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含解析.doc
10页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1.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2.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下列关于“两次分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三十年前分田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 B. 三十年前分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三十年后分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D. 三十年后分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 如图中,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 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A.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5. 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其中“土地还家”是指(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 C. 人民公社的建立 D. 农业合作社的创办6. 要建造“大包干纪念馆开馆”你认为这个纪念馆应建在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 )A. 北京 B. 深圳 C. 安徽凤阳小岗村 D. 上海7.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A. 农村 B. 沿海 C. 城市 D. 国有企业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是(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农业合作社。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中首先实行分田到户的是在安徽的( )A. 合肥 B. 安庆 C. 凤阳 D. 亳州10. 1978年按下18颗手印的合同书,掀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下列关于该合同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签订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B. 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 C. 体现了人民的创造精神 D.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1.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l6次提到“民生”问题下列史实,体现了党和政府这一执政理念的有( )①通过的《共同纲领》 ②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③开展“大跃进”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12. 学习经济史经常要求从数据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1976年19户 110多人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20户 115人132300斤800斤200多元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果13. 某农村从“一贫如洗”转变为“吃不愁,穿不愁,又娶媳妇又盖楼”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C. 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政变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14.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指的是( )A. 农民个体经营组织不敷出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农村人民公社组织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 漫画《跟不上》反映了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制约了工业、城市及整个社会发展空间农村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始于( )A.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B. “一五”计划推行 C. “大跃进”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16. 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 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承包的田里精耕细作B. 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C. 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人注目D. 美丽的海港城市厦门,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17. 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 )A. 沿海 B. 城市 C. 农村 D. 西部19.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下列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 ) ①1950年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下的农民在下面哪一方面是相同的?( )A. 生产的积极性方面 B. 生产的自主性方面 C. 家庭的收入方面 D. 土地的所有制方面21. 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包产到户”相关的是( )A. 经济特区 B. 民族区域自治 C. 改革开放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 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通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 )A. “新型的农业体制”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该错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创造”是指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D.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24. 下列为某农民在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对外开放的实行 C.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D. 经济特区的设立25.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因为( )A. 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策 B. 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C. 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