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级文明村申请报告.docx
14页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县级文明村申请报告 县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报材料 镇村现有11个合作社,农户614户,人口2392人,耕地面积亩,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近年来,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强化领导,组织活力明显增强 为了推动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两委”始终把学习作为强化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深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基础上,不断加强干部道德素质教育,把学习与个人思想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思想认识,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使村级党员干部牢筑道德防线,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能力,形成了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为民服务、和谐团结的良好局面 二、调整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村“两委”班子从本村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草畜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加快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是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产业连年稳定制种玉米亩以上,亩均收入可达多元,为群众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积极培育设施农业立足促农增收、解决发展“短腿”的问题,采取惠农政策宣讲、土地集中流转、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建成瓜菜、花卉钢架拱棚50个三是培育发展林下经济依托防风固沙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梭梭、红柳、杨树等封沙效果明显的乔灌木和经济效益明显的肉苁蓉等林下经济作物,全村累计定植梭梭亩、定植红柳500亩、肉苁蓉亩四是积极发展草畜产业立足耕地面积大、饲草丰富的优势,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大力发展奶肉牛、肉羊养殖,全村奶肉牛存栏达头,肉羊养殖达头 三、突出重点,群众素质逐步提升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综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宣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适时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学习培训,通过宣传、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公民道德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明读物为教材,切实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意识教育利用各类培训会议和宣传阵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规范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行为,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村社干部,包括党员和村民代表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广大农户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在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尽到村民应尽的义务,邻里和谐相处,家庭尊老爱幼,涌现了一大批平安、和谐、幸福庭,全村道德风尚明显好转,村民无聚众赌博、无封建迷信活动、婚丧事简办,无铺张浪费现象采取措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适龄儿童入园、入学率达100%,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研究探讨新时期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能使下一代健康成长 四、标本兼治,村容村貌改换新颜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不断加快住房改造步伐,按照统一修建标准,分步规划实施,优先扶持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小康住宅建设,小康住宅累计达到多户,占全村总农户的70%组织群众开展“五好”、“五通”、“五改”“五化”、“五有”等精神文明示范工程,先后完成改厨户、改厕41户、改院80户、改圈60户,建成农村户用沼气座,使用太阳能 农户达到户,三分之一的农户拥有了私家车采取向上争取、集体投资、群众投劳的方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共争取投资多万元,完成公里通村公路的硬化,衬砌渠道17公里,打机井眼,改造人饮工程公里,受益群众达户多方筹资万元,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大楼,建成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党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阵地,硬化地坪方米,绿化面积方米,购置图书册,各类文体器材8件,配备了电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以治理“脏、乱、差”现象为着力点,坚持“月末周五”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建立卫生保洁员队伍,修建固定垃圾池4个,督促群众经常性清洁房前屋后和居民点卫生认真贯彻落实县、镇关于农作物秸秆高效转化利用率的文件精神,在四社建成高标准玉米秸秆青贮氨化示范点,修建青贮窖31个,立方米,农户玉米秸秆得到综合利用,村容村貌大为改善 五、创新载体,村民活动丰富多彩 近年来,该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村党支部依托村、社文化活动阵地,强化群众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教育,积极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经常性组织群众开展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适用技术,弘扬科学精神,农村科技示范户占总农户的10%以上,每个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每个家庭有1-2名科技明白人经常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农历正月初十举办农民运动会,设置了象棋、乒乓球、拔河等比赛项目,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抑制迷信、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明确“五星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标准,扎实开展评选活动,共评选各类“五星文明户”84户、各类道德模范63户。
今年村上建设了道德讲堂,制作乡风文明宣传牌16块,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村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建活动创新不够,还停留在上行下效阶段,没有根据我全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二是经验总结不够,文明创建覆盖面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三是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由于文化活动室管理员由村社干部兼任,不能够正常开放四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场次少,公民道德教育不够全面,村民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五是道德讲堂氛围营造不够,活动开展不经常 七、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突出创建重点,在提高村民素质上见成效,努力推动全村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一是加强学习,强化队伍建设加大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村社干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应考核激励办法,建立文明创建长效机制三是创新载体、丰富创建内容结合村情社情,突出创建重点,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乐于参与、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文明创建内涵。
四是完善管理,提升文化体系服务作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确保农家书屋、党群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及时向广大群众开放,扎实开展“书香农家”、“读书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培养文明健康的兴趣爱好同时,充分利用各类节假日和农闲时节,进一步深化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努力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 村委会文明村申报材料 村位于陕县东北部,总人口1670人,分为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00亩毗邻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距城区4公里、郑西客专南站5公里,陕州大道和迎宾大道穿村而过按照市级文明村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力争在本年度创建成为市级文明村 一、指导思想 近年来,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精品关沟、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二、创建目标 创建市级文明村 三、创建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村容整治和改善居住环境为重点,争取资金10余元,由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关沟村委文化大院等建设;投资12万元,在村沿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为群众夜间出行提供方便;投资50余万元,完 成了村道路硬化5000米、冲水厕所3座、垃圾池3个,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村“两委”从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入手,狠抓优质种养殖业生产,奶牛养殖场,蔬菜种植,无公害水果种植等支柱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全村年经济总收入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万元;畜牧业收入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4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万元;畜牧业收入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8元为开展创建文明村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坚持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 年,随着关沟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原有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而当时关沟村委会与关沟小学相邻,且房屋十分破旧,经张湾乡党委,政府协调,翻新了关沟小学,并对学校环境进行绿化。
同时在组织部门的支持下,投资7万元,新建了村委楼,配置了新的办公设施,从根本上改善了村委会的办公条件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造福于全村各族人民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着力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有581名特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月发放困难补12796元;全村共有党员53人,享受困难党员补助的有4人,发放金额480元;春节慰问困难党员6人,发放金额500元;全面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有15户农业人口家庭办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享受一次性经济奖励的有10户,享受教育奖学金初中阶段2人,小学阶段7人;享受养老生活补助的有6人参加农村新型 医疗合作的有1600人,参合率达98%;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了100%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 1,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村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一方面,组建了老年协会,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组建了乡土艺术团,每逢节假日,乡土艺术团都会与老年协会一起,为群众演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使之把我村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2,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坚持依法治村,不断扩大社会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民情恳谈和民情日记工作,畅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切实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 注重制度建设,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并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同时我们在。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