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灾后重建汇报市委.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688075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武夷山市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情况中共武夷山市委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2010年7月7日)一、“6.19”洪灾基本情况6月13日至25日,武夷山市遭遇强降雨,降雨量达782.5毫米其中19日当天降雨量达335.7毫米,为气象记录以来当日最大降雨量强降雨使我市遭受极其严重损失,全市受灾人口达81867人(其中紧急转移17419人,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33亿元一是房屋大量倒塌全市14个乡镇(街道、场)均有房屋倒塌、损坏,房屋损毁总数达1828户5500间二是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一批堤坝、护岸、灌溉设施、水沟水渠等水利设施被毁;多处公路塌方中断、桥梁冲毁、涵洞阻塞;大量电、讯线路损毁,市政基础设施被洪水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57亿元三是旅游行业全面受损全市景区景点大量旅游接待基础设施损毁,主景区电力中断,九曲溪竹筏漂流河道受阻,竹筏上排码头受损,6月18日至6月28日停止接待游客旅行社团队订单取消,铁路、公路中断,机场停航,5000多名旅客滞留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演出项目设备受损严重,全市旅游行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26亿元四是经济遭受重创受灾农作物面积近10万亩,受灾烟田面积达2.3万亩,受灾茶企业130多家,茶叶生产设备损毁2000多台,茶山(园)不同程度损毁达1.7万多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44亿元。

      25家规模以上企业受损,其中5家因灾停产,工业直接经济损失3130万元二、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各项工作汛情灾情发生后,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省、南平市工作部署,全力组织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一)全力以赴抗击洪灾汛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全部集中到防汛指挥部上班、现场办公并视灾情情况,随时到一线现场指挥抗灾救灾全市所有机关单位连续两周取消双休日,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投入抗洪救灾,先后组织抽调成立了3批应急抢险队伍3000多人下到乡村一线帮助基层抗洪救灾二)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市挂点乡镇领导全部下到乡、村、社区和灾情现场指挥协调抗灾,每个乡镇、街道、农茶场都有1位以上的市领导,每个村都有乡镇干部现场做好防洪抗灾工作每一处发生的重大险情,都有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到一线指挥抢险全市共抽调行政执法局、公安局、消防武警、森林武警、民兵预备役等救灾应急力量310人,调用应急救援车辆100余台、冲锋舟5艘,用于被困群众抢险救援6.19”洪灾期间,全市共出动抢险行动1006次,出动抢险队伍36095人次,近400人被成功抢救电力、交通、电信设施抢修及时三)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对全市43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排查,落实专人监控对全市地质灾害点及地处山边、水边、河边、低洼地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居民住户及时转移对被转移群众,采取分散安置、集中相结合安置措施引导受灾群众尽可能投亲靠友,对无着落的灾民,由市乡两级寻找安全地点实行集中安置,并给予伙食补助四)积极引导群众抗灾救灾市领导和各工作组入村入户,面向群众做动员工作,通过电视公告、走底等方式24小时不间断发布气象、水文部门意见,及时将雨情、灾情告知群众,将各级党委、政府抗洪救灾的政策、工作措施告知群众用实例引起群众对灾害严重性的认识,提高市民自觉防灾的意识开展灾后环境大整治全市机关干部、武警部队人员深入到度假区、星村镇、武夷街道、兴田镇等重灾区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垃圾清理行动对受灾严重的村、社区,由市里组织卫生部门技术人员开展疫病防治及消杀工作对其他受灾点,由市卫生部门指导,乡镇为主进行灾后环境卫生整治及消杀工作五)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安抚慰问受灾群众,帮助受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公安部门对市区、度假区加强社会巡逻,严防“乘水打劫”行为发生对转移群众集中安置点,增派警力,维护秩序保障市场供应,由市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组织人员,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防止过水蔬菜、死亡牲畜上市交易。

      设立救灾物质发放公示栏,确保救灾物资发放公开、公平、公正三、迅速开展恢复生产灾后重建认真贯彻落实省、南平市抗洪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把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及时部署、全力推进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6.19”洪灾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各项工作负总责,下设重建家园、工业交通恢复、救济救助和灾民过渡安置、农业生产恢复、市场稳定、卫生防疫和社会事业灾后重建、社会稳定、旅游产业恢复等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工作二)全力恢复生产1、旅游恢复情况为将旅游损失降到最低,组织成立基础设施维护抢修组、涉旅组、后勤保障组等工作小组,全面开展抗灾自救和灾后重建,力争第一时间恢复景区旅游截至25日,武夷山景区道路基本畅通、电力全面恢复、服务设施基本能够重新投入使用,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排除,环境卫生全部通过防疫、消毒,满足正常旅游的条件从29日开始,实现逐步对游客开放,灾后已接待游客1万余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项目经过连续抢修,基础设施基本修复,被损设备完成检修,于7月2日开展灾后赈灾义演。

      2、茶业恢复情况迅速组织茶农茶企展开灾后自救,对受灾茶园加强管护,及时修复损毁加工设施同时,为了保证消费者食品安全和大红袍茶叶品牌形象,维护广大茶农、茶企业、茶叶经销商长期的根本利益,保证武夷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茶农、茶企、经销商发出《通告》,严禁采摘、加工受污染的新叶,以及销售被洪水浸泡茶叶等行为组织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茶叶局等有关执法部门开展集中销毁工作目前,被洪水浸泡的10万公斤大红袍已全部销毁,维护了武夷山茶叶品牌的良好信誉3、农业恢复情况组织成立了以农业专业技术骨干力量人员为主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沼气产业灾后恢复生产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灾后恢复生产意见》,组织农业技术骨干到一线指导农户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开展灾后恢复生产适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紧急下拨调运救灾杂交水稻种子1.5万斤,及时抓紧抢种、补种和改种下拨消毒剂2610公斤,做好消毒灭源,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与报告,重点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和免疫工作,加大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检疫以及贩卖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工业恢复情况市里组织成立了工业生产自救领导小组,建立干部与工业企业联系制度,小组成员挂点到受灾规模工业企业,加强与受灾企业的沟通与联系,指导受灾企业生产自救,积极协调受灾工业企业在恢复生产过程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加强与电力部门联系,确保工业企业生产提供稳定电力保障,加大成品油的供应点监督力度,确保企业用油持续正常供应,加强与金融、税务、保险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为工业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服务同时,鼓励受灾工业企业借灾后恢复生产之机,进行项目技改,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档次目前,全市25家受灾规模工业企业中,已恢复生产的有24家5、基础设施修复情况市里及时组建路、水、电、讯应急抢修分队,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道路、供水、电力、通讯设施进行紧急抢修全市共投入130万元,应急抢修重要水毁水利设施29处,对暂时难以修复的重大水利设施都采取应急措施,确保灾民供水、灾后农田灌溉不受影响全市所有因灾断电的行政村已于6月24日全部恢复供电三)迅速开展新村重建1、明确重建目标损房户在8月20日前完成修缮加固重建任务;重建户争取在国庆前完成建设,确保受灾群众在2011年元旦前搬入新居。

      成立武夷山市“6.19”灾后重建家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一是征地规划建设组,做好灾后重建家园的选址征地和规划,土地审批、供地服务,以及灾后重建家园的基础设施和重建房的建设、指导和施工安全工作;二是建材市场监管组,负责做好建材市场的管理和建材质量和价格的监督检查,杜绝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建材市场的稳定;三是政策扶持服务组,负责做好灾后重建项目的立项审批,争取补助、资金筹措,出台相关信贷政策,以及环境整治等工作四是重建家园稳定组,负责做好灾后重建家园的社会稳定工作,打击垄断建材市场等欺行霸市行为;五是效能督查组,负责开展灾民房屋具体损毁核查,监管重建救援资金使用和政策落实,督查重建家园进度以及对重建经费、物资的跟踪审计工作等2、落实重建责任把“6.19”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列入创业竞赛考评内容明确党政主要领导是灾后重建家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因工作责任不到位,在灾后重建工作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出现重大稳定问题,违反规定使用重建资金,造成不良影响,工程质量严重不达标等情形的予以问责,并在创业竞赛考评中实行倒扣分3、开展对口帮扶分别由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纪委、景区管委会、度假区管委会、人武部等单位牵头,组织一批实力相对强的单位,成立八个对口帮扶工作组,加强对兴田村、南岸村、城村村、下梅村、厅下村、后山村、茶场、公馆村等八个灾情严重,需搬迁集中重建点进行对口帮扶,突出抓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灾民安置、卫生防疫、社会稳定等工作。

      4、制定帮扶政策由市财政出资,对损房修复、倒房重建的受灾群众给予补助同时,对异地分散重建、集中重建、原址重建和8个重点集中灾后重建点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不同补助标准,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市财政按照上级给予每个重建点和本市给予的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的额度,给予先行支付同时,国土、建设、金融、林业、农业、水利、交通、老区扶贫、供电、通讯、计生等单位都结合本单位职责,分别制定了力所能及的灾后重建优惠帮扶政策5、重建有序推进目前,全市灾后重建工作正全面铺开各集中重建点按照“安全第一、群众满意、符合控规、兼顾景观、降低成本”的原则,已完成选址,部分已完成征地工作,着手重建规划,近期即可启动其中兴田镇的兴田村、南岸村、城村村结合全省小城镇试点建设开展重建;武夷街道下梅村结合福建影视集团旅游项目开展重建;其他重建点围绕新农村中心村镇等建设开展四)积极争取支持灾情发生以来,各级高度关心武夷山的抗洪救灾工作,省、南平领导多次亲自过问,李川副省长还亲自到武夷山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在灾情有所缓解时,即认真核实灾情,通过各部门、各系统向南平、省厅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开展救灾募捐活动,发动机关班固职工和企业捐款,多方争取支持,为抗灾救灾,推进灾后重建筹集资金。

      目前已收到各方支持款物共计600余万元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四、灾后急需援建的主要项目“6.19”洪灾致使我市遭受严重损失,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任务极其繁重全市各类急需恢复重建项目主要有17项,其中重建家园项目5项,基础设施修复项目8项,社会事业项目4项,项目总共需投入资金约1.5亿元一)重建家园项目全市需灾后重建的达712户、3071人目前,我市急需启动灾后安置重建家园项目共5个:1、兴田镇兴田灾后安置小区建设兴田村因洪水出现大面积连片倒房,全村倒房211户、851人兴田镇已列入全省21个小城镇综合体试点乡镇建设目前,灾后安置小区选址于兴田村竹湖山庙下侧,占地90亩,可安置住户360户该选址紧靠303省道,与镇村毗邻,有利于整个镇区范围规划组群及公共设施服务配套建设,已得到大多数受灾群众赞同2、兴田镇南岸灾后安置小区建设兴田镇南岸村倒房68户,286人目前,灾后安置小区拟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模式,在原址集中重建重建点位于南岸村中心村老街、畲头村两地,其中中心村老街占地35亩,可安置住户76户,并配套建设两条宽8米、长900米的道路及幼儿园、公厕等基础设施;畲头村占地10亩,可安置住户21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