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水法试验.doc
3页灌水法试验1.仪器设备1.1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1.2台秤:称量20㎏,分度值,5g;称量50㎏,分度值,10g1.3薄膜:聚乙烯塑料薄膜1.4其他:小铁锨、镐、小刮刀、平口螺丝刀、小铁锤、直尺、水平尺等仪器均应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效验2.操作步骤2.1在面积约40×40cm的一块的地面铲平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末压实土层清除掉,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深度视情况而定),使试坑底能达到规定的深度2.2将测点处的地面整平,并用水准尺检查2.3按下表规定确定试坑尺寸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确定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的深度将坑内的试样装入剩土器内,秤试样质量取代表性试样测含水率试坑尺寸与相应最大粒径最大粒径试坑尺寸5(20)(mm)40(mm)60(mm)200(mm)直径(mm)150200250800深度(mm)2002503001000注:经多次试验认为,试坑直径取最大粒径3-5倍,坑深为直径的1.5倍时为最宜2.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并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紧密相贴2.5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内的注水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中。
当水面接近套环上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水面与上边缘齐平时关注水开关,不应使套环内的水有溢出持续3~5min,记录储水桶内水位高度因在实际操作中用注水筒读取数值难以掌控,故用秤水质量来代替注水筒读取)3.计算3.1按式(3.1)式计算试坑体积 V=(H2-H1)Aω-V0 (3.1)式中 V——试坑体积,cm3; H1——储水桶内初始水位高度,cm; H2——储水桶内注水终止时水位高度,cm; Aω——储水桶断面积,cm2; V0——套环体积,cm23.2按式(3.2)、式(3.3)计算湿密度和干密度 ρ= (3.2)ρd= (3.3)式中 ρ——湿密度,g/cm3; ρd——干密度,g/cm3; ω——含水率,%计算至0.01 g/cm33.3本实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附:相对密度计算公式Dr=式中 Dr——相对密度; ——最大干密度,g/cm3; ——最小干密度,g/cm3; ——控制干密度g/c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