翻译重点句子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三、解难答疑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3.孟子否定景春的 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四、反馈拓展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2、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光辉形象,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学习反思】【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