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
4页《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姜余利 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初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使学生会运用分子和原子观点来解释一些概念及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的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分子和原子》一节是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对启蒙教学来说,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开端,也是从宏观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转向微观世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教学,初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转折点,它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是全章的教学重点,是今后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它是化学学科的骨架,贯穿整个化学教学中三、教学对象分析初中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因此,《分子和原子》一节,可通过录像、模拟原子运动、实物投影、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四、教法和学法设计1、教法讲授时尽可能具有形象性,并充分利用实验来丰富感性认识,进行逻辑推论本节课适宜采用“问题—探究—讨论”的教学手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2、学法本节课的学法是边看,边思考,边讨论实验引导与实际生活常识相联系通过了解生活常识和观察实验现象,以及通过思考、分析、演绎、推理来认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五、教学媒体设计(1)新课的导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采用视频资料导入达到瞬时抓住学生注意力,增大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实物投影:苯分子照片,使学生确信分子真实存在2)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①实物演示实验:在密闭容器中,氨水与酚酞试液的反应②课件演示:模拟氨原子运动③实物投影实验:表面皿中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引言〗敞口杯中的水为什么会逐渐减少?物质被无限分割后会是什么哪?〖视频资料〗某幼儿园小朋友组合玩具比赛特写镜头〖实物投影〗品红在水中的扩散观察:①品红在水中的颜色变化:②品红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新课的导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播放录像其目的是:从学生童年的亲身经历入手创设学习情境,将学生思路引到物质构成方面。
通过投影实验,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将学生注意力由宏观现象引导到物质微观构成〖组织学生阅读讨论〗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 〖课件模拟〗氨原子运动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将学生由宏观现象引导到对物质微观构成的抽象思考中实验演示等体积水与酒精的混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分子的基本性质引导、启发原子间有一定间隔的性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课件演示〗⑴物质呈三态的本质原因⑵讨论用分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课件演示〗⑴总结本节课学习目标⑵达标练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1、 分子的概念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②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③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④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2、原子的概念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