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高考试卷分析南京市教学研究室.ppt

100页
  • 卖家[上传人]:哈****
  • 文档编号:201911252
  • 上传时间:2021-10-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6KB
  • / 10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虞晔如 千呼万唤始出来千呼万唤始出来 试题仍在猜测外试题仍在猜测外2009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已尘埃落定一、科学性对多年来命题改革成果的珍视1、命题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 2、语料注意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二、实用性对应试者终身发展需求的正视1联系现实,注重实践 2. 以“能力立意”与“素养立意”为本三、导向性对新课标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视第一,重视积累 第二,重视思维 第三,重视审美 但我以为材料、命题固然有这个特点,考核却抽丝剥茧,设题人的目标把一个个鲜活的材料榨成了干瘪的木乃伊其理性的残酷让众多高三师生更加质疑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三复习的价值! 题号分值实际得分得分率3题 语言运用14分 2.21分55.25 %4题 语言运用25分3.79分 75.80%8题 文言翻译10分6. 06分 60.60%9题 诗歌鉴赏10分3.88分38.80 %10题 名句默写8分4.86分60.75 %11题文学作品阅读5分2.21分 44.20%12题文学作品阅读6分3.53分58.83 %13题文学作品阅读6分0.27分 04.50%14题文学作品阅读6分2.49分41.50%8.5分36.96% 题号分值实际得分得分率15-16题(1)9分5.25分58.33%15-16题(2)9分6.12分 68.00%17题(1)6分2.72分 45.33%17题(2)6分2. 80分46.67 %论述类15分7.97 分53.13%实用类15分8.92分59.47%作文70分45.59分65.13% 题号分值实际得分得分率附加题40分19. 00分 47.50%19题6分 4.16 分 69.33%20-21题4分1.73分43.25%22题5分1.99分39.80%23题(1)4分1.92分 48. 00%23题(2)6分1.36分22.67%24题3分1.87分 62.33%25题6分1.52分25.33%26题6分4.45分 74.17%一、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由去年的5道题18分调整为4道题15分,两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

      第1题语音,完全落实在多音多义词的辨读上,与去年的多音字和形近字综合考查相比应该说难度有所降低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B项“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第2题病句考查:去成语留病句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成分残缺; B项“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不合逻辑,结构混乱; D项,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病句题目模糊性比较强,结构比较复杂,迷惑,不是一眼望到底的但我认为我们的指导还是比较僵化 语言表达一是提炼信息并解释名词“洼地效应”,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只是去年以“关键词”拈出,今年则采用非严格的下定义形式:从生活常识出发,要求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因为“下定义”是很严格,也是很难的,考生不能轻易上手 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这里有三个要素: 学生答案: 优势集软环境和硬环境两者共同发展的表现1) 区域综合环境所吸引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1) 容易聚集和吸收对区域发展有利的生产要素1) 综合环境的好坏以及生产要素的积聚现象0) 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吸引力的强弱,环境好,吸引力强,环境差,吸引力差。

      0) 在区域环境的焦点上,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对比0) 某个地方或某件事物就像洼地会积水一样吸引其它事物积聚于此0) 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0) 指城市的经济潜力比较大0) 另一道题是就“生命和自然”写一段关于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感言 内容要符合要求(2分),运用排比手法(3分) 原题经历了从“题词”“留言墙”“留言簿”的过程 自然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解放军是温情的4分) 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三项或以上的句子或成分的排比 说明阅卷者对考生是心怀同情,笔下留情的 汶川地震惊天雷,地动山摇覆压人,救援队伍齐协力,求生本能险还生结构不相同或不相似,2) 汶川大地震带走了生命、环境、建筑,却带不走我们的信念、希望、团结并非排比句,1) 在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如同蚂蚁一样弱小,因此我们要更珍惜生命因果复句,并非排比句,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是排比句,1) 生命如水,在不经意间蒸发珍惜生命,时刻关心自己没有涉及地震后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1) 悲观的人,被生活打败了;乐观的人,才能战胜生活没有涉及地震后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1) 生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涉及地震后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1) 大海啊,都是水;辣椒啊,真麻嘴;驴子啊,四条腿俏皮话,不合要求, 0) 主要失误在:(1)抓不住关键信息,不得要领2)要点有遗漏,概括不全 (3)概括不准确,表达偏离中心 (4)不熟悉答题规范,表述答非所 问5)知识一知半解,修辞不明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先生在答记者问时说:“学生学了一些知识之后,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能举一反三,这是能力的三部曲,高考考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所以,查找答题失误,分析失分原因,总结失利教训,我们的着眼点还在于“贝利的下一次进球”,还在于指导今后的高考备考二、文言文阅读 书沈通明事,作者汪琬,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其文章“简洁有气,似柳子厚”,选文是其代表作之一第5题判断:三实一虚,属(托付)、引却(后退)、魁垒(高大)均正确,错误设置在D项“率倜傥非常之人”的“率”为“率领”,实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第7题“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中后半部分的分析明显不合文意原文中有“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1)句“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购”(悬赏缉捕)、“妻子”(妻子儿女)和“踪迹”(追踪行迹) (2)句“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方”(正)、“家居”(在家居住)、“异之”(认为他是奇特的) (3)句“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然而”(虽然这样,那么)、“卒”(最终)、“何与”(通“欤”,为什么呢)(1)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寻找田仰妻子很急切,一直跟踪行迹到沈通明家购”“妻子”未译出 ,1) 急切捉拿田仰的妻子,跟随仰妻子的遗迹来到沈通明家三个得分点均未译出, 0) 遇到沈通明的妻子购买东西急切回家,跟踪她来到沈通明家购”译为“购买”, 1) 买了礼物给妻子,就急急忙忙赶回家把“购”译为“买了礼物”, 0)(2)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刚刚被罢黜了巡抚住在家,认为奇异而闻名方”字译出,但句意不通, 1) 回到邓州巡抚家中,就听说沈通明行为异常方”“异之”均未译出, 0) 之后到巡抚家里住了下来,独自打听不好的消息(“方”“异之”均未译出, 0) (3)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然而士兵没有与明朝一起灭亡,为什么呢?(“卒”译成“士兵”, 1) 然而作者并没有补充沈通明逃跑的事,为什么呢?(前一句译错 ,1) 但是士兵们是无法弥补明朝的灭亡的,但是谁又能弥补呢?(“卒”译成“士兵们”,0) 但是没有士兵补给明朝,败亡了,这不是很正常吗?(0) 既然我死了,对于明朝的灭亡没有任何补过,又怎么样呢?(“卒”译成“死” ,0) 失分原因 1不合语境。

      (1)漏译(2)错译(3)乱译 2表达失据 (1)只求意思对,不能抓住关键得分点 (2)孤立翻译只关注实词的落实,忽略虚词和句式 3生拆或乱拼地名、人名、官职名 4以今律古三、古诗鉴赏 设置的三个问题是: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第一小题着眼于关键句和上阕对比结构的把握,第二小题着眼于诗词的理解,第三小题着眼于作者的感情抱负1)题学生答题失误: 想当年,何日第二问得1分) 想当年,到而今借代,夸张 (第一问1分;第二问0分:“珠翠绕”当然也是夸张说法,但首先是借代,把两种修辞一起写上,违反了题干的指令) 遥望中原,却归来评0分,第一、二问皆错!)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铁骑满郊畿,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答对两点,得2分,) 铁骑,郊畿,沟壑,江山,千村寥落最后一个主谓短语正确,得1分) 士兵在“膏锋锷”,百姓在“填沟壑”。

      到处都是战乱、千村寥落的景象,到处都是“铁骑满郊畿”的景象得2分,士兵在“膏锋锷”,百姓在“填沟壑”,受事者变成了施事者,理解错!) 兵不安,民不在,铁骑满郊畿,当年是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仅得1分)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抄写原句,缺乏理解,仅得1分) 铁骑满街奔跑,写出了战争频繁,“膏锋锷”写士兵饥苦,生活处境困难填沟壑”写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劳累;到处一片寥落萧条的景象得2分) 战乱四起,百姓困苦,战争频繁发生一知半解,没有扣住原句回答,得0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角度 情感核心词 对昔盛今衰 悲慨 对外敌人侵 愤恨 对统治阶层 痛心 对收复失地 决心 以上答对3点得3分关于“骑黄鹤” 舒畅 1分这个标准对中学生来说太难了! 由原先的感伤到后来的壮志勃发,反映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敌人的痛恨 由原来的遥望中原,想起当年,而又看到现实中的场景,感到惋惜,最后又希望自己再次回到汉阳城,为国效力。

      开始作者带着一种欣然向往的情趣,再后“再续汉阳游”表达了作者痛恨战争、希望自己能够报效祖国,从而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一开始,作者是怀着高兴的心情来登黄鹤楼的,可是看见中原一片狼籍,不免生出骑鹤远去之感 考生写了很多,但什么要点也答不到: 作者希望下次看到的会是作者所想的那样,没有那些的“风尘恶”不理解,0分) 作者喜欢宁静的生活,不喜欢战乱;喜欢游玩国家山水、人民富强,不喜欢千村寥落、到处荒烟;作者喜欢宁静舒适的国家0分) 不再那么叹息,不再那么悲天悯人,他想用行动改变可以改变的,作出自己的选择0分) 作者写登黄鹤楼看中原的大好河山,表达作者的想念之情;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表达了作者忠心报国、壮志难酬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看着宋朝的大好河山发出感叹之情,再到想忠心报国、壮志难酬的难过悲伤之情大而化之,0分)失分原因一、读不懂诗歌而失分 1不明诗歌的基本内容 2不明诗歌意象的深层含义 3. 不明诗歌的情景关系二、不明解题暗示而失分 1题目的暗示 2作者及朝代的暗示三、审题不清而失分 1不明诗歌的问题指向 2不明诗歌的问题数量四、答题不规范而失分 1不会分析 2答案不规范 至于表述思路较混乱,术语使用不正确,多问答题无层次,答案没有要点化;一道题有两个小问题,一个问题有两个层次,但是考生不知如何有层次地有条理地回答好,遗漏步骤,或者是写“小散文”式的随便答,那就“多了去了”!四、名句名篇默写 课外内容考查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和“苍山如海”两句,一反前五年命题常态,考生手足无措理所必然。

      这想必是命题者突出模拟试题重围的“灵机一动”吧,当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东马坊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详细解析.docx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北皋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黄沙坪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详解.docx 2021-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个人理财通关试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题】.docx 2025年吉林省“入团积极分子”学习考试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五强溪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桂山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详细解析.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非表格式216页).docx 2025年东营市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伏家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2025秋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2025年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全国).docx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老街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三角塘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题目详解.docx 2021年CAAC四类无人机执照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2025年白城市入团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向华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