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创业意向到创业行为:一个综述和分析框架构建.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789630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0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创业意向到创业行为一个综述和分析框架构建 刘玥伶[摘 要] 在对影响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的因素及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关系的研究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情感和认知的创业意向—创业行为转化分析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影响创业意向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个体因素包括个体人格特质、个体感知和个体情感等,环境因素包括正面鼓励、负面环境、离开某处、感知行为控制等影响创业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和动机两个方面,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强化或阻碍某些行為的环境条件,而动机因素则关注决策者期望的主观动机而创业意向—创业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意向特征、行为因素、行为人特征及环境因素最后提出基于情感和认知的创业意向—创业行为转化分析框架[关 键 词] 创业意向;创业行为;认知;情感[] G717 [文献标志码] A [] 2096-0603(2019)05-0068-02一、引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作为推动创业生态构建的一支重要力量备受关注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由于在某一细分领域拥有特定职业技能,对创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感知更好,对创业的期望更高,因此常常表现出更强的创业意向,尤其比本科生有更高的创业行动意向(王心焕等,2016)。

      然而,并不是所有创业意向都会转化为实际创业行动调查发现,虽然71.5%的高职生毕业后有创业意向(张玉玲等,2014),但实际创业率只有5.02%(方秀芬,2016)Gelderen等(2015)的研究也发现,69%的意向创业者在随后一年时间内基本没有采取任何创业行动为什么有些有创业意向的创业者最终产生了创业行动,而有些则没有?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了创业意向—行动的转化?这些都成为创业领域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在现有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基于情感—认知一致性的创业意向—行为转化研究分析框架二、文献综述(一)创业意向影响因素Shapero和Sokol(1982)的创业事件模型是公认的创业意向研究的重要理论源头,该理论认为,创业行为的发生受感知必要性和感知可行性的影响,而它们又受个体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负面因素、离开某处和正面鼓励三个方面(林嵩,2014)Ajzen(1991)的计划行为理论则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向间接影响行为的表现,而行为意向受个体自身的态度、外在的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Schlaegel和Koenig(2014)综合创业事件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提出并实证检验了一个创业意向竞争模型,该模型认为,影响创业意向的因素是感知必要性和感知可行性,而感知必要性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创业自我效能感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感知可行性则受创业自我效能感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

      Bonesso等(2018)则发现,国际化经验和文化经验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情感、社会和认知能力在国家化经验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正向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在文化经验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正向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二)创业行为影响因素Atkinson和Birch(1978)的行为动态理论认为,人们由一种行为转变为另一种行为是因为他们对后一种行为比对前一种行为有更强和更坚持的动机Plehn-Dujowich(2010)则认为,个人是否决定创业受理性和动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理性因素关注承担风险的客观因素,包括强化或阻碍某些行为的环境条件;而动机因素则指决策者期望的主观原因Barba-Snchez和Atienza-Sahuquillo(2016)则研究了创业者动机因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发现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因素包括成就需要、经济和职业自由需要、个人自由需要、归属和制度权力需要、持续性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权力、竞争需要等七类动机,而成就动机、自我实现动机、独立动机、归属动机、能力动机、权力动机等动机因素比其他动机如挣钱动机或做老板动机等,对创业行为有更大的影响三)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的关系有关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关系的研究起源于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意向对行为有最重要的预测作用,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向间接影响行为的表现,而行为意向受个体自身的态度、外在的“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

      尽管计划行为理论获得大量实证研究证实,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许多人有行为意向,但没有开展意向行动,即没有回答为什么,有些意向转化为实际行为,而有些却没有转化,形成所谓的“意向—行为缺口(inten-tionaction gap)”现有关于意向—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涉及意向本身的特征、行为因素、行为人特征及环境因素等如Cooke和Sheeran(2013)研究了意向特征对意向—行为关系的影响,发现意向特征的时间稳定性而非其他特征调节意向—行为关系;Norman和Conner(2006)通过大学生酗酒实验研究,发现过去的行为负向调节意向—行为关系;而Danner等(2008)发现,行为可接近性和习惯调节意向—行为的关系,弱习惯下,意向预测行为,而强习惯下,意向不能预测行为;Godin等(2005)则发现,道德规范影响意向—行为关系,但主要是影响与道德相关的行为Shirokova等(2015)则将创业意向—行为之间的差距归因于个体因素(家庭创业背景、年龄、性别)和环境特征因素(大学环境、不确定性规避)Gielnik等(2014)研究了创业目标意向、积极的幻想和行动计划三个行动规制因素对创业行为的联合作用及时间的调节作用。

      实证结果表明,高行动计划情境下,创业目标意愿对新企业创建的影响在12个月时间后减弱,而积极的幻想对新企业创建的影响在10个月后减弱三、基于情感/认知的创业意向—行为转化分析框架意向和行为都是人的行动,跟人的认知和情感密切相连研究表明,高意向的个体转化为意向行为困难的原因在于个体缺乏行动意志力(Gollwitzer and Heckhausen,1987;Oettingen,Honig,and Gollwitzer,2000)Pieters和Verplanken(1995)也发现,意向形成时对意向的信念调节意向—行为的关系;Armitage(2003)则发现,同质信念态度比异质信念态度对随后的行为意向和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强Sheeran和Orbell(1999)用玩彩票做实验研究后发现,预期后悔正向调节意向—行为关系Prestwich等(2008)的实验研究发现,目标愿望强时,行为意向与行为间的关系越强Kovac和Moan(2008)发现,情感态度和描述的规则对戒烟意向有最强的预测作用,感知控制调节戒烟意向—戒烟行为的关系就认知在意向—行为关系中的作用研究而言,Sheeran和Orbell(2000)发现,自我图式(self-schemas)影响意向—行为关系,图式的个体比非图式的个体意向—行为关系更强。

      Sheeran(2002)和Sniehotta等(2005)将影响意向—行为转化的因素归因于认知因素,即有行为意向的个体没有认识其行为意向Cooke和Sheeran(2004)的元分析发现,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时间稳定性(temporal stability)、直接经验(direct experience)、确定性(certainty)、矛盾情绪(ambivalence)、情感—认知一致性(affective-cognitive consistency)等认知特征正向调节意向—行为的关系,其中时间稳定性的调节效应最强而Keer等(2014)发现,情感对意向—行为的关系有正向影响,而认知没有,且意向稳定性在意向与行为中具有中介作用在创业研究领域,一些文献也对情感和认知在创业意向—创业行为的转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Hikkerova等(2016)认为,一个人在追求创业目标时,尽管感到不舒服但仍然坚持做,一定是因为使用了意志力情感达到目的;Kautonen等(2013)的研究发现,感知行为控制是影响创业意向—行为转化的重要因素Gelderen等(2015)则研究了行为怀疑、行为厌恶、行为恐惧等情感特征对创业意向—行为关系的正向影响以及自我控制对创业意向—行为的负向影响,他们发现,行为厌恶、行为恐惧对创业意向—行为的关系有正向影响,而自我控制对创业意向—行为有负向影响,而行为厌恶对创业意向—行为的关系影响不显著。

      Hikkerova等(2016)研究了另外一种意志力在创业意向—行为中的作用,发现与非创业者相比,潜在创业者和创业者创业时使用的自我调整,特别是自我决定和抵御不确定性更多,可见自我调整(含自我决定和抵御不确定性)调节创业意向—行为的关系Delanoe-Gueguen和Fayolle(2018)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创业意向到创业行为的转化中,创业行为前还存在创业动机阶段和创业意志力阶段,只有在动机阶段,创业意向才对创业行为有预测作用,一旦个体超越了动机阶段,到达执行驱动阶段,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就没有预测作用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对创业意向—行为关系的黑箱还没有完全打开,研究还相对缺乏(Shirokova et al.,2015),因此Schlaegel和Koenig (2014)建议未来研究更应关注意向—行为的转化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创业行为分为创业尝试和创业行动两个维度,将认知特征分为感知促进和感知阻碍两个维度,将情感特征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从而分析认知和情感对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参考文献:[1]Hikkerova. L,Ilouga. S.N,Sahut. The entrepreneurship process and the model of voli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1868-1873.[2]王心煥,薄赋徭,雷家骕.基于大样本调查的本科学生与高职学生创业认知差异分析[J].技术经济,2016,35(3):45-52.[3]张玉玲,常勐,王春燕,等.高职学生创业意向调查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6-8.编辑 冯永霞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